鄧哲偉觀點:川普利用虛擬貨幣解決美債危機?

2025-05-28 07:00
川普家族與幣圈關係匪淺(美聯社)

​川普家族與幣圈大佬關係匪淺,早已不是新聞。近年來,其透過家族企業與政治盟友,大舉涉足虛擬貨幣與穩定幣領域。這場場華麗的數位金融秀,表面上看似擁抱創新、挑戰建制派,實則背後另有盤算〜川普,或許正打算用穩定幣與加密資產,來挽救美元霸權與美國國債市場的危機。

這個說法聽來驚世駭俗,卻非無跡可尋。美國國會甫通過的《GENIUS Act》,首度為穩定幣立下明確的監管門檻,要求發行商須以1:1比例持有高流動性資產,如現金、短期美債或政府貨幣市場基金,並定期公開審計報告。以USDTUSDC為代表的儲備支持型穩定幣,其核心資產本質上就是美債。換句話說,每發行一枚穩定幣,就等同於為美債創造一份需求。

若未來主流加密貨幣(如比特幣)與這類穩定幣建立密切鏈結,美國將能夠藉由穩定幣實現對虛擬貨幣市場的「再美元化」。這不僅可吸納全球資金回流,更可鞏固美元在數位時代的國際結算優勢,進一步延伸其金融霸權。

事實上,川普的金融布局,或許不是為了顛覆美元體系,而是在構建一個嶄新的「美元延伸架構」:由民間穩定幣發行商取代央行功能,透過發幣吸納全球加密資金,再以美債作為儲備,回補聯邦財政缺口。說穿了,這是「數位金本位2.0」的翻版——金條換成美債,央行換成TetherCircle,而川普,則是幕後的主導者。

若這一策略成型,將帶來數項深遠影響:

第一,穩定幣將成為美債新買家。 美國國債總額已突破35兆美元,外資與商業銀行的吸納能力日益有限。若能透過穩定幣機制創造出一批「數位準央行」,形成穩定且持續的美債需求池,便可有效延緩財政赤字的爆雷時間表。

第二,美元透過加密貨幣延伸其國際地位。 一旦穩定幣用戶遍及全球,即便是在非洲的小型金融體系、或東南亞的數位支付場景,只要背後錨定美元與美債,美國就能繼續維持全球金融秩序的話語權,即便面對數位人民幣或歐元挑戰亦不遑多讓。

第三,川普正重塑共和黨的金融理念。 從傳統保守的財政紀律,轉向高風險、高槓桿的加密創新,「川普經濟學」已將原本屬於左派的金融技術徹底收編,變成右派的武器,政治與金融的界線也因此模糊。

然而,這場操作並非沒有風險。穩定幣若在市場信心崩潰時遭遇「數位擠兌」,即便儲備資產再充足,也可能難以應對大規模贖回壓力。此外,穩定幣訴求去中心化,與美國政府監控與反洗錢的需求,天生存在結構性矛盾。

更重要的是,這套架構的邏輯雖精密,卻可能無法承受實際操作的現實風險。一旦穩定幣被高度金融化而產生泡沫,其破裂所引發的後果,恐怕將比次貸危機更加嚴重。川普雖擅長製造短期金融話題與選民人氣,但是否具備長期維持這套「民間央行體系」的能力,仍是最大變數。

也許川普心中的新口號,已從「Make America Great Again」悄然變為「Make the Dollar Great Again」。只是這一次,他不再依賴聯準會或國家預算,而是靠著區塊鏈技術、虛擬錢包與數位憧憬,試圖用一場加密革命,重建美元的世界秩序。

而我們,或許正見證著一位美國總統,如何用幣圈流量、家族企業與美債工具,策動一場看似瘋狂、實則極其精密的金融大戰。 (相關報導: 右本沖觀點:虛擬貨幣融入實體資本市場時代來臨─台灣是否需成立金融科技局? 更多文章

*作者為臺北國際商會理事長

因為你,我們得以前進,你的支持是我們的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