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點投書:台灣民眾黨,下一個「共和前進」or「親民黨2.0」

2020-08-23 05:40

? 人氣

作者點出民眾黨的問題,並期望他們能成為下一個「共和前進」而非「親民黨」。(資料照,民眾黨提供)

作者點出民眾黨的問題,並期望他們能成為下一個「共和前進」而非「親民黨」。(資料照,民眾黨提供)

回顧台灣民眾黨成立的緣起,乃主席柯文哲於2022卸下市長職務後,為持續累積政治能量至2024總統大選,才揚棄無組織的「白色力量」、超前佈署的成立民眾黨。若說在構思該黨之初,是否存有綺麗的想像,相信由法國總統馬克宏(Emmanuel Macron)所領導的「共和前進」(LeREM)絕對是箇中的典範。「共和前進」成立於2016年,旋即在翌年馬克宏便以「準新人」之姿拿下法國總統大位,崛起之迅速,恰好與希冀在四年時間內取得執政權力的民眾黨相符。然而,除了在甫成立之初曾被若干政論相提並論外,隨著民眾黨大小選戰無役不與,結果卻連戰皆墨的窘境下,兩者顯已漸行漸遠。反倒揮之不去的陰霾,是其是否會步上親民黨的後塵,彷若看到了走入歷史的徵兆。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法國總統馬克宏(Emmanuel Macron)(AP)
法國總統馬克宏(Emmanuel Macron)(AP)

「親民黨化」的特徵為何?基於圍繞著宋楚瑜的光環應運而生,最初以省府與省議會為黨的構成主體,並廣納國民黨與新黨人士,鼎盛時期曾囊括46席立委(2001年,當時立委席次225席),後在宋楚瑜選擇「國親合」的策略下,因著光譜相近、復以「西瓜偎大邊」效應,不少同志選擇回到國民黨,致使親民黨在宋楚瑜光環日益遞減後,已勢難再起。縱觀該黨權力結構,幕僚團隊或許來來去去,更迭頻繁,但唯不變的是,宋楚瑜永遠是不變的黨主席,作為一個合格的民主政黨,這合宜嗎?當黨內存有著一股不可質疑的勢力,儼然已跳脫理性論辯的格局之上,成為形而上「精神領袖」般的教條,這樣的政黨,似乎註定了覆滅的命運。

20200731-親民黨主席宋楚瑜赴榮總懷恩堂向已故前總統李登輝弔唁致意。(陳品佑攝)
親民黨主席宋楚瑜選擇「國親合」的策略下,因著光譜相近、復以「西瓜偎大邊」效應,不少同志選擇回到國民黨,致使親民黨在宋楚瑜光環日益遞減後,已勢難再起。(資料照,陳品佑攝)

焦點回到民眾黨,自2020年以157萬選票搶下立院灘頭堡後,就再無亮眼的選戰代表作產出。端看各該選後檢討的氛圍,總是不免以「雖敗猶榮」、「小黨生存困境本就艱難」、「用鼓勵代替責備」等溫馨式的喊話方式,企盼黨內士氣莫因此而瓦解,從未見其針對選戰模式等技術性問題做檢討,更遑論要找誰為此負責,甚至為了重新凝聚士氣,天馬行空的希冀請出主席夫人擔綱「精神領袖」,獨特且詭異的選後檢討方式,讓人瞠目結舌(還好不是找柯媽當精神領袖,否則豈非坐實待風向所言的「媽寶」)。誠然,基於資源的懸殊,「大黨聚焦效應」在當前政治運作本就存在,但這應是民眾黨在成立之初便知悉明瞭的吧!既然當初都能突圍囊括百萬選票,怎麼如今又沒志氣的以此為由來自我搪塞呢?作為新興政黨,此等在選後屢屢回歸「鞏固領導中心」的老路,令人難再有驚豔感,致使政黨中「新」的元素消逝,走入傳統封建政黨文化的民眾黨,究竟還有甚麼「酷炫夯」、用以抓住年輕世代目光的競爭力可言,耐人尋味。

喜歡這篇文章嗎?

江欣彥喝杯咖啡,

告訴我這篇文章寫得真棒!

來自贊助者的話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