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水扁為何只改一條介壽路?陳學聖曝秘辛:中央賣面子給他

2020-10-06 15:57

? 人氣

前總統陳水扁(見圖)日前分享自己在台北市長任內,發起介壽路重新命名的經驗。(資料照,顏麟宇攝)

前總統陳水扁(見圖)日前分享自己在台北市長任內,發起介壽路重新命名的經驗。(資料照,顏麟宇攝)

前總統陳水扁日前分享了自己在台北市長任內,發起介壽路重新命名的經驗。對此,國民黨前立委陳學聖在臉書發文指出,陳水扁改名是為「去蔣化」、「去威權化」,但改路名嚴重影響市民日常生活,反對聲浪實在太大,只改了上面只有2棟建築物的介壽路。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陳水扁透露,自己在台北市長任內,發起介壽路重新命名運動,當時總共提出7000多個名字,連「短路」、「瑪麗蓮夢路」等名稱都有人提出,最後文史學者選出7個名字給他圈選,最後定案為「凱達格蘭大道」。

陳學聖表示,介壽路改名當時他正好是台北市議員,知道陳水扁會這樣作,主要是為了「去蔣化」、「去威權化」。他指出陳水扁是第1個選上台北直轄市長的反對黨政治人物,所以他的一舉一動充滿高度政治性。

陳學聖表示,介壽路改名運動雷聲大,雨點小,整個台北市就只改了這1條路名,中正路、介壽國中等名稱全部都沒動,原因就是因為會嚴重影響市民日常生活。尤其改路名牽扯房屋、土地變更,真的太複雜,所以最後都沒改成。

陳學聖:改名成功是因路上只有2建築物

陳學聖認為,介壽路之所以能夠改名成功,是因為路上只有2棟建築物,即台北賓館和外交部,沒有任何私人建物,所以中央就賣面子給陳水扁,一棟改成凱達格蘭大道1號,一棟則是2號。

陳學聖提到,陳水扁後來又拆了前總統蔣經國胞弟蔣緯國的別墅,但房子拆了卻沒成功「去蔣化」,被對方告到法院,市府敗訴還賠了錢。

喜歡這篇文章嗎?

李芯喝杯咖啡,

告訴我這篇文章寫得真棒!

來自贊助者的話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