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國之聲評論:主張「擁抱而非謾罵」,梅克爾的中國政策遠遠超出經濟考量

2021-09-20 08:10
德國總理梅克爾與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AP)
德國總理梅克爾與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AP)

德國總理梅克爾在對華政策上經常受到批評,指責她奉行「經濟友好路線」以及在人權上不夠強硬。本文作者Thomas Heberer認為,致力於對話是梅克爾作為領袖所具備的遠見卓識。

梅克爾擔任德國聯邦總理長達16年之久,在此期間,對中國進行了13次訪問。2007年,梅克爾在總理府會見達賴喇嘛,招致中國政府的強烈反應,之後,盡管中國的內政和外交領域越發變得僵硬,並更為強力地伸張其利益,梅克爾始終努力保持同北京的建設性對話。梅克爾因此受到奉行「經濟友好路線」以及在人權方面過於謹慎的多方指責。

梅克爾的謹慎態度有以下原因:中國是德國最重要的貿易夥伴,德國是中國在歐洲最重要的貿易夥伴。但如果將梅克爾的對華政策解讀為僅僅是出於經濟考量,便是一種曲解。她的眼光遠遠超出這一範疇。她研究中國,其中不乏批評性。2020年5月,她在談到怎樣與中國打交道時這樣說道,不僅是貿易往來,還要看到中國正在以怎樣的決心在國際結構中爭取自己的地位。

同時,她主張「擁抱而非謾罵」,認為在氣候變遷、環境保護以及全球健康領域必須、也能夠與中國一道取得進步。她說,進入中心視野的不應是分隔的力量,而應該是共同的東西。她繼續說,比如在非洲,應該同中國更好地進行協調,雙方應就非洲持續性發展的標准達成一致。她始終避免採取對華強硬路線,並試圖尋找妥協方案。

對美國的告別訪問期間,梅克爾告訴拜登總統,有關人權以及中國不公平的貿易競爭手段,兩人的意見是一致的,但她同時表示,反對與華盛頓聯手反華。

歐盟因新疆政策制裁中國、以及北京加倍的反制裁表明,中國不為制裁所動,恰恰相反!即便如此,梅克爾(同法國總統馬克龍一道)仍在繼續尋求與中國領導層的溝通,努力加強對話。

2019年9月默克爾以總理身份最後一次訪華,在武漢參觀德中友好醫院

停止對話帶不來解決方案

梅克爾在困境面前追求平等對話的執著,並非顯示她的弱勢,而證明她作為國家領袖所具備的遠見卓識。她曾多次警告新一輪冷戰的危險,深知中國以及與這個國家合作的內涵遠遠不止人權的範疇:面向未來的對話,旨在解決單一國家無法解決的問題,例如氣候變遷、生態持續性、全球瘟疫、移民、武力衝突、共同研發新技術等等。

這類問題均無法通過對峙與採取「強硬政策」得到解決,它們只能通過對話以及與此相聯的討論得到解決。停止對話帶不來解決方案,只能造成局勢更為僵化。

德國前外長費雪(Joschka Fischer)不久前在一次採訪中表示,21世紀不會重現全球性強權政策,更不會被它主宰,全球性問題(氣候危機、全球瘟疫等)最終將迫使各大國不得不進行合作。

今年8月發生的阿富汗危機再次表明,民主以及「西方價值觀」很難簡單地出口, 「以價值觀改變世界」的 外交政策宣告失敗。西方應該、也必須在這裡轉換思維。 (相關報導: 今年歐洲最重要的一場選舉》德國社民黨戲劇性超車,黨魁蕭爾茨強勢挑戰總理大位 更多文章

後梅克爾時代:在歐洲和中國之間發揮協調作用

今年9月26日舉行的德國聯邦大選過後,梅克爾的對華政策是否能夠延續下去,取決於本次選舉的結果以及之後建立起的新聯合政府。無論拉謝特(Armin Laschet)還是蕭爾茨(Olaf Scholz)作為梅克爾的繼任入主總理府,他們二人都更偏向於在對華政策中強調「對話與合作」的必要性,雙邊關係裡重視「夥伴因素」,都拒絕簡單粗暴的聯美反華政策。

