註冊
登入
咖啡贊助
支持我們
常見問題
VIP
新聞
評論
財經
風生活
風影音
支持風傳媒
VIP
新聞
評論
財經
風生活
風影音
支持風傳媒
註冊
登入
咖啡贊助
支持我們
常見問題
註冊
登入
咖啡贊助
支持我們
常見問題
VIP
新聞
評論
財經
風生活
風影音
支持風傳媒
首頁
產業創新條例 文章列表
#
產業創新條例
約 21 項搜尋結果
相關排序
日期排序
新聞
政治
「台版晶片法」三讀!關鍵產業研發費25%可抵減營所稅
立法院會今(7)日三讀通過修訂產業創新條例第10條之2及第72條條文,未來半導體、5G、電動車等技術創新且居國際供應鏈關鍵地位公司,研發費用的25%以及購置先進製程的全新機器等支出的5%,皆可抵減當年營所稅。
中央社
2023-01-07 18:46
台版晶片法
立法院
產業創新條例
財經
科技
產業觀點
經濟
證券投資
分析》曾遭批只補助外商 台版晶片法案業者「樂觀其成」更期待「錢花刀口上」
周康玉
2022-11-17 21:45
台版晶片法案
產業創新條例
日月光
新聞
政治
台版晶片法拍板!「產業創新條例」修法過關 研發投資最高抵25%
行政院會今(17)日通過有「台版晶片法」之稱的《產業創新條例》第10條之2、第72條修正草案,修法條文將針對技術創新且居國際供應鏈關鍵地位公司,投資前瞻創新研發及先進製程設備得適用新的租稅優惠。行政院長蘇貞昌在行政院會中表示,盼有關部會與立法院黨團溝通協調,早日完成立法程序。
黃信維
2022-11-17 20:17
產創條例
行政院
租稅
風生活
財經
科技
商業
經濟
台積電將受惠?台灣版晶片法案報到,營所稅研發抵減率增至25%,經濟部盼明年起施行
為持續維持台灣半導體業等關鍵地位,行政院會今天通過「台版晶片法」草案,針對技術創新且居國際供應鏈關鍵地位的公司,提供前瞻創新研發支出的25%,抵減當年度應納營利事業所得稅額。全案送立法院審查。
中央社
2022-11-17 20:00
晶片法案
營所稅
研發抵減
VIP
公共政策
國內
財經
調查
新新聞
抵減亂象2》生技、體育、文化都加碼 台灣租稅獎勵「獎」不完
民進黨政府上台之後,原本該「落日」的租稅獎勵措施,最近一段時間都找到不同理由借屍還魂,從「5G、智慧機械」、「生技新藥」、「護國神山」,到體育、藝文展演乃至於新冠肺炎紓困振興,都獲得了一定程度的租稅獎勵,尾大不掉的租稅獎勵措施,正在啃食台灣的稅基。(系列2之2)
林上祚
2022-06-21 17:10
運動產業發展條例
中職
中華職棒
VIP
公共政策
國內
財經
調查
新新聞
抵減亂象1》25%研發投抵台積電無緣享受 「護國群山條款」名不符實,科技業誰受惠?
