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網路瘋傳一段影片,內容稱國內外研究均發現攝取過量維生素B12會增加罹癌風險,更直言維生素B12很危險,「請大家自救、不要再吃了」,消息傳開引發不少人擔憂。對此,台灣事實查核中心在查證後,提出4點說明表示,網傳影片的說法錯誤解讀研究結果、可能倒果為因,為「易生誤解」的錯誤訊息。
維生素B12攝取過量恐致癌?事實查核中心提出4點說明指出,第一,實證醫學專家指出,血液中維生素B12過高,可能與罹患癌症的機率增加有關。不過,這樣的關聯可能並不是因為B12太高導致癌症,而是癌細胞本身或體內的發炎反應,影響身體對B12的代謝,導致血液中B12升高,也就是說,可能是癌症讓B12變高,而不是B12讓癌症發生。傳言的說法可能是「倒果為因」。
事實查核中心說,第二,腫瘤科及腎臟科醫師均表示,維生素B12本身沒有致癌毒性,也從未被國際癌症研究機構(IARC)或其他主流機構列為任何級別的致癌物。臨床上尚無「攝取大量B12會致癌」等因果關係研究的可靠結果,在目前的科學共識中,維生素B12被視為安全的必需營養素,而非致癌物。
事實查核中心提到,第三,營養師指出,B12為水溶性維生素,多餘部分會經由尿液排出,因此B12並未設有上限攝取量,不過,這並不代表過量補充會帶來額外益處。對於大多數飲食均衡者而言,從食物中攝取的B12已足夠使用,額外補充僅造成體內囤積或排出,無需過度追求高劑量。
事實查核中心指出,第四,網傳影片引述亞洲癌症研究基金會有限公司(AFCR)2023年發布的「全球癌症國家排名」,推測台灣人癌症發生率高居亞洲第一的原因是B12濃度過高。不過,根據AFCR的新聞稿,癌症發病率高的地區主要集中在經濟發達的歐洲、北美、西歐、亞洲的韓國、日本、台灣、香港。也就是說,網傳影片忽略了癌症發生率的跨國比較應該權衡基因、各國醫療環境和生活樣態。
在經過各方查證後,事實查核中心判定認為,網傳影片的說法錯誤解讀研究結果、可能倒果為因,而且也過度簡化癌症發生率的跨國比較,因此,傳言為「易生誤解」的錯誤訊息。
(相關報導:
傳經部擬調降電動車關稅!台灣車廠哀號「被扼殺」 專家曝1關鍵酸:過太爽
|
更多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