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讀不回、不讀不回很失禮?她一句話道出多數人不自覺的禮貌真相,別怪對方難相處

2022-11-17 14:59

? 人氣

已讀不回、不讀不回很失禮?有時候對方不回應,已經是最後的溫柔。(示意圖/取自photoAC)

已讀不回、不讀不回很失禮?有時候對方不回應,已經是最後的溫柔。(示意圖/取自photoAC)

現階段有一些機會和場合受邀擔任講師,被別人稱呼為「老師」時,經常會對這個稱謂產生迫切的責任感,很想把自己的專業、關注的倡議通通教給別人,不過在油門催到底之前。也不斷提醒自己別筆直狂衝——我在意的事情、認同的價值未必像我認為的那麼重要,別人也有他們的在意與認同,心中有自己的優先次序,我必須給予尊重。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近年來,這份尊重具現化在行動上,是我不出言去指點別人「怎樣才有禮貌」。

對那些令人傻眼的邀約再想更深一層

從採訪代筆轉型到做創作、寫自己核心關懷的題材之後,難免收到一些困擾的邀請,聊舉三個例子:

1. 對方認為我一定認同他們的構想,限期我在兩三天內撰稿製作節目推薦他們,支持他們進行集資募款。

2. 知名校系的學生邀請我這校外職業人士加入他的團隊,協助完成他的畢業製作。

3. 有人表示欣賞我的創作,要求「轉錄」我的專題約九萬字到「他的作品集」裡面,不能轉錄那能否免費閱讀?

以上困擾的邀請有一些共同點,他們口吻熱情,言必稱「老師」,非常專注地陳述自己在意的事情有多重要、有趣、創新、公益性、有社會意義,不過他們都沒有提到雙方合作「我可以得到什麼」,不談錢可以談怎麼互利,但有時候事情的本質就是不可能互惠互利,甚至毫無合作空間,如果雙方立場對調,我會選擇一開始就不向別人開這個口。

開口提出傻眼要求的人的確可能想占我便宜,沒問沒得撈、撈到當賺到;另一種可能性是他們真的不知道自己失禮,原因如社會經驗不豐富,掌握不到別人在意什麼,現在的人生經驗還無法建構出另一種格局的思考方式。

去探討對方是刻意還是無心,需要額外花不少力氣,一般人出社會後都有自己的生活步調相當忙碌,於是我也學會若沒有介意到吃不下飯睡不著覺,對引發尷尬的事物就不要追問,因為追問就是回應了對方,等於我把困擾的邀請推向下一步,為什麼要讓絕對不能答應的事情有後續?別讓它們發展下去,拒絕吧。

談到拒絕,下面一串問題就來了,拒絕要怎麼拒絕?可以已讀不回、不讀不回嗎?回「恕無法配合」五字結束?清楚說明前因後果?清楚說明要剖白到怎樣的程度?

不回應經常已是最後的溫柔
留下餘地,給別人機會也是給自己機會

說明是很花時間心力的,延續前述第一個「限期製作內容推薦」的案例:

我是外部人士,不是對方團隊內部的成員,雙方在「觀念對齊」之前最好別擅自斷定誰是同溫層、誰站在對立面,即使彼此信念一致,「談妥條件」前也沒有立場要求誰按照自己的意思去做事。

所謂的「觀念對齊」,是除了觀察對方在何時說過哪些話、做了哪些事、寫出哪些文章顯示「我們是同溫層」,即使不是政治立場或某種信念的同溫層,在任務上雙方若各有專長又能各取所需,一樣可以合作。實際行動是透過正式管道去信約時間,在對方時間許可之下,介紹我的行動和理念,明確提出希望對方幫怎樣的忙,越具體越好。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