台灣第一女性革命家!一生堅持台灣獨立遭中共批鬥 謝雪紅「二二八逃兵」辛酸路

2018-02-26 08:30

? 人氣

二二八受難民眾(左圖)遭到殺害時,台中以一支百人武裝團體「二七部隊」與政府軍在南投山間接連發生激戰,使台中市區免遭大軍橫掃,幕後策劃者之一即前台共黨員謝雪紅(右圖右)。(取自維基百科)

二二八受難民眾(左圖)遭到殺害時,台中以一支百人武裝團體「二七部隊」與政府軍在南投山間接連發生激戰,使台中市區免遭大軍橫掃,幕後策劃者之一即前台共黨員謝雪紅(右圖右)。(取自維基百科)

台灣第一位女性台獨革命家何許人也?70年前,國民政府因二二八事變派兵鎮壓台灣,當基隆、高雄遭受無差別屠殺之時,台中以一支百人武裝團體「二七部隊」與政府軍在南投山間接連發生激戰,使台中市區免遭大軍橫掃,幕後策劃者之一即前台共黨員謝雪紅。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謝雪紅在決戰前夕離開二七部隊 文革遭受批鬥孤獨至死

一生堅持台灣獨立的謝雪紅,因在決戰前夕離開二七部隊流亡中國而背上「二二八逃兵」之名,於文革遭受批鬥孤獨至死。到了2016年,長期研究謝雪紅的國立臺北藝術大學教師林瓊華發表〈背叛與沉冤的辨證〉一文,書寫謝雪紅二二八革命身影、試圖回答70年前「背叛」之謎,該文於2017年收錄至《青春二二八:二七部隊的抵抗、挫折與流轉》論文集內。

謝雪紅女士。(取自維基百科)
一生堅持台灣獨立的謝雪紅,因在決戰前夕離開二七部隊流亡中國而背上「二二八逃兵」之名,於文革遭受批鬥孤獨至死。(取自維基百科)

林瓊華於《青春二二八》新書發表會上表示,謝雪紅是極為有趣的歷史人物,「統派會認為她是統派,獨派會認為她是獨派」,謝雪紅則定義自身為「社會主義者」並主張「由台灣民族來建立台灣共和國」,其左翼價值在今日仍值得深思。回顧謝雪紅一生,林瓊華評:「對台灣人來講,謝雪紅還是非常非常重要的歷史資產。」

20180120-「青春二二八:二七部隊的抵抗、挫折與流轉」新書發表暨座談會,國立台北藝術大學兼任助理教授林瓊華。(甘岱民攝)
林瓊華於《青春二二八》新書發表會上表示,謝雪紅是極為有趣的歷史人物,「統派會認為她是統派,獨派會認為她是獨派」。(資料,甘岱民攝)

富商之妾變身革命家、隻身捉拿二二八事件行凶者 謝雪紅無畏生死險境

據林瓊華所述,謝雪紅原名「阿女」,出身底層、做過養女也做過富商張樹敏之妾,於1919年五四運動時在上海認識俄國十月革命,見到白雪大地裡紅血遍灑的照片,因此將名字改為「雪紅」投身革命、加入共產黨並留學俄國。

由上海大學派赴莫斯科留學前,謝雪紅(前排右二)與林木順(前排右一)等人合影留念。(取自維基百科)
由上海大學派赴莫斯科留學前,謝雪紅(前排右二)與林木順(前排右一)等人合影留念。(取自維基百科)

日治時期的1928年,謝雪紅與台灣同志成立台灣共產黨,隨後遭日本殖民政府判刑13年下獄、喪失中共黨員身份,之後是否恢復黨籍眾說紛云,只能確定有隨省工委行動,但地下黨人數少,對二二八事件整體影響有限。不過,1947年二二八事件發生後,國民黨官方定調事件為「共產黨煽動」,對謝雪紅下達全台追捕通緝令,使其名廣為周知。

二二八事件時謝雪紅46歲,林瓊華表示,謝雪紅在歷史場景「確實有幾幕令人難忘的影像」,例如3月2日謝雪紅遭台中市民推舉擔任市民大會主席,在群眾遊行時,群眾包圍縣長劉存忠宅邸,劉命令部署開槍當場擊斃一人、傷數人。

二二八事件時,2月28日中午12時,台北火車站前面正集結準備前往行政長官公署請願的群眾(大樹的上方),另外還有一些四處緊急通告與旁觀的民眾。(取自維基百科)
圖為二二八事件時,台北火車站前面正集結準備前往行政長官公署請願的群眾。(取自維基百科)

