註冊
登入
咖啡贊助
支持我們
常見問題
VIP
新聞
評論
財經
風生活
風影音
支持風傳媒
VIP
新聞
評論
財經
風生活
風影音
支持風傳媒
註冊
登入
咖啡贊助
支持我們
常見問題
註冊
登入
咖啡贊助
支持我們
常見問題
VIP
新聞
評論
財經
風生活
風影音
支持風傳媒
首頁
體制 文章列表
#
體制
約 469 項搜尋結果
相關排序
日期排序
評論
政治
國內
專欄
許文忠觀點:被壟斷的台灣,我們需要新黨外運動
台灣的政黨制度看似多元、選舉頻繁,但民主的實質早已陷入制度性壟斷與治理失靈。民進黨長期掌握行政資源、立法優勢與輿論話語權,形成一種民選的體制獨占;在野黨如國民黨則無法提出體制替代方案,小黨雖眾,卻彼此掣肘、難以整合社會力量。我們認為,當前台灣最迫切的政治任務,不是支持哪一個政黨,而是重啟一場以人民為主體、挑戰體制壟斷的「新黨外運動」──一場跨越選舉的社會政治......
許文忠
2025-06-11 06:30
新聞
政治
國際
歷史
兩岸
藝文
六四事件真相成謎?美國前官員:胡耀邦未竟的改革夢,為何無法動搖中共體制
今年適逢中國「六四天安門事件」36週年,前美國政府官員、也是知名學者的蘇葆立(Robert L. Suettinger)6月4日在台北舉行自己的知名作品《胡耀邦:從國共內戰到天安門事件》(The The Conscience of the Party,直譯為「黨的良知」)的中文版新書發表會,並與台灣讀者分享這本他費時超過10年撰寫的作品。胡耀邦的未竟改革19......
杜宗熹
2025-06-05 08:00
評論
政治
兩岸
國際
專欄
王冠璽觀點:跨體制融合的可能性—借鏡大英帝國的治理邏輯
各界探討兩岸統一路徑之論述,看似變化紛呈,往往均侷限在二元對立的框架內:或視之為「公司併購」,強調單方面吸納與整合;或堅持「臺灣是中國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強調主權的絕對性與歷史的不可質疑性。這兩種模式均有現實基礎,卻忽略了當代全球政治的複雜性,也未能有效回應文化、制度與心理層次的深層差異。兩岸在思考和平融合進程時,必須跳脫主權爭奪的零和邏輯,轉而從歷史上成功......
王冠璽
2025-06-04 06:50
評論
國際
兩岸
鄭義聖觀點:「韓流」衝破北韓鐵幕,恐怖統治下的自由嚮往
自上世紀90年代後期,韓流(韓國流行文化)開始對北韓社會產生越來越巨大的影響,甚至帶來體制革命的可能。也因此觸發北韓當局對北韓人民進行更嚴厲的管控與更殘酷的迫害。「韓流」的起點:苦難行軍帶來的資訊破口90年代中期,也就是所謂的「苦難行軍」時期,北韓面臨嚴重的經濟困境。大規模的經濟崩潰,使當局被迫局部放寬經濟管制,北韓的市場經濟(黑市)一度自發性地活絡起來,也......
鄭義聖
2025-06-02 07:00
評論
軍事
國內
觀點投書
觀點投書:當白手套失控、體制淪陷─誰來為駐外替代役醜聞埋單?
2024年5月,一名派駐加勒比地區友邦技術團、具備外交替代役身分的人員,於美國過境期間遭聯邦當局逮捕,原因為涉嫌經營跨國網路販毒平台,並涉入鉅額金流洗錢活動。此案旋即登上國際媒體版面,令我國聲譽蒙塵。但更令人震驚的是,隨著案件細節曝光,不僅涉及駐外任務執行與人事管理的重大疏失,還牽連出我國在外交、司法與金融監理三大體系的結構性缺陷。這不只是一個人的墮落,而......
苑丹東
2025-06-02 05:30
新聞
政治
財經
越南要成為下個新加坡,還是走向中國體制?謝金河揭關鍵在「他」必須走對路
最新一期《經濟學人》以越南總書記蘇林作為封面人物,主標題為「掌舵越南的人」,副標題則為「這位共產黨強人肩負拯救亞洲成功典範的重任」。財信傳媒董事長謝金河指出,這是越南歷來首位登上《經濟學人》封面的領導人,不過,這期紙本雜誌卻在越南遭到查禁。他進一步指出,《經濟學人》對越南的封面報導雖充滿期待,但該國未來的發展定位與方向,最終仍須回到許成鋼教授所提出的「制度基......
