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普祭重稅威脅蘋果!陳鳳馨揭iPhone尷尬窘境:重建供應鏈至少20年

2025-06-01 08:54
資深媒體人陳鳳馨表示,以現在AI的發展速度,以後的通訊工具不會再是像iPhone這樣的智慧型手機,也不會有人為了生產iphone跑到美國。(資料照,美聯社)

美國總統川普日前警告,若在美國銷售的iPhone不是本土製造,可能將面臨至少25%的關稅。對此,媒體人陳鳳馨在節目《新聞龍鳳配》分析,蘋果和特斯拉一樣,如果沒有中國製造,就不會成為世界最強,但現在中美對峙的局勢,使得他們處在一個很尷尬的窘境,重建一個供應鏈需花費至少20年,但眼下iPhone會不會存在20年都是未知數。

陳鳳馨以市場最樂觀的估計推估,如果要讓智慧型手機製造重回美國,成本至少要多3倍,而且還只有最終組裝的部分,並非關鍵零組件,而且是要在全面自動化製造的情況下才有機會。

陳鳳馨引述天風國際證券分析師郭明錤的社群平台X文指出,川普之所以一再施壓蘋果有3大原因,第一、蘋果的高知名度目標可放大宣傳效果,迫使全球知名的公司Apple與家喻戶曉的產品iPhone落實「美國製造」政策,宣傳效果極佳,並強化川普一直以來的主張。第二、蘋果不願公然反對川普的言論,也沒有報復本錢,意味著施壓風險極低,故川普可放心持續施壓。第三、若Apple把iPhone組裝產線搬回美國,對川普而言絕對是宣揚「美國製造」的好機會,並將此列為重要政績。

陳鳳馨提到,川普1.0時期說要搬到印度就是一個笑話,最終到印度的都是組裝廠,前面的關鍵零組件,能夠真的做起來的非常少,供應鏈重組、重建沒有20年是做不到的。然而,iPhone這個產品還會存在20年嗎?如果它不會存在20年設廠還有什麼意義?以現在AI的發展速度,以後的通訊工具不會再是像iPhone這樣的智慧型手機,也不會有人為了生產iphone跑到美國。

節目另一名主持人唐湘龍補充說明,川普要蘋果回美國生產,是為了振興美國製造業、帶動美國就業,但如果搬回去又是自動化有什麼意義。蘋果目前最大的對手華為,在川普第一任期施加嚴苛的禁令後,如今重新站起來,現在華為準備大舉出海,從產品創新度、話題性都遠超近年來的蘋果手機,蘋果的低度創新,一直都是蘋果最大的問題,現在的蘋果是依靠軟體的服務業,而不是製造業,它在新機銷售幾乎沒有亮點,不只在中國市場受到挑戰,全球市場的銷售都顯露疲態。

更多風傳媒獨家內幕:

因為你,我們得以前進,你的支持是我們的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