習近平出訪 牽動歐中經貿布局

2014-04-03 16:09

? 人氣

3月31日習近平(左)訪問比利時,與王后瑪蒂爾德(Mathilde)於晚宴舉杯。(美聯社)

3月31日習近平(左)訪問比利時,與王后瑪蒂爾德(Mathilde)於晚宴舉杯。(美聯社)

習近平出訪歐洲,成為首位造訪歐盟總部的中國領導人,除了外交,背後更大的考量仍與商業緊密扣聯,中國與歐盟各有盤算:中國希望能與歐盟洽簽更廣泛的投資協議,歐盟則希望中國對外國投資者開放更大市場,並能吸引中國前往歐洲投資。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CNN)報導,習近平此行帶著逾200名企業領袖,一路從法國、德國到比利時,簽署了數十億的飛機、汽車的購買合約。此程動身之前,外交部長王毅還向全國人大表示,希望能加速投資協議的協商

歐洲中國經貿關係

據歐盟理事會統計,歐盟與中國每年有5886億美元的貨物交易,平均一天16億美元,但歐盟出口到中國的商品則少得多,去年歐盟與中國的貿易赤字達到1800億美元。

歐洲聚焦在中國成長龐大的中產階級大軍,中國每年有2000萬家庭年收入達到13500美元,他們是各項消費品的潛在客戶。為了達到這個目標,歐盟極力推動中國市場能有更大解禁。

更多的直接投資

儘管兩造的貿易量大,但直接投資卻相對較低。歐盟在中國的直接投資(FDI)僅占2%。以往歐洲著眼於中國的低廉勞工,並在當地設廠,但這種情況已經逆轉,現在反而是中國鎖定東歐與地中海地區,當地因歐債危機而人力變得便宜,並對外國投資需求大增。

中國喊出到了2015年,要在東歐每年投資1000億美元的計畫,2012年中國在保加利亞開設首家公司,長城汽車的組裝線,中國也獲得了汽車業免稅的優惠以進入歐盟市場。

有專家認為,中國的投資能幫助歐洲走出經濟危機,以希臘的比雷埃夫斯(Piraeus)為例,即便希臘在全球性的經濟危機受創甚深,但中國在當地投資港口,讓它成為了歐洲的主要航運中心。

移除壁壘

歐中的貿易關係去年受到多次衝擊,歐盟對中國的太陽能板科以重稅,迫使中國以低價拋售,中國也對自歐盟進口的酒類進行反補貼調查的報復,但兩者的爭議暫告一段落,目前只有1%從中國進口的貨品受到歐盟的反傾銷措施。

歐盟認為,中國對外國投資者設下眾多障礙,特別是中國認定的「戰略產業」,如運輸、電信和醫療等。歐洲在中國也面臨強制性的企業聯營與對外資經營權的限制,歐盟近期調查,有近半在中國的歐洲公司認為「因管制而失去商機。」

倫敦政經學院重大策略研究中心(LSE IDEAS)研究員齊納德(Marie Julie Chenard)則認為,中國的改革派致力增加對外國投資開放的項目清單,讓海外投資者享有像國內人士的待遇,但對外國投資者而言,還有其他因素要納入考量:「如行賄、貪腐、商業夥伴的可信度,以及對智財權的保障。」

中國歐洲 未來更緊密?

中國是歐盟的第二大貿易伙伴,僅次於美國。中國2001年加入WTO後,兩國的貨物貿易增加四倍,2013年達到5900億美元。

歐盟也是中國的最大進口與出口國,歐洲滿足了中國對汽車、飛機、化工和奢侈品的需求,歐盟也向中國進口了3850億元的紡織、電子等各項產品。有人預測,中國有望在2030年成為全球最大的經濟體時,預料這些交易將更為蓬勃。

喜歡這篇文章嗎?

潘維庭喝杯咖啡,

告訴我這篇文章寫得真棒!

來自贊助者的話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