李孟恩
2025-05-30 18:20
評論
風書房
歷史
生不逢時的一代VS趕上改革的一代─:《上海迷宮》選摘(2)
二○一六年五月二日,我們一家三口人從北京來到倫敦,開啟一段新生活。我想起了一九五五年的那個夏天。在新中國成立不過五、六年光景的時候,那對帶著女兒的青年夫婦,為什麼從繁華的上海搬到了當時落後貧窮的山東?他們在尋找什麼?他們是否如我們遷來英國一樣,為獲得一份自由生活而充滿憧憬?
楊猛
2025-05-20 05:10
VIP
國際
財經
商業
經濟
大國博弈
《日經》解析「川普政府破壞體制的三股力量」:內部矛盾若無法調和,美國霸權可能走向終結
第二次川普政權上台僅短短百日,全球貿易秩序就陷入前所未有的混亂。《日本經濟新聞》華盛頓支局局長河浪武史日前指出,川普的「黃金時代」建立在三大思想之上,但這三種想法對「黃金時代」的願景卻彼此矛盾。如果川普無法解決矛盾,美國的「雙赤字」結構又支撐不起全球的經濟與安全體系,美國霸權恐怕就此走向終結。
國際中心
2025-05-03 16:22
新聞
政治
財經
美中貿易戰延燒,川普能走下去?郭正亮分析中國2優勢:體制有助撐到最後
美國總統川普近日在白宮的內閣會議上強硬表態,堅稱絕對有必要向中國進口商品課徵145%關稅,即便外界警告此舉恐對美國經濟帶來衝擊,甚至引發供應鏈斷裂風險,他也表示,毫不動搖。對此,前立委郭正亮在網路節目《亮友問答》表示,中國的體制比較有助於撐到最後,因為中國基本上銀行都是國有的,很多公司也是國家持有股份。
陳明遠
2025-05-03 09:00
評論
政治
兩岸
軍事
專欄
薛偉觀點:「解放臺灣」是中國大陸真正的民意嗎?
在中國大陸,民意的表達和政治決策的制定始終受到中國共產黨的強烈影響。在這個由黨的領導全面控制的體制下,真正的民意是否能夠得到充分的展現?本文將探討中國大陸的「黨意」與「民意」之間的差異,並討論在這個框架下,臺灣問題是否真能代表中國人民的意願。我們將通過分析中國的政治體制、人民的壓迫與控制、以及臺灣問題的歷史背景,來剖析這一問題:中國的政治體制與民意的關係。
薛偉
2025-05-03 06:30
新聞
國際
財經
科技
商業
經濟
馬斯克分身乏術,「川馬體制」瀕臨解體?川普:馬斯克隨時能留下來,但他更想回去顧特斯拉
美國總統川普在周三(4月30日)舉行的內閣會議上對馬斯克表達了高度肯定,並表示只要其願意,可以繼續擔任白宮顧問角色。「這個國家絕大多數人都非常尊重你、感謝你,」川普說道,「你知道,只要你願意,你可以一直留在這裡。」不過,他也補充說,馬斯克可能「更想回家照看他的汽車了」。
德國之聲
2025-05-02 10:00
VIP
評論
政治
國內
軍事
歷史
專欄
大國博弈
名家專欄
許劍虹專欄:從魏德邁將軍改造國軍?談美國全球軍事同盟體制的建立
提到第二次世界大戰的中美軍事同盟關係,史迪威(JosephW.Stilwell)與魏德邁(AlbertC.Wedemeyer)兩人分別為失敗與成功的案例。或許因為史迪威爭議較大的原因.戰後無論是美國還是兩岸的史學家都將焦點擺在他和蔣委員長之間的衝突上.有些人將他視為試圖推動中國軍事現代化失敗的悲劇英雄,但也有人認為他給中美關係帶來了難以彌補的破壞。
許劍虹
2025-04-27 07:20
新聞
國際
兩岸
科技
AI
發揮「舉國體制」推動AI發展!習近平要求「正視差距,加強核心技術攻關」
中共中央政治局25日進行集體學習,主題為人工智慧(AI)。中共總書記習近平強調,要充分發揮新型舉國體制優勢推動AI發展,並指中國在基礎理論、關鍵核心技術等方面還有不足,「要正視差距、加倍努力」。
中央社
2025-04-26 14:51
新聞
政治