更多文章
「台灣不參加CPTPP真的是亞洲孤兒!」郭正亮痛批2官員:在幹什麼?
日本也有中秋節?不吃月餅、偷供品祈求好運…揭中秋節必知的4個文化冷知識
外傳台駐美處正名,官媒嗆共機飛越台上空!前共軍上校「1句」打臉
醫稱朱立倫黨魁戰穩了!卻有「1點」不如侯友宜:恐成2024大隱憂
整串都是油!營養師公布「中秋烤肉熱量排行TOP21」,香腸竟然不是第一名
想找到股票進場時機,為何必須看「成交量」?菜鳥不懂的投資心理戰,學會就先贏一半
玩遊戲還能賺錢,可靠嗎?從遊戲平均壽命,看幣圈新話題GameFi的暗藏風險
風評:政院指定董事長,寫下「公共電視」笑話篇
葉慶元觀點:向當權者獻媚的司法,是獨裁的推手
隔套出租才沒有這麼好賺!5大必知眉角,當包租公前一定要先想清楚
孫慶餘專欄:中共為何反對「台灣代表處」?
司馬亮觀點:疫苗亂點鴛鴦譜,新冠肺炎幾時了
楊岡儒觀點:300元裁判費的強制執行案,法治教育的第二堂課
李忠謙專欄:法國為何搞丟一份1兆8000億元的軍售大單?
觀點投書:「土房哥」的歷史VS.「空心菜」的學位
觀點投書:從鄭文燦看一個務實沉著的政治工作者
點教育》請專家學者勇敢一些!
趙心屏專文:EMBA學生為什麼瘋戈壁─走過,就是戈們!
觀點投書:黃國昌確實是在說幹話
觀點投書:給我友善校園,不要偽善校園
中國接連禁止台灣鳳梨、釋迦、蓮霧進口 陳吉仲:下一個可能是柑橘
「只有我可能把國民黨做大!」 張亞中批朱立倫:亡黨論是民進黨技倆
「張亞中當國民黨主席就像辜寬敏當民進黨主席」 藍委:盼國民黨也懂
中國禁台灣釋迦、蓮霧 民進黨:打壓只會讓人民思考過度依賴中國後果
台江羽球嘉年華開幕 黃偉哲邀大家防疫顧健康
註銷9間公司逃回台灣?張庭大開172億倉庫直播闢謠
藍營地方首長接連表態力挺朱立倫 國民黨需要理性的領導者
前德國駐聯合國大使:對中國不能存有任何幻想,視而不見會被中國人視為軟弱
痛批陳柏惟「挺萊豬、吸毒卻反加購疫苗」!顏寬恒籲民眾投票刪Q
中國暫停台灣釋迦、蓮霧進口 國民黨建議派專家赴陸談判
台東番荔枝朝有害生物「零檢出」前進 饒慶鈴:協助農民讓鳳梨釋迦發光發熱
中秋假期臺東防疫消毒不打烊 加強防疫清消守護您
高雄車站重回中軸線 史哲:車站與城市中的空間權力象徵
「鐵娘子2.0」特拉斯接掌英國外相,力主政策重心東移、強硬對待中國
2021海灘秘境》誰說海邊只能有白沙與大海?盤點全台五個特色踏浪秘境,愛玩水的你絕對要蒐藏!
中國封殺台灣釋迦、蓮霧 農委會:月底前未獲回應,將向WTO提控訴
張亞中民調第1讓他毛骨悚然 羅智強:預見2022民進黨一句話擊潰國民黨
歷史新新聞》九二一震災發生後,李登輝政府對總統緊急命令頒布慎之又慎
中國又在掩飾疫情?專家擔心非洲豬瘟一發不可收拾
「中秋節」體弱者不宜賞月!命理專家揭10大中秋禁忌,不小心觸犯恐霉運上身
台南縣市合併造就今日「賴神」 民進黨高層回憶:要歸功於這2人
林智堅拋大新竹願景不只為政途續命?民進黨內讚高招:有機會翻轉北台灣
呂秀蓮反對林智堅竹竹苗合併提議!拋出「7都2特別行政區」構想
2021新北親子住宿推薦》5間媽媽們狂推的飯店一次公開!家長超享受、小孩玩到不想回家
批蔡政府抱美國大腿、挑釁中國 趙少康預言:台灣被迫承擔中國砲火
新冷戰》五角大廈前高官提「拒絕戰略」,呼籲華府放棄戰略模糊、軍事保衛台灣
BNT疫苗9/22開始接種!指揮中心:28天內出現5症狀應盡速就醫
中國恆大集團真的要破產了?路透社:金融機構正為可能倒閉做準備
藍黨魁戰成「朱立倫、張亞中」對決!江啟臣遭邊緣化怒撂狠話
「朱立倫暴露大少爺整死人的模樣!」邱毅嘆:張亞中只是供使喚的家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