謝雪紅制止群眾 堅持公開審判

謝雪紅救助傷者後,隨群眾回劉宅抗議,制止搬來汽油桶的憤怒民眾放火、單獨進入宅邸並將劉存忠繳械。群眾要求當場槍決凶手,謝雪紅則言,罪犯應交由法定程序處理、公開審判,不得私行。

「在二二八動盪的現場中,此時的謝雪紅雖已縱浪半生、風霜飽嚐,但能無畏生死險境,並教育群眾尊重法治,確實有膽有事,無怪乎成為台灣二二八歷史中的傳奇。」林瓊華如此評價謝雪紅在二二八的形象,並指出這般形象在謝雪紅號召群眾投入武裝抗爭行動時產生了一定的影響力。

決戰前夕離開二七部隊 隊員:大家逃命是應該的,有了命才有辦法繼續做事

3月2日下午,台中仕紳聽聞國民黨軍隊將進入台中地區,因此決定解散「台中地區時局處理委員會」與青年學生組成的「治安隊」,引起學生不滿、要求謝雪紅領導武裝抗爭。於林木順所編《台灣二月革命》一書中提及,謝雪紅當下承諾將「向這個獨裁政府宣戰」,與學生約法三章:不要殺傷外省人、不要損毀物資房產、一切武器盡量把握在人民手裡,隨後將警局搜來的28支步槍與上百軍刀分配給青年學生組成隊伍。

林瓊華寫到,短短2日內發生的上述歷史場景,將謝雪紅在二二八事件裡的態度、立場與原則勾勒得相當鮮明,但也因這般正面形象,數日後謝雪紅悄然離開奮戰中「二七部隊」一事,讓先前「彷彿進行曲最激烈的高音」嘎然而止,形成強烈衝突性。

20180120-「青春二二八:二七部隊的抵抗、挫折與流轉」新書發表暨座談會。(甘岱民攝)
林瓊華寫到,短短2日內發生的上述歷史場景,將謝雪紅在二二八事件裡的態度、立場與原則勾勒得相當鮮明。(資料照,甘岱民攝)

據二七部隊副官古瑞雲回憶,3月14日,謝雪紅、楊克煌等人與台灣省工委負責人之一謝富會談半小時後,即留下紙條、背上小包袱隨謝富離去,僅告知古瑞雲後續行蹤。之後,謝雪紅與何集淮等人流亡中國,於1952年遭控拿走10萬元捲款潛逃,背上「二二八逃兵」罪名遭中共批鬥,政治生涯告終。

對於謝雪紅的離去,林瓊華引述全程參與二七部隊戰役陳明忠所言:「如果是接到謝富通知才離開,她是英雄,如果之前就離開,她是逃兵。」謝雪紅信任的核心成員之一蔡伯壎則說,當時不覺得自己被拋棄,甚至認為在危急時刻「大家逃命是應該的,有了命才有辦法繼續做事」。

林瓊華表示,當時中共研判二七部隊人數無力對抗國民黨軍隊,下令解散,謝雪紅身為組織成員雖遵守上級指示離去,「但對之後行蹤也有交代,並非如『逃兵』一詞所顯示的膽怯與不負責任。」

「永不低頭的謝雪紅終於低頭了」被紅衛兵架以「坐飛機」拍照 流亡中國煎熬人生

林瓊華於新書發表會表示,謝雪紅是否背叛二七部隊,應從其身份開始思考。謝雪紅作為一個社會主義者,必須服從整體革命策略與指令,選擇撤退一事符合情理,且謝雪紅赴中國後也未放棄台獨革命理念。

例如,1949年中共預計在「解放」台灣後派遣粟裕擔任台灣省主席、謝雪紅與蔡孝乾擔任副主席,對此,謝雪紅對華東局第一書記饒漱石拍桌怒罵,批中共背叛台灣人在二二八的犧牲:「整個二二八以來,主張武裝抗爭這條路有多少人的犧牲?為何到最後,你還是要由外省人統治、來當台灣的省主席、沒經過我們台灣人一票票投出來的省主席,又是你們中國共產黨指派的!」

1949年,謝雪紅在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第一屆全體會議上發言。(取自維基百科)
謝雪紅對華東局第一書記饒漱石拍桌怒罵,批中共背叛台灣人在二二八的犧牲。圖為1949年謝雪紅在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第一屆全體會議上發言。(取自維基百科)