立法院譴責國安會缺席共諜專報 國安會:依憲政體制不宜備詢
立法院司法及法制委員會今(21)日在藍白聯手下,針對國家安全會議未出席「軍事審判專庭(股)之執行現況,並就共諜滲透、機敏資訊洩漏等國安事件及忠誠安全核可機制,提出檢討報告及防治措施」會議,提出譴責案。國安會發出新聞稿,籲尊重我國憲政體制及慣例。
楊舒媚
2025-04-21 15:30
評論
政治
觀點投書
公共政策
國內
觀點投書:從表象修補走向制度重構:評論公務人員體制改革挑戰
當代民主社會中,公務人員體系不僅是國家治理的執行中樞,更是維繫公共服務品質與社會信賴的制度根基。然而,長期以來,臺灣的公務體制改革始終陷於技術性修正與枝節式補強,未能觸及其結構性矛盾與制度設計上的本質問題。今日我們若再對現狀視而不見,所失去的不僅是行政效率與政策品質,更將是整體國家治理能力的長期流失與社會基礎的動搖。
邱泰達
2025-04-20 05:40
新聞
政治
「國民黨主席帶頭抗爭極為罕見!」藍營粉專籲:應回到體制內的倒閣
台北市長蔣萬安17日在北檢前聲援遭羈押的市黨部主委黃呂錦茹,並喊出建議推動倒閣,讓國民黨內掀起討論。對此,國民黨政治粉專「新共和通訊」今(18)日在臉書發文指出,黨主席朱立倫走上街頭,號召黨公職與支持群眾到北檢抗爭,這是極為罕見的,由國民黨中央直接組織的群眾街頭抗爭;甚至有人私下提問「這是不是辛亥革命以來第一次?」而上街後的民氣要往哪裡去?回到體制內的「倒閣」是合乎邏輯的下一步。
戴祺修
2025-04-18 11:34
新聞
兩岸
四川成都再現「四通橋式」抗議 喊話中共推動政治體制改革
四川成都再現北京的「四通橋式」抗議,4月15日凌晨,有人在四川成都茶店子客運站外的天橋上掛出抗議布條,呼籲中共推動政治體制改革。根據網上訊息,這三幅白色長布條分別以紅字寫著:「沒有政治體制改革就沒有民族復興」「人民不需要一個權力不受制約的政黨」,以及「中國不需要誰指明方向,民主才是方向」。目前尚不清楚,這三幅白布條是由何人冒險掛出的。
兩岸中心
2025-04-15 16:40
新聞
國際
政治
兩岸
國內
重磅專訪
VIP
大國博弈
專訪》界定「境外敵對勢力」如「宣戰前奏」 陳淳文:驅逐「武統陸配」是「用大砲轟麻雀」
總統賴清德3月13日拋出「賴17條」,並在與記者問答中公開界定對岸為「境外敵對勢力」,隨後即有3名陸配被認定「鼓吹武統」而遭廢止居留強制離境。解放軍於1日宣布環台聯合軍演,兩岸關係陷入高度動蕩。公法學者陳淳文認為,「賴17條」及其後續作為呈現政府決策模式出現權力逸脫憲法規範的情況,而民主良善運作的必要支柱全垮,我國確實正在倒退回到威權體制。
張鈞凱
2025-04-04 08:10
評論
觀點投書
公共政策
國內
觀點投書:一年四十萬買安全?寧要私校捨公立,孩子受教權誰來顧!
當前明星私立中學的入學考試熱潮,再度讓我們教育體制的某種「荒謬日常」再次被凸顯。一場場如大學指考等級的「小六基測」,不僅令家長焦頭爛額,錄取率僅有5%至25%的殘酷現實,更讓人不禁嘆息:這年頭,小學升國中,竟也成為一場精英競賽。諷刺的是,這一切的推力,居然並非來自對學術的渴望,而是對「安全感」的極度匱乏!
范振家
2025-03-28 05:40
評論
政治
國內
專欄
石之瑜觀點:台灣女性主義為何恨女?
檢察官利用社會大眾刻板印象中的女體想像,對自己所想要起訴的對象進行人格謀殺,只引發社會質疑檢察官的專業操守或轉移焦點,至於其間那種操弄女體想像的行徑,卻尚未對台灣各個角落充斥的女性主義者產生任何警覺。
石之瑜
2025-03-27 05:50
1
2
3
4
5
6
7
8
9
10
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