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8人袖手旁觀,看著她當街慘死!多數人誤解長達50年的「旁觀者效應」,結局真相讓人超意外

2022-02-19 08:00

? 人氣

旁觀者效應(Bystander effect)指在緊急情況下,一個人在有其他人在場時,出手幫助之機會降低,援助的機率與旁觀者人數成反比。示意圖/取自pakutaso)

旁觀者效應(Bystander effect)指在緊急情況下,一個人在有其他人在場時,出手幫助之機會降低,援助的機率與旁觀者人數成反比。示意圖/取自pakutaso)

時間是1964年3月13日,凌晨三點十五分。凱薩琳.蘇珊.吉諾維斯(Catherine Susan Genovese)開著她那台紅色飛雅特(Fiat)行經一面黑暗中恰好能看見的「禁止停車」告示牌,然後停靠在奧斯汀街(Austin Street)地鐵站外。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人稱凱蒂(Kitty)的她,就像一陣活力旋風。二十八歲的她著迷舞蹈,朋友比空閒時間還多。凱蒂喜愛紐約,這城市也愛她。這是她能展現自我的地方──是她能自由自在的地方。

但那天晚上外頭很冷,而凱蒂正急著回家見女朋友。今天是她們一週年紀念,她一心一意想著的就是和瑪莉安(Mary Ann)抱抱。她連忙關掉車燈鎖上車門,朝著不到一百英尺外她們的小公寓套房走去。

凱蒂不知道的是,那將是她生命的最後一刻。

「噢老天啊,有人砍我!救我啊!」

時間是凌晨三點十九分。尖叫聲撕裂夜色,響到驚醒四周街坊。有幾棟公寓的燈光點了起來。窗戶拉了起來,人聲在深夜裡低聲響起。有一個人喊:「放了那女生吧。」

但攻擊凱蒂的人又回來了。又一次地,他持刀捅了她。在街角跌跌撞撞的她高聲喊著:「我要死了!我要死了!」

沒人走出門來。沒人動根指頭幫忙。不少鄰居反而隔著窗盯著,就好像在看實境秀那樣。有一對夫婦還拉出幾把椅子、把燈光調暗,好看得更清楚。

當行兇者回來第三趟時,他發現她倒在她住的公寓樓梯口。樓上,瑪莉安仍睡著,毫不知情。

攻擊凱蒂的兇手再次一刀接一刀捅下去。

時間是凌晨三點五十分,此時第一通電話才進警局。通報者是一個斟酌了老半天不知該怎辦的鄰人。警察兩分鐘內就抵達現場,但已經太遲了。「我不想牽扯進去。」通報者向警方這麼坦承。

這幾個字──「我不想牽扯進去」──此後迴盪在全世界。

剛開始,凱蒂的死是該年紐約六百三十六件謀殺案的其中一件。一條性命驟然而逝,有人失去了愛人,但整座城市繼續運作下去。然而過了兩週,這件事上了報,再過一陣子之後,凱蒂謀殺案將記入史書。不是因為行兇者或被害者,而是因為旁觀者。

媒體熱潮是從聖週五(Good Friday)—也就是1964年3月27日開始爆發。「目睹謀殺不報警的三十八人」《紐約時報》頭條如此下標。報導的開頭如下:「皇后區三十八名正當守法的公民,眼睜睜看著一名兇手在奇遊園(Kew Gardens)尾隨並三度刺殺一名女性,期間整整超過半小時。」報導說,凱蒂本來大可活下來。就如一名警探所言,「打通電話就好了。」

從英國到俄羅斯、從日本到伊朗,凱蒂都成了大新聞。蘇聯報紙《消息報》(Izvestia)報導,這就是資本主義「叢林式道德」的證據。美國社會已經變得「像釘死耶穌的那人一樣噁心」,布魯克林一名牧師在布道時如此說;另外還有一名專欄作家譴責他的同胞是「冷酷、膽怯又不道德的一群人」。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