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點投書:非核家園的願景與現實:─政策動機、推動歷程與能源轉型的代價

2025-05-31 05:20
筆者認為,民進黨的「非核家園」政策源自社會反核情緒,但在實施過程中,面臨再生能源補不上核能缺口、碳排上升、供電風險上升等現實問題,使得政策理念與能源現實產生落差。圖為核一廠。(取自台電核能看透透網站)
目錄

一、政策背景:能源與意識形態交錯的起點

民進黨的「非核家園」政策有其長期的歷史背景,源於台灣社會對核能安全的深層焦慮,尤其在福島核災(2011)之後情緒迅速升高。當時台灣民間反核意識大幅提升,結合長期以來反對核四(第四核能發電廠)的運動,逐步成為民進黨的重要政策主張,並在2016年總統大選中由蔡英文以政見方式具體化。

其政策目標簡單明確:在2025年前,全面停用核能發電,打造「非核家園」。這個口號不僅是能源政策,也是政治認同的象徵。

二、推動方式:法制化、行政管控與能源結構調整並行

1. 法律與政策工具

《電業法》修法(2017):明定「核能發電設施應於2025年前全部除役」的時程,賦予非核家園政策法律依據。

再生能源發展條例:配套擴大綠能佈建,設定太陽光電、風力裝置容量目標。

能源轉型白皮書:建立「能源三大目標」:非核、減煤、增再生能源,並保障供電穩定。

2. 行政操作

停止核一、核二、核三廠的延役申請與投資;停止核四商轉推動,轉為封存狀態;積極推動太陽能屋頂、離岸風電專區、儲能示範區計畫;鼓勵民間投資綠能與微電網發展。

三、現況評估:達標困難與彈性修正的矛盾

1. 再生能源成長快,卻仍難以填補核能缺口

截至2024年底,台灣再生能源發電量占比約在9~10%之間(含水力約達15%),距離「2025再生能源占比20%」的目標仍有相當距離。太陽光電發展速度雖快,但受限於土地與儲能瓶頸,整體發電可靠度仍不足。

2. 火力發電反彈,碳排與空污壓力升高

在核能退場的過程中,實際電力供需缺口主要由燃氣與燃煤發電彌補,導致:碳排放短期內不降反升,與2050淨零碳排戰略出現矛盾;火力電廠集中於中南部,引發空污與地方抗爭問題

3. 供電穩定性風險尚存

雖然台電維持備轉容量率約在10%以上,但因極端氣候、用電高峰與設備老化等因素,仍出現數次限電邊緣的警示(如2021年5月的513與517停電事件),暴露電力系統韌性不足。

4. 公民社會支持度開始動搖

民調顯示,台灣民眾對非核的支持度逐漸轉向「有條件支持」,如「可延役核能至綠能穩定後退場」的看法漸占主流。2021年核四重啟公投雖遭否決,但支持票數接近44%,反映民意分歧。

四、整體影響與評論

1. 能源轉型「去核」的時間表過於理想化

將核能完全排除後,留下巨大的「過渡期真空」,只能仰賴火力與進口天然氣彌補,但這與全球趨勢(包括歐洲與韓國重新評估核能角色)背道而馳。

2. 能源政策欠缺整體治理邏輯

政策呈現「單點突破、系統不足」的現象;綠能發展與儲能、電網、調度系統未能同步發展;缺乏因應極端氣候與災難風險的彈性設計(如需備用基載電源);未建立價格與碳成本反映機制,導致市場扭曲與電價補貼壓力擴大。

