誰說企業出走到中國,就叫踏出舒適圈?這篇文一針見血指出慣老闆最窩囊的心態

2016-07-06 17:02

? 人氣

舒適圈是心理疆界,不是地圖疆界。當台灣勞力成本上漲,趕快找一個勞力成本更低的地方,用壓榨勞工的老套,這叫做「當環境改變,趕快找另一個舒適圈,躲回裡面」。即使留在本地,只要敢做不一樣的嘗試、努力去改造環境,就是用行動證明拓展舒適圈的定義。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台灣學生出國留學的數量減少,許多社會賢達在憂心;年輕工作者不想去中國工作,人力銀行和商業媒體也在憂慮,理由是:「年輕人愈來愈不願踏出舒適圈」。但在這裡我們想懷疑一下「出不出國」和「要不要打破舒適圈」,到底是不是真的有關係?

舒適圈是心理疆界,不是地圖疆界

舒適圈( comfort zone ) 是一個心理學理論,起源於羅伯特.耶基斯(Robert Yerkes)在1907年的研究。不過要到1995年才被引用到商業領域,之後開始有學者用它來談論企業員工的績效管理。

簡單來說,舒適圈是一種行為狀態。說明人在沒有焦慮的環境之中,只需要運用有限的技巧就可以交出穩定的表現,可以不用擔心任何風險,已經建立起舒適圈的人,會傾向留在圈內,而不是踏到圈外。比如我們都喜歡做自己已經很會的事情、和熟悉的朋友互動,一旦跳出自己熟悉的領域,無法預測環境會有什麼改變,就會出現壓力與焦慮。

老闆和商業媒體都很鼓勵員工要「踏出舒適圈」,如此我們才會歷經不同的考驗,運用各種思考與行為的技巧,和周遭環境互動,得到新的回應。當我們可以創造出過去沒發現的安全感,舒適圈就擴大了,也成為更有績效更有生產力的工作者。

理論聽起來很激勵人心,不過,理論也告訴我們,所謂舒適圈指的是「心理的疆界」,而不是地圖上的疆界;走到地圖上的另一個地方,並不一定就是打破舒適圈。

在中國複製台灣模式,叫做逃回舒適圈

這麼說吧,假設小李以前在台灣總公司當財務經理,現在到了對岸崑山廠,職務不變,只是換個地方工作,或許往來客戶與銀行會有些許不同,但上班用到的技能並沒有差太多。這不叫勇於踏出舒適圈,可能更像「勇於讓家庭生活變得很不舒適,但是賺比較多錢」。

又或者,當台灣勞力成本上漲之後,很多企業趕快找一個勞力成本低的地方,但做的還是以前在台灣的老套─蓋工廠、利用低廉勞工成本,接訂單出口外銷─這也不叫踏出舒適圈,這叫做「當環境發生改變,趕快找到另一個舒適圈,躲回裡面」。過去幾年台灣商業的主流,就是這種「逃進中國舒適圈」的模式,我們在那裡找到三十年前經驗繼續適用的地方,有便宜勞力、有廣大市場可以複製以往的經驗,即使當個活化石也過得不錯。比起留在台灣這個變動之地,風險低了不少。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