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個資被誰沒收?落實數位身分皮夾,找回資料主導權

2021-12-28 10:40

? 人氣

台灣是否該積極跟進「數位身分皮夾」計畫?政府和民眾都準備好了嗎?(圖/蔡孝如攝)

台灣是否該積極跟進「數位身分皮夾」計畫?政府和民眾都準備好了嗎?(圖/蔡孝如攝)

歐盟在2021年6月3日宣布推出「數位身分皮夾」(Digital Identity Wallet)計畫,並預計於2022年9月正式上路。對數位競爭力排名全球前段班的台灣來說,是否該積極跟進?數位身分皮夾應放入哪些內容?未來推動數位身分皮夾的法制基礎,以及個資法如何修正,才能獲得民眾信賴、安心使用線上服務?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在「元宇宙大軍壓境 歐盟數位身分皮夾的啓示」研討會上,新世代金融基金會董事長陳冲指出,台灣過去在數位身分證(Digital ID)的應用已經落後,如果要跟進,必須把基礎建設、法律環境等周邊配套,以及政府與人民之間信賴關係建立起來,否則未來就算發展數位身分皮夾、趕上先進國家,反而是有危險的。

保護個人資料,更要有效率的運用資料

台灣大學法律學系副教授楊岳平認為,歐盟推出數位身分皮夾有其政治經濟的背景,歐盟是由27個會員國組成,會遇到不少屬於身分認證而帶來的跨境流通或跨境服務等各種活動,在這樣情況下,必須要有一個數位身分可以打通關,解決各會員國之間帶來的障礙。相對來說,台灣沒有這樣的背景,所以如果是基於這個原因來推動,並不會得到太多共鳴。

根據歐盟的調查,63%歐盟公民希望擁有單一數位身分,作為使用任何線上服務的身分憑證,同時保有個資使用的控制權;72%公民想要知道自己在使用社群媒體時個資被利用的狀況。在數位化時代,各種交易或資訊的流通如果有個數位ID會方便許多,但台灣民眾目前在使用各種數位服務時,是否感受到高度不方便而迫切需要單一數位身分,仍存在相當大的問號。

歐盟推出數位身分皮夾的核心,在於支撐數位產業的發展。隨著數位經濟的到來,歐盟境內居民的個人資料大量進到Amazon、Google、Facebook等大型電商或線上平台業者手中,變成資料、數據的輸出國,衝擊境內的數位產業;台灣的情況何嘗不是如此。因此歐盟一方面推動GDPR(一般資料保護規則)來強調個資保護,同時推動各項數據流通的相關法案,如Regulation(EU)(歐盟非個人資料自由流通框架規則)、數位身分皮夾,希望在有秩序的環境下有效率的運用數據。

「資料保護和應用,兩者是並行的。如果只強調保護而不應用,所有資料就變成一灘死水,無法有效的推展;但如果只注重應用而不保護,就會造成資料濫用,而無法發揮其預期效益。」楊岳平指出,「資料可攜權」是促進資料流通的重要前提,目前台灣並沒有相關規定,例如當使用者請求臉書分享資料給第三方業者,臉書是可以拒絕,也暴露出個資法在資料流通面向的不足,需要通盤檢討。

不只把資料還給民眾,更創造新的皮夾產業

根據歐盟的規劃,數位身分皮夾的應用場景包含公部門、私部門的各種線上服務,例如銀行開戶、申報稅捐、購買菸酒時驗證年齡、租車等;換句話說,當某個服務越需要實名制的要求,就越有機會使用數位身分認證,這也是台灣未來要推動數位ID可加以運用的。

元大證券獨立董事黃乃寬認為,數位身分皮夾可以選擇放進包括身分證、戶口名簿、健保卡、行動電話業者及門號、數位簽章憑證、駕照、專業證照等個人資料,然後可進一步選擇哪些資料要分享,哪些資料不要分享。他也建議,要讓數位身分皮夾有效推行,既要安全、又要方便,可根據不同情境、組合不同工具,提供不同強度身分認證的彈性;應用範圍應包括公部門、私部門各種不同場域,建立互相支援、承認的多元識別機制,透過政府與民間業者的分工,由政府制定法規及整合平台,企業開發推行各種工具;同時要讓皮夾持有者願意分享的個資是可以究責、查證流向,以及具備收存、開放資料內容的絕對主控權。

「數位身分皮夾的概念,其實就是把大量的個資儲存在一個皮夾裡,皮夾背後會連到一個中央資料庫,民眾可透過這個資料庫將需要的個資擷取下來使用。」楊岳平指出,數位身分皮夾不只把資料還給民眾,還創造了新的資料集中者(皮夾業者);相對的,也帶來資料集中的風險,對於皮夾業者肯定要有相關的資訊安全要求,甚至要像金融業、電信業等需要經特許的業者,因此未來會需要一套監管架構,監管重點不同於金融業的金流、財務風險,而在於資料的使用、資料安 全等面向,這也是台灣往數位身分皮夾產業發展時不得不思考的課題。

元大證券獨立董事黃乃寬認為,要讓數位身分皮夾有效推行,既要安全、又要方便,應用範圍應包括公部門、私部門各種不同場域。(圖/蔡孝如攝)
元大證券獨立董事黃乃寬認為,要讓數位身分皮夾有效推行,既要安全、又要方便,應用範圍應包括公部門、私部門各種不同場域。(圖/蔡孝如攝)

建立通用的共同標準,掌握話語權

異康董事長楊建綱指出,歐盟在2021年3月提出「2030數位羅盤」計畫,主要有四大方向,在公共服務上,所有主要的公共服務都能透過網路完成(100%數位化政府)、所有公民都能使用電子病歷及八成公民使用數位身分證;在技能面,至少80%的歐洲居民具備基礎數位技能、培養出2000萬名ICT專家;企業方面,75%的產業使用雲端運算服務、人工智慧和大數據,90%的中小企業數位化,以及擴大融資規模,讓獨角獸創新企業數量翻倍成長;基礎建設部分,開發歐洲第一台量子快速電腦、尖端半導體產業產量翻倍、所有人口密集地區都可享受5G Gigabit服務,其中就有許多台灣可以合作的機會。

「羅盤最重要的功能是航海定位,確保航向正確,歐盟數位羅盤是策略計劃的指標,而數位身分皮夾是實施的手段。」楊建綱指出,歐盟推出數位身分皮夾,不只為了經濟目的,更希望建立通用的共同標準,掌握話語權,重登強國之列。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