台灣天然氣進口仰賴單一航線與少數供應國,若遇到地緣政治衝突或供應中斷,電力安全將面臨系統性危機。核能的在地性與高能源密度特性,在國安戰略上反而具有一定優勢。

更多文章
川普「解放日」之亂,苦果來了!美國4月商品進口暴跌20%,創下有記錄以來最大降幅
深化台日情誼!神奈川議員連盟訪屏東 交流觀光、農業經驗
讓南島文化「活」進生活!臺東共識營勾勒「藝術村」願景
2025端午節不能玩水、行房!專家揭8大習俗禁忌,想求好運必吃1食物
台鐵東部優惠方案遭批本末倒置 台東縣府批安全無改善將抗爭到底
波波醫生入關倒數計時?醫師法遲未排審 本土小牙醫點名:放水立委該下台
黃仁勳要賣輝達股票!計劃今年出售600萬股 市值逾240億元
驚險!左營軍港6號浮塢進水沉沒 海軍回應了
美中休戰瀕臨破裂!川普指控北京「完全違反」日內瓦協議,「我不會再當好好先生」
比航母還可怕!郭正亮揭這款新共機可停留台灣上空2天:根本不知它來了
黃仁勳一句話點燃股價飆164%!納微半導體能打進輝達供應鏈,背後藏3個關鍵優勢
「房屋稅2.0」有人被多收5000元?申報倒數最高罰4倍 查核報告詳解稅率差別
全台破900家!這間早餐店全年營收25億 股利配發5元
路透爆川普對台軍售恐再攀高 學者揭美方重大誤區:會讓台灣人反感
高雄之光!鳳荔季大樹姑山倉庫登場 陳其邁:金鑽鳳梨、玉荷包全臺最好吃
2025高雄端午嘉年華暨龍舟錦標賽盛大展開 陳其邁邀請大家端午假期觀賽遊玩
故宮南院十週年特展「江戶浮世之美」登場 千円鈔票名畫、世界最早「肉筆繪」屏風限期展出
嘉義破獲5千萬地下電子煙 卡通款瞄準學子引爆擔憂
徐榛蔚奪旗!花蓮鯉魚潭龍舟競技 73隊爭鋒傳承百年民俗
中國科技巨頭陷兩難:該等輝達新「特供版」或轉向華為?晶片庫存僅剩數月恐斷炊
藍營里長同台大讚吳沛憶被黨紀處分?常委曝內幕幫喊冤:黨中央要明辨是非
國際原子能總署赴日審查!福島第一核電廠處理水排海 專家確認依安全標準執行
打造「雙主軸」韓食體驗!「高麗園PLUS」進駐夢時代 推458吃到飽、858豪華方案
北檢喊「沒規定不能誘導證人」 謝寒冰:柯文哲若無法定罪,檢還有其他方法
南投巧克力咖啡節熱鬧登場 6公頃學園主題展區人潮爆滿
台北觀光正夯!世壯運、COMPUTEX助攻 5月住房率破7成 101擠進63萬人
越南要成為下個新加坡,還是走向中國體制?謝金河揭關鍵在「他」必須走對路
路透:美商新思科技為配合新管制 已暫停在中國銷售
【下班經濟學】寶島眼鏡穩坐龍頭! 1次學會業績翻139倍的關鍵決策!
汽機車族小心了!6/1起新交通規定正式上路「違規開罰36000元」, 一堆車主不知道
台積電股東人數破180萬!「這族群」持股飆升 魏哲家領軍1年超越中鋼、00878
路透獨家:川普政府要台灣在野勢力「別再擋國防預算」,美國將大幅增加對台軍售
北京觀察》藥改英雄變貪官?中紀委揭長春疫苗案黑幕,畢井泉落馬成「背鍋俠」
雨天飛蟻出沒「裝起來吃掉」!她抓一把秒吞 腹痛送醫傻了:這樣吃太補
住百坪豪宅卻很窮!高薪退休「1習慣難改」竟陷入隱性貧困
不是美食、土產!日本人「超愛台灣1物」來台必掃貨,台灣人都懂超好用
辦柯文哲有功升官?吳宗憲揪林俊言筆錄程序瑕疵:問題一大堆
人生第一桶金要存多少?過來人曝最新正確數字,100萬元根本不夠用
「快篩過期」還能用嗎?醫給解答「1限期內仍有效」,新冠疫情恐再升高
路邊排水孔鑽出長髮女!咧嘴笑衝向路人 滿身垢「弓背爬行」恐怖畫面曝
郵局宣布1項神級服務沒了!北中南存錢領錢、寄件都受影響,6/2走入歷史
美國女靠「1技能」致富!亞洲很多媽媽都會,最高1小時賺30萬
詐騙新陷阱「網購面交也難逃」!他40萬被掏光 警破解SOP:先確認這資訊
股債雙殺怎麼辦?高盛推60/40組合應加「2大避險資產」至少正報酬
林口買房該選A8還是A9?過來人秒選它「生活機能好、物價便宜CP高」,房產專家也認證
百萬勞工注意了!「疏忽1點」恐多繳稅,這筆可全額免稅
公關危機翻車!呂秋遠發文自清私生子風波 「這段話」爆抄襲朱立倫10年前舊文
端午節「天天吃粽子能瘦身」!飯前先做1件事 過來人激推:輕鬆甩肉8kg
「1技能有助升官」國、高中都教過!她直到大學才發現,網友狂抱佛腳
警專22歲學生7樓墜亡!放假沒回家失聯 「全校動員找無人」竟已墜樓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