「1928年台共政治大綱提出定義何謂台灣民族,中國南方漢人加原住民,『要由台灣民族來建立台灣共和國』這條左獨路線,在台灣第一代左翼者已經非常清楚……」林瓊華點出謝雪紅的獨立思想。

林瓊華強調,謝雪紅27歲來台重建台灣共產黨,在1945年戰後仍念茲在茲要走台灣民主自治。中共地下黨把「台灣自治」當成口號、工具性地利用,但對謝雪紅而言,這從來不是工具性的東西,是她的政治價值,是歷經日本50年殖民統治、國民黨帶來二二八事件後,決心要讓台灣人自己來管理台灣。

這般價值觀與中共有極大衝突,也因此讓謝雪紅在1950年代被安上「逃兵」的背叛罪名,直到1970年她死前都沒消失。「是誰背叛了誰?是中共作為革命黨,背叛謝雪紅跟相信社會主義價值的台灣這群革命黨人!」林瓊華這樣平反當年謝雪紅「背叛」之謎,也表示謝雪紅死後中共將其骨灰移至開國元勳公墓其實是統戰策略而非平反,且違背謝雪紅希望死後骨灰能返回台灣的遺願。

林瓊華感嘆,謝雪紅曾經期盼「每一個人可以過著自由、幸福的生活的社會」而投身革命,最後卻遭質疑革命理念,甚至在1968年已無實權時還被紅衛兵揪出,留下一張胸前掛上「大右派謝雪紅」字樣、被架以「坐飛機」的照片,讓紅衛兵炫耀「永不低頭的謝雪紅終於低頭了」,「求生不得、尋死亦無解,活著成為煎熬。」

二二八事件斬斷台灣「左獨」傳統 學者籲台灣人重新思考謝雪紅價值

台灣第一女性革命者背上「逃兵」之名屈辱離世,成了林瓊華書寫〈背叛與沉冤的辯證〉一文動機。林瓊華於前言寫到,雖然北京「台灣民主自治同盟」主席張克輝曾創作劇本《啊!謝雪紅》為謝平反,但文學創作不易釐清政治歷史,近年中國也出現反駁張克輝之著作,依舊強調謝雪紅為「二二八的逃兵」,因此,林瓊華希望透過此文思索謝雪紅離開二七部隊一事。

「過去基於鬥爭謝氏所需的謊言與訛傳,若依舊可以惡意複製與再生,則『謝雪紅』所代表與涵括的進步意義最終還諸她所摯愛的故鄉、真正成為台灣的歷史資產,合情合理……一個社會主義者而非民族主義者的謝雪紅,正待台灣青年進一步地探索與深思。」這是林瓊華的結論,強調謝雪紅應是台灣珍貴的歷史資產。

《青春二二八》一書主編、東華大學華文系副教授楊翠表示,對林瓊華研究有兩點感想。其一,二二八事件切斷了「左獨」與台灣自治傳統,「左獨被斬斷,好像左一定要統,左不能跟獨在一起」。

20161018-「春光關不住─楊逵紀念特展」開幕記者會.楊逵孫女楊翠(陳明仁攝)
東華大學華文系副教授楊翠表示,二二八事件切斷了「左獨」與台灣自治傳統,「左獨被斬斷,好像左一定要統,左不能跟獨在一起」。(資料照,陳明仁攝)

其二,當代人看待歷史人物往往相當嚴苛,「常把他們大卸八塊、看他們夠不夠忠誠」,對於謝雪紅的「逃兵」罪名,楊翠提醒:「我們是不是該回到歷史脈絡,去看看他們那個糾結是如何?」

無論謝雪紅之後在中共經歷多少折磨,她在二二八事件留下的身姿確實成為台灣民間傳奇,公共電視台曾拍攝《台灣第一位女革命家-謝雪紅》節目述說其事蹟,2016年,南投草屯舉辦揭碑典禮暨追思大會緬懷謝雪紅,當年追隨她的二七部隊警備隊長黃金島等亦前往參加。或許台灣教科書裡沒有謝雪紅,然而其寫下的「台灣第一」,仍值得後世思考。

本篇文章共 1 人贊助,累積贊助金額 $ 250

喜歡這篇文章嗎?

謝孟穎喝杯咖啡,

告訴我這篇文章寫得真棒!

來自贊助者的話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