為了確保前瞻技術根留台灣,經濟部6月16日正式公布了《產業創新條例》修正草案,讓高科技業可以比照生技新藥產業,獲得25%的研發投資抵減;這個名為「護國群山條款」的修正案,因為考量到OECD國家即將上路的「全球反避稅」政策,針對研發投抵部分,訂定了「實質有效稅率15%」的門檻,然而,台灣半導體產業長期以來,因為充分利用租稅優惠,除了封測廠實質有效稅率高於15%,其餘產業包括台積電在內,都沒有高於15%,「護國群山條款」到底是要照顧誰?(系列2之1)
林上祚
2022-06-21 17:00
每日頭條
台積電
聯電
新聞
地方新聞
台中
清泉崗開發案書件逾期未完成補正 中市府說依法退回申請案
「清泉崗產業園區開發案」是由申請人創利開發股份有限公司於清水區楊厝段及海風段共64筆地號,面積約22.12公頃,規劃作為金屬製造及機械設備、倉儲運輸等使用,因未在限期內完成國有土地同意文件、供水同意文件及軍事設施管制區申請許可等書件補正,台中市政府分別於今年3月17日及4月1日依區域計畫法及產業創新條例暨相關規定退回此案申請。
王秀禾
2022-04-02 00:18
台中
清泉崗產業園區開發案
產業創新條例
新聞
政治
國內
調查
蔡英文4月走訪感謝,今爆炸蒙塵!防疫奎寧國家隊竟在未開發工業地
美國總統川普(DonaldTrump)4月大肆宣傳瘧疾藥物「奎寧」對新冠病毒療效,讓原料藥製造商「旭富製藥」聲名大噪,總統蔡英文甚至親自走訪廠區。未料,這家被視為「醫療國家隊」位在桃園蘆竹的工廠,竟位在長期報編未開發的「蘆竹海湖工業地」;桃園市長鄭文燦上任後,原本推動「蘆竹產業園區」,卻在地方反對下作罷,對照日前行政院院會,將「原料藥」列為15項產業重要物資,旭富的工安意外無疑是一大諷刺。
林上祚
2020-12-23 08:30
鄭文燦
經濟部
行政院
評論
國內
藝文
專欄
李智仁觀點:在川普與拜登的勝負之後,別忘了測量我們與文化的距離
距離台灣約一萬二千餘公里的美國,因著川普(DonaldTrump)與拜登(JoeBiden)的美國總統大位爭奪戰所掀起的高潮,扣緊國人心弦,更勝往年。其實,每一次的美國總統選舉,郵寄投票(votebymail)、選舉人團(ElectoralCollege)與身分識別等爭議,總是在選舉過程與開票結果中受到爭議,只因本次候選人對台的態度容有差異,因此社會大眾的關切度相較於以往熱烈許多。
李智仁
2020-11-10 06:40
產業創新條例
文化資產
李智仁
新聞
政治
調查
各種方式「借屍還魂」?大南方計畫也有賞 學者憂走回租稅抵減老路
台灣歷經了半個世紀的獎勵投資與促進產業升級,終於透過《產業創新條例》,讓租稅獎勵措施逐漸落日,沒想到,民進黨重返執政4年,為了爭取台商回台投資,企業好不容易戒斷的租稅獎勵「奶嘴」,又開始透過各種方式「借屍還魂」。去年底總統蔡英文競選連任期間,宣布「大南方,大發展」發展計畫,將針對南台灣聚落、交通、產業、觀光等4個重點,提供租稅優惠與投資抵減。現如今《文化創意產業發展法》草案又照抄《生技新藥發展條例》,準備提供「5年35%」的投資抵減,台灣的租稅抵減政策正在重蹈覆轍。
林上祚
2020-05-15 09:30
李登輝
鄭麗君
曾巨威
新聞
政治
國內
財經
調查
下班經濟學
商業
囤地大戶「強制拍賣」條款破功!中纖雲林閒置土地大限前欲蓋綠電解套
台灣工業區囤地問題嚴重,為了遏止土地炒作,2017年底《產業創新條例》修法增訂「強制拍賣」條款,未料這項條款還沒有發功,就遭到廠商破解。第一波公告囤地廠商名單,囤地面積高達20公頃的「中國人造纖維」,最近居然宣布將土地開發為綠電設施。根據《產創條例》規定,該公司只要綠電設施建蔽率,達總面積的30%,即可躲過土地強制拍賣的命運,其他囤地大戶如果如法炮製,「強制拍賣」條款恐形同虛設。
林上祚
2020-04-22 09:00
民進黨
經濟部
台商
新聞
政治
國內
新新聞
新新聞》大選前部會連拋利多政策,缺配套措施恐埋後遺症
行政院最近開放山又開放海,大方開啟各項政策補助,選舉味十足。執政黨為求勝選,政策上採趨吉避凶做法,藍綠皆然,但若不思配套周延,恐將顧此失彼,隱然埋下難以收拾的後遺症,有些政策甚至「回不去」了。
李順德
2019-03-30 13:00
蘇貞昌
行政院
營建署
新聞
國內
財經
產業創新條例三讀 員工取得獎酬股票可擇低課稅
