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1大學7月底走入歷史!創立48年撐不住退場,「上百學生被迫轉校」教師一夕失業

2025-06-08 14:25
位於花蓮新城的大漢技術學院即將在今年8月正式停辦,結束自1977年創校以來47年的辦學歷程。(示意圖/取自pexels)
目錄

位於花蓮新城的大漢技術學院即將在今年8月正式停辦,結束自1977年創校以來48年的辦學歷程。隨著招生困難與少子化壓力日益加劇,這所曾擁有逾7,000名學生的學校,最終無法撐過高教寒冬,去年已停止招收新生,教育部亦核定該校自114學年度起退出高等教育體系。

大漢技術學院今年7月底正式停辦!創校48年走入歷史

在這段歷史即將落幕之際,大漢技術學院於今(8)日舉辦了最後一場畢業典禮。本屆共有176位畢業生順利完成學業,當中包含碩士班、日間部、進修部及專科部學生。校方也特別邀請歷屆校友與地方民眾一同返校,共同見證這歷史性的一刻。

針對在校學生的後續安排,學校主任秘書邱天佑受訪時表示,教育部早在今年3月中旬便已進入校園召開分發說明會,截至4月9日,共計有282名學生填寫分發問卷,其中19人已畢業、轉學或修業年限屆滿,自動排除分發流程。其餘263人中,除應屆畢業生外,大約15名未畢業碩士班研究生,將分發到中國科技大學繼續就讀,學院部大約90名學生,將分發到佛光大學。

考量部分學生因家庭或工作因素無法遷離花蓮,教育部亦同意於原大漢校區或花蓮地區設立「大漢專班」,由承接學校派師資進駐授課,讓學生可依原科系名稱及課程架構繼續修業,直到完成畢業學分並取得學位,確保求學權益不受影響;老師部分則採退休或離職處理。

此外,教育部針對學生轉銜後的適應問題,也設下配套機制,包括學分承認、實習與論文銜接輔導,並持續提供經濟弱勢學生助學金與特殊需求支持服務,以降低校轉所帶來的衝擊。

至於外界關切為何未將花蓮在地的慈濟大學列入合作學校名單,教育部說明,大漢曾主動與慈濟展開洽談,但因雙方在教學理念、課程設計與設備配置上分歧過大,最終未能達成共識,改由中國科大與佛光大學分別承接研究所與學院部的學生安置任務。

外傳學院停辦後將出售校地,校方回應了

另外,據《中時新聞網》報導,針對花蓮大漢技術學院土地傳出將被出售的消息,曾經無償捐地支持校務發展的花蓮縣議員鄭寶秀表達強烈不滿。她指出,過去不少地方人士出於善意提供土地支持教育,如今卻傳出董事會計劃出售部分校地,消息一出,引發捐地者群起反彈。鄭寶秀強調,如果土地用途未經合理溝通便被任意處置,她將聯合其他地主發聲抗議,並嚴正指出「不是法人自己想怎樣就怎樣」,要求董事會應與地主充分協商,討論未來的土地用途與規劃。

面對各界質疑,校長林岳輝回應指出,目前學校用地劃分屬於不同單位管理,並非單靠董事會就能決定如何處理。土地用途的轉換涉及法律與行政程序,必須謹慎評估,無法倉促進行。而主任秘書邱天佑也補充說明,目前相關地段屬於教育用地,依法申請變更用途極具難度,並非外界傳聞那般可以輕易出售,強調校方目前並未有具體出售計畫。 (相關報導: 台灣1所大學宣告倒閉!負債5億、教師遭欠薪「慘勒令停招」,市府拚接手校地 更多文章

責任編輯/蔡惠芯

因為你,我們得以前進,你的支持是我們的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