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最大資產管理公司貝萊德在比特幣ETF風險揭露中,首次點名「量子運算風險」。這不只是象徵性的風險提醒,而是加密資產信心版圖開始出現裂縫。與此同時,Strategy創辦人賽勒則持續奉行他的極端操作模式:發債、增資、單一重壓比特幣。
2024年,貝萊德(BlackRock)推出比特幣ETF(股號 IBIT),迅速吸納大量資金,並購入大量比特幣(BTC)。截至2025年5月29日,根據IBIT公開揭露資料,貝萊德共持有66萬4954枚比特幣,相當於全球約3%的流通量。
5月22日,比特幣一度漲破11萬美元大關,隨後回檔,在5月31日跌破10.4萬美元,引爆一波逾6億美元的看漲期貨部位遭強制平倉,創下2月以來最大損失。
量子技術威脅,比特幣信仰動搖了
比價格波動更引發注目的是,來自貝萊德的最新示警——量子電腦可能對比特幣構成生存性威脅。
根據《富比士》(Forbes)報導,Google Quantum AI研究員吉德尼(Craig Gidney)在其最新論文指出,量子電腦破解比特幣目前所使用的公開金鑰加密技術,所需的量子位元數量比原估低20倍。這意味著科技時程表大幅提前,市場甚至來不及反應與調整。
Quantum attacks on elliptic curve crypto have costs dominated by one operation: uncomputing a division (see fig15 and fig20 ofhttps://t.co/AraMfBjWoG).
— Craig Gidney (@CraigGidney)May 30, 2025
Masking makes it easy to *compute* a division, but isn't reversible (https://t.co/zQnih4GxUf). A strange situation. Fixable..?pic.twitter.com/NyihB13egD
量子電腦是否真能在短期內解構比特幣的安全性仍有變數,但貝萊德選擇主動揭露這項風險,顯示制度化資產管理的底線與警覺。
比特幣強烈支持者、早期投資人帕利哈皮提亞(Chamath Palihapitiya)也在X上回應這篇研究:「如果這項研究即使只有一點點是真的,再加上一連串的變化,唯一安全的交易選項就是實體資產,甚至……我必須說,黃金。」
If this is even remotely true, combined with everything else happening rn, the only safe trade are hard assets and, dare I say, gold.
— Chamath Palihapitiya (@chamath)May 29, 2025
Sheesh.https://t.co/xXep4kpblI
帕利哈皮提亞曾自稱在比特幣僅100美元時就開始投資。他的回應,引發市場關注:連信仰者都動搖了,是否預示比特幣進入信心重組階段?
Strategy策略不是信仰,而是徹底押注
與此同時,Strategy(前MicroStrategy)創辦人賽勒(Michael Saylor)則堅持他的極端操作策略:持續發債、增資,把公司資產全數轉為比特幣。
根據CNBC報導,這套高槓桿購幣策略正在被模仿。川普家族的媒體企業宣布計畫籌資25億美元投資比特幣,GameStop也揭露將配置5億美元。而Tether、軟銀、Strike創辦人莫勒斯(Jack Mallers)也共同設立一家名為Twenty One的新創上市公司,初期資產將持有超過4.2萬枚比特幣,有望成為全球第三大企業級持幣機構。
不過,市場尚未完全買單這波比特幣財務化潮流。川普媒體宣布消息後股價下跌逾20%,GameStop也跌近17%。
反觀Strategy,自2022年底以來股價暴漲26倍,至今持有超過600億美元的比特幣資產。賽勒在拉斯維加斯舉行的Bitcoin 2025大會上受訪表示:「也許市場期待他們買更多比特幣。但這只是短期動態,從長期來看,把比特幣放進資產負債表,已經證明極受歡迎。」
他形容川普媒體的行動是「勇敢、激進且聰明」,並指出此類舉動代表全球企業財務正在出現結構性轉變:「不管我走到哪裡,都有人說:我正在香港建立一間比特幣財務公司,我正在韓國、阿布達比、中東、英國推動類似計畫。現在是一場全球爆發。」


賽勒說,比特幣的推廣者正在「在地球上每一個角落插下橘色旗幟」。
不過,華爾街仍然持續發出尖銳批判,認為一間公司若連本業都已被比特幣綁架,其股價與未來全依賴單一加密資產,這不再是多元配置,而是資產單一化的極端版本。
(相關報導: 彭博:川普關稅戰撼動亞洲「賺美元、投美國」模式 7.5兆美元資本大撤退,平倉潮才剛開始? | 更多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