「產業創新條例」(簡稱產創條例)第19條之1員工獎酬股票課稅規定修正條文,在立法院長蘇嘉全鼎力協助下,朝野黨團達成共識,於今(29)日三讀通過。
林上祚
2018-05-29 13:50
蘇嘉全
產業創新條例
新聞
政治
公共政策
財經
產業五缺記者會將登場 賴清德明日迎戰「缺地」問題
產業五缺記者會即將登場,行政院長賴清德將自明(6)日起,將連續召開記者會,針對產業五缺問題(缺地、缺水、缺電、缺才、缺工)提出解決方案,賴清德今(5)日並也召集相關部會加班開會,為記者會作最後備戰。
張志妤
2017-11-05 11:31
賴清德
行政院
勞基法
新聞
政治
公共政策
解決閒置土地 政院擬修《產創條例》 強制買回或提高囤地稅
行政院長賴清德今(28)日與民進黨立院黨團舉行便當會,會中針對企業界抱怨「五缺」問題中,缺地與缺人才部分進行討論,根據經濟部長沈榮津報告,全台閒置工業區土地高達747公頃,部分廠商養地行為很嚴重,閒置長達10年以上空地面積達220.5公頃,行政立法部門達成共識,本會期將推動《產業創新條例》修正,未來可能會透過閒置工業區土地「強制買回」,或提高閒置土地「囤地稅」方式,收回閒置土地。
林上祚
2017-09-28 15:34
賴清德
經濟部
產業創新條例
評論
國內
財經
專欄
劉昌坪專欄:研發投資抵減不應變相成為處罰工具
我國近年來因面臨南韓、日本、新加坡等國家的激烈競爭,又有東南亞等新興國家的不斷進逼,再加以過去以來一直以製造業、代工業為主的商業模式極待轉型,乃於民國(下同)99年公布「產業創新條例」(下稱「產創條例」),並於第1條的立法理由中指出:「面臨新興工業國家之崛起,政府應塑造良好之產業發展環境;同時,為協助產業持續創新,實行差異化策略,以提高產品附加價值,進而提升產業競爭力,爰制定本條例。」
劉昌坪
2017-06-28 06:50
產業創新條例
產創條例
劉昌坪
新聞
政治
國內
財經
《產創條例》拚修法,評估僅寫「有正效益」 黃國昌:內容讓人驚恐
立法院經委會今(1)日審查《產業創新條例》修正草案,希望透過減稅獎勵產業及天使投資人投資新創事業,但立委質疑,經濟部提出減稅方案,卻沒有衡量稅損的稅式支出評估,「這種內容讓人驚恐,」揚言在看到稅式支出評估前將不審法案。經濟部工業局則承諾,1個月內會提出評估報告。
尹俞歡
2017-05-01 15:49
經濟部
李世光
王榮璋
評論
公共政策
財經
風評:明訂國營事業研發比例?經濟部別胡鬧了
行政院會通過「產業創新條例」修正草案,其中強制要求國營事業編列一定研發比率,被視為修法的「亮點」。不過,對產業與國營事業稍有了解者,大概不會視此為「亮點」,倒是視為浪費及可能的「災難」來源。
主筆室
2017-02-25 08:10
工業局
產業創新條例
新聞
國內
財經
產創條例翻修》國營事業要當研發領頭羊 將訂定營收投資比率
行政院院會23日通過《產業創新條例》修正案,為了透過國營事業帶動國內民間投資,產創條例規定「國營事業應編列一定比例預算,進行創新研發」。未來國營事業因研發合作或委託研究,將「不適用政府採購法」,新研發成果歸屬與運用「不受國有財產法限制」。經濟部次長沈榮津表示,國營事業營收投入研發的比率,將由經濟部國營會依據事業屬性訂定適合標準。據了解,經濟部、交通部、財政部下轄國營事業,未來均適用產創條例。
林上祚
2017-02-23 13:49
國營事業
產業創新條例
穿透式稅制
新聞
國內
財經
產創條例翻修》提高天使投資人免稅額、有條件免除營所稅
行政院今(20)日完成《產業創新條例》修法審查,將放寬天使投資人減免投資扣除額上限至300萬元,並依穿透課稅原則、有限合夥型態企業將免徵營所稅、只需合夥人繳綜所稅,最長優惠15年。
尹俞歡
2016-12-20 20:50
產業創新條例
營所稅
天使投資人
新聞
國內
所得緩繳留才 財部經部不同調
面對台灣人才不斷流失,政府擬透過技術入股所得緩繳等方式留住人才。立法院經委會及財委會今(12)日聯席審查《產業創新條例部份條文修正草案》,便期望能透過修正現行規定,把人才留在台灣並增加競爭力;然而,由於所得緩繳等方案涉及國家稅收問題,財政部也於口頭報告中指出「減稅並非提振經濟之最佳方案」,引發立委質疑經濟部修正此法案是「慷財政部之慨」。
葉瑜娟
2015-01-12 17:02
產業創新條例
技術入股所得緩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