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雄市近日發生一起震驚社會分屍案!年紀超過70歲的張姓男子涉嫌殺害多名年長女性,並將被害人分屍,部分遺體還被棄置河中。警方已在其住處發現三組不同女性的DNA,推測至少三女受害,三名受害人皆屬年長,且未有伴侶,平時也不常和其他親屬密切往來,同時平常喜歡到公園活動。事實上,台灣近幾年發生多起重大分屍案,其中多位兇嫌最終逃死定讞,判決的理由也令大眾不滿、不安,《風傳媒》於此帶您深入掌握!
台灣近年發生多少起重大分屍案件?
2018年5月21日:板橋分屍案
28歲健身教練朱峻穎因感情糾紛,將黃姓女子勒斃並分屍,隨後自殺。
2018年5月25日:桃園分屍案
陳登科因財產糾紛,殺害簡姓妻子並分屍,最終被判無期徒刑。
2018年5月31日:華山草原分屍案
陳伯謙涉嫌性侵高姓女子後將其勒斃並分屍,試圖製成標本,最終被判無期徒刑。
2018年8月22日:永和分屍案
加拿大籍男子顏柏萊遭孫武生等人殺害並分屍,主嫌被判無期徒刑。
2019年1月8日:台南分屍案
吳茂騰因感情糾紛,將張姓女友勒斃並分屍,最終被判無期徒刑。
2020年1月5日:萬華分屍案
馬來西亞籍鄧姓女子遭林國平殺害並分屍,兇嫌隨後自殺。
2021年12月8日:永和弒父分屍案
符姓男子因家庭糾紛,殺害父親並分屍,最終被判19年有期徒刑。
2022年9月:永和兄弒弟分屍案
74歲梁志超因金錢糾紛,殺害弟弟並分屍,手段兇殘,一審判無期徒刑,尚未定讞。
在上述8起過往案例中,目前共計有5名兇嫌最終被判處無期徒刑,逃過死刑,這些判決引發社會對司法制度的廣泛討論,特別是對於死刑適用的爭議。
為何部分兇嫌能逃過死刑?
法院在判決時,會考量兇嫌的悔意、自首情節、再犯可能性等因素,例如,華山草原分屍案中,法院認為陳伯謙具有自首情節,且有教化可能,因此改判無期徒刑。
然而,這些判決也引發被害人家屬的不滿,認為司法未能彰顯正義。
華山草原分屍案的被害人父親高先生曾公開表示對判決的不滿,認為司法未能給予家屬公道,類似的情緒也在其他案件的家屬中出現,反映出社會對於司法判決的質疑與不信任。
台灣社會對於死刑存廢問題存在激烈爭論,部分人認為,死刑具有嚇阻犯罪的效果,應予以保留;而另一些人則主張廢除死刑,認為應以無期徒刑取而代之,多起殘忍的分屍案件,使得這一議題更加受到關注,社會各界對於如何平衡司法正義與人權保障,仍在持續討論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