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點投書:習近平的海峽困境

2018-02-26 06:10

? 人氣

作者認為經濟自主權、思想自主權、兩岸自主權,中國政府對台灣三權均失,蔡英文總統的布局困住了習丕平。(美聯社)

作者認為經濟自主權、思想自主權、兩岸自主權,中國政府對台灣三權均失,蔡英文總統的布局困住了習丕平。(美聯社)

近幾年來,每年春天中國金融市場都面臨資金緊繃的問題,「症狀」就是短期銀行貼現率急升,這個「錢荒」現在被當作季節因素的現象,但究其原因,其實是中國的貨幣政策跟不上濫投資的財政刺激政策所造成。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中國政府的經濟自主權喪失

換句話說,為了每年經濟成長數據保七,以鞏固政權而硬去刺激經濟、掩飾外資撤退、大學生「史上最難就業年」等諸多經濟內憂外患問題,所推出的各種調控、鬆緊政策,在中國已經常態性被使用。每年反覆的出現病狀,也每年這樣用藥,事實上,從中國「影子金融與債務成長」失控的結果而言,這已經等同於產生「抗藥性」並逐漸在金融市場監管上失去效果。

不治病灶只對症狀用藥,在產生抗藥性後,只要本身免疫系統一弱化,就可能讓人重病、併發症甚至死亡,而中國經濟的現況正是如此。這也是為什麼習近平必須努力營造接近毛、鄧的權力神話,用政治問題掩護經濟問題。但神話再多,以習還是在自己的位置如坐針氈,而中國官員、人民在世界各地,如驚弓之鳥式的「民族尊嚴」鴨霸行為,也沒有隨著「大國夢」而減少,可以看出本質上的經濟問題還是沒有改善。而中國這些經濟病灶的另外一個證據或症狀,即是資金持續性的外流。

資金外流跟外商撤退有關,但最有關的則是台商轉移生產基地,往東南亞尋找更低的成本,或者往歐洲、美國就近消費地生產。會有這樣的轉移,與中國政府越來越對台商不友善有關,台商生產受到的限制越來越多,甚至連資金轉移都受到控制,就像北風於太陽的故事一般,中國政府越想綁住台商、外商,生命還是會自己尋找出路,利用其資本市場的結構與管理層矛盾的漏洞,藉由股債發行來轉移現金投資海外,但名之為中國實力「擴張」,保住中國面子但骨子裡用腳投票

資金外流擋不住,內部經濟低落也掩飾不了,例如,在中國鼓勵年輕人創業,本質上是用撒錢的方式減緩大學生就業困境的問題,但2014年以來的「創業家」幾乎都失敗了,原因也都幾乎是錢燒完了,明證就是中國滿地失能的共享單車,而千萬人還在馬雲語錄裡面找出路,鬼打牆。顯見,這不是個案而是趨勢了,中國政府已經失去中國經濟的自主權。

思想自主權與兩岸政策自主權的喪失

經濟自主權中國政府已經失去,而思想自主權,則在翻牆與禁翻間漸漸失去,證據就是,中國開始分批禁止各類不同屬性的微博、微信號,加強管制思想,但又矛盾地在中國中產階級因為經濟生活失落感越來越強的情況下,宗教開放部份妥協,如台灣的佛光山,甚至積極想跟天主教教宗能有協議。

當然,拉攏教宗所牽涉的不只中國控制思想的自主權,也暴露出了中國的兩岸政策自主權失衡,中國已經趨於急躁。

蔡英文總統上任以來,始終對中國政府保持「聽其言觀其行」的態度,以「不動」為主動,以不爭而爭的方式,讓在馬政府時代主導權如魚得水的中國,如今無計可施,甚至逼得中國在巴拿馬上動手,而徹底惹惱美國,犯下嚴重戰略錯誤。

經濟自主權、思想自主權、兩岸自主權,中國政府對台灣三權均失,給了蔡總統休養內政的時間與機會,如今經濟成長與投資都好轉並持續看好,台商逐漸轉向佈局美國、日本、東南亞亦有所成,在這次的外交兩岸人事調整方面,蔡總統用了吳釗燮與陳明通,這可以看出蔡總統趨於更強硬的佈局,表示這局已經確實困住習皇帝了,如若習不能善意、智慧接招,接受台灣人的主流民意,而再犯下戰略錯誤,那台灣跟中國只會越行越遠。

*作者為經濟學博士,大學兼任助理教授

喜歡這篇文章嗎?

黃麒英喝杯咖啡,

告訴我這篇文章寫得真棒!

來自贊助者的話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