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正東觀點:安倍如何與中國打交道

2019-07-10 06:50

? 人氣

習近平與安倍晉三,中日關係,安習會,G20大阪峰會。(美聯社)

習近平與安倍晉三,中日關係,安習會,G20大阪峰會。(美聯社)

六月底結束的G20峰會,習近平與川普的會面眾所矚目。然而,峰會開始前安倍與習近平的會面,確認習近平明年正式訪日,其重要性不亞於川習會。自去年起,中日雙方從經貿合作到安全互信各方面交往陸續展開,此次習近平赴日出席峰會,日本方面的特殊規格接待,則是全面恢復最高層級的政府交流。安倍說此次會面代表日中關係全面正常化,意在言外之處,則是作為東道主的日本,展開與美中並立的大國外交。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既然是並肩而立,自然不必一定要水乳交融。從中日官方對雙邊關係的描述,可略見端倪。根據大陸外交部新聞發布,習近平稱中日雙方「互為合作夥伴、互不構成威脅」,並稱安倍對此加上「化競爭為協調」。日本政府則將雙方關係定位為「永遠的鄰國」,強調既然地理上無法隔離,雙方關係自不應再惡化,且願意加深合作。如此的定位,透露中日雙方對關係會否再惡化,以及對雙方能否深化合作仍存在不確定,對於雙邊合作,也僅止於意願的確認,較諸2008年胡錦濤訪日時雙方的「戰略互惠關係」要略退一步。日本經濟新聞用「低位穩定」來描述,看來更加傳神。

2017年10月18日,中共十九大在北京召開,胡錦濤(AP)
2008年,胡錦濤曾經訪日。(AP)

過去有論者以為,日本面對中國有時刻意展現不諳中華文化的態度,以尋求與中國皇帝的平等地位。但以此理解當前的日中修好,恐怕過於簡單。相反的,自民黨政權處理日中關係,往往有很深刻的歷史感和由此而來的使命感。13年前中日雙方從僵持對立轉而握手言和,即始自2006年10月安倍旋風式訪問北京。此後雙方最高層領袖頻繁互訪,終有2008年日中簽署聯合聲明,全面推進「戰略互惠關係」,而此一聯合聲明也成為中方視為中日關係支柱之一的政治文件。

對於2006-2008年之間的中日磋商,前日本駐北京大使宮本雄二在他所撰《日本該如何與中國打交道》一書寫到,當時中國快速崛起,而日本依然是東亞首屈一指的大國,如此形成日中以世界大國的身分並存,這是歷史上頭一次。因為充分認識雙方對區域和平安定發展的巨大影響力和嚴肅責任,方能指向「基於戰略利益必須合作」的戰略夥伴關係,如此既是在世界之中體會日中關係,又能運用這樣的認識和體會,追求和中國大陸之間安定且可預測的合作關係。如此深刻的歷史感,在「永遠的鄰國」一詞中,依然可清晰可見。

2006-2008年間,中日修好的難題,主要是圍繞於參拜靖國神社的歷史問題。之後雙方再度交惡,則始自於2012年日本將釣魚台國有化,以及2013年大陸宣布設置東海防空識別區,引發雙方在東海頻頻擦槍走火。東海問題涉及領土安全,較諸當年的歷史問題,更難於妥協。從日本方面來看,此刻雙方能夠重修舊好,除了有立基於歷史的嚴肅態度,自民黨幹事長二階俊博甚為關鍵,這是前次雙方交惡是沒有的條件。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