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霸凌為何越來越盛行?專家嘆:用不同角度看事情,日本人好像失去這能力了

2024-12-13 09:40
日本年輕摔角選手木村花飽受網路霸凌,最後尋短的事件,引爆輿論的深刻反思及檢討。(圖/Andrew Neel@Unsplash)
日本年輕摔角選手木村花飽受網路霸凌,最後尋短的事件,引爆輿論的深刻反思及檢討。(圖/Andrew Neel@Unsplash)

透過網際網路傳播虛假資訊,對特定個人或群體實施惡意攻擊…在當今這個數位社會裡,任何人都可以發佈資訊,人們內心中消極的一面在網際網路上暴露無遺。極端言論緣何擴散?本文將剖析這一現象背後的原因。

在網際網路上誹謗、中傷他人的現象層出不窮。疫情期間,醫護人員因呼籲政府採取防疫措施,呼籲人們接種疫苗而在SNS上遭到大肆謾駡的一幕幕情景仿佛就發生在昨天。當時,醫護人員除了言論遭到批判,還因外形樣貌受到攻擊,甚至收到殺人預告般的留言。

自詡為「正義使者」的人們

疫情期間,大阪大學忽那賢志教授、埼玉醫科大學岡秀昭教授等人曾在網上持續發佈疫情相關的有用資訊,卻因此遭到了嚴重的誹謗中傷。他們向法院申請公佈那些發文者的資訊,得到了法院的批准。後來,他們與部分發文者以賠償金的形式達成了和解。

然而,那些擴散疫苗陰謀論、主張「不存在疫情」等謬論的帳號至今仍在活躍,法院的判例似乎沒有產生「懲一戒百」的效果。網路暴力行為儘管已經被明確是違法的,來自全社會的批判聲也日益高漲,但依然屢禁不止,這是為什麼呢?

那些反覆實施誹謗中傷的人並不認為「自己是卑劣的中傷者」。非但如此,他們甚至認為自己是「正義的使者」,認為「那些人做出了為社會所不容的行為,自己有義務砸下正義的鐵錘」。他們的邏輯是「已經有人因接種疫苗而死,醫護人員卻仍在鼓動人們接種,還吵嚷著那是疫情,給社會造成了不安,當然應該受到制裁」。

這是一種扭曲的「義憤」。正因如此,他們的內心絕不會為「停止誹謗中傷」的呼籲所動。他們認為自己的所作所為是出於對那些未能實現社會正義的現象的「義憤」,不屬於應該受到批判的行為。

「暴怒,比垂滴的蜂蜜還要香甜」

不過,光靠這一點並不足以解釋當代社會為何充斥著誹謗中傷行為。因為憤怒是人類的基本情感之一。西元前8世紀,詩人荷馬在其史詩《伊里亞德》中形容暴怒「比垂滴的蜂蜜還要香甜,湧聚在人的胸間」。早在大約2800年前,憤怒就已經是文學的一大題材了。

過去,日本人一直自詡心態平和、穩重,不輕易流露出憤怒等情緒。日本劇作家三谷幸喜改編了上世紀50年代美國經典電影《十二怒漢》,基於日本的社會環境重新設定了其中的陪審員角色,寫出了《12個溫柔的日本人》的劇本。這部作品描繪出當時日本人的自畫像——「心地過於善良,優柔寡斷,以致無法做出嚴厲判決」,於1991年被拍成了電影。

然而,2009年日本推行陪審員制度後,人們很快就發現那部作品所描繪的完全是幻想。陪審員的量刑比法官重的傾向日益明顯,還接連出現了陪審員的判決重於檢察機關求刑的情況,這種現象被稱作「從嚴懲罰」。日本人非但不是「心地善良,優柔寡斷」,而是真心地待人嚴苛。 (相關報導: 少子化時代,性別差距還是很嚴峻:日本醫師男女人數比例竟相差三倍 更多文章

或許可以說,隨著SNS的普及,資訊傳播變得輕而易舉,嚴苛待人的一面被暴露了出來。不過,誹謗中傷頻發的並不只是日本,世界各地都面臨相同的情況。因此除了國民性,我們還有必要考慮其他方面的原因。

真人實境節目的嘉賓,引發SNS上的攻擊

因為你,我們得以前進,你的支持是我們的動力
更多文章
久坐族怕三高、肌少症,如何打造個人健康方案?新時尚運動「超慢跑」讓你運動不累,還能逆轉年齡!
招30名男學生「帶動女生數理學習」嘉義女中被炎上!校方沒道歉:遭不當引用
當Nvidia成為美中科技戰焦點:華府與北京雙雙盯上AI晶片龍頭,中國又在傳遞什麼信號?
羊肉爐別只會放高麗菜豆皮!大廚放1食材「去腥提鮮」,湯頭清甜、肉質軟嫩媲美餐廳級
毛衣不要直接用衣架掛起來!Uniqlo教1招不變形又省空間,不怕衣服越掛越長
台灣民意基金會民調》4成2台灣人不願廢除年改 「最挺的」不是國民黨支持者
《德國之聲》專訪:牽動國際局勢的尹錫悅彈劾案,美日韓同盟陷入不確定
媽媽們領錢了!符合1條件,越政府擬發4000元現金補助
本周最強內幕》解放軍怪怪的,「不能說的軍演」是假戲真做?台灣戒嚴,國軍能學南韓部隊「消極上工」嗎
2025世界大學排名曝光!台灣2間大學擠入200強,就業能力表現突出
養貓狗的人領錢了!符合資格「領取3000元現金」,再不申請要錯過時間了
每天喝咖啡能遠離心血管等多種疾病:營養師提醒慎選種類,別在飲料內「亂加東西」
氣象預報》體感溫度剩6度!冷氣團最冷時間點曝,地面恐凍到結冰
川普邀習近平參加就職典禮?唐湘龍:台灣有充分理由從中「破壞」
川普擬邀習近平參加就職典禮!蕭旭岑:美中共管台海大局無法避免
人物》敵欲動、我先動!台灣「快狠準」大將軍 第一時間揭露中國「開不了口」軍演
稱軍演非針對台灣 楊永明批:國軍造成人民恐慌、破壞台海穩定
最新政黨聲量出爐!國民黨好感度居冠 輿情揭這事重創民進黨、負聲量逾20萬
耗時長達4年時間!大韓航空取得63%股權完成併購韓亞航,挑戰晉升亞洲最大空運集團
2025日本人過年也放9天!一文看懂日本人如何請假效益最高
風評:兩岸交流不甘願,扮鬼嚇人終成鬼
沈旭暉專欄:敘利亞變天─權力真空下的中東新局
林錫星觀點:緬甸用承諾「化緣」
吳思鍾觀點:以史為鑒,慎防川普2.0台積電變成美積電
陳立誠觀點:減碳5兆元?恢復核能,現省2兆5
夏珍專欄:如果姚立明不曾擔任賴清德競選總部主委─
觀點投書:川普2.0─霸道總裁回來了,台灣還要當「工具人」嗎?
觀點投書:虛構的「聯合利劍-2024C」難堪的國防部
趙心屏專文:《尋隱劍》是伍軒宏寫作的探險
楊渡觀點:春節,一個被世界肯定的日子
劉克襄專文:27歲時他是台灣島的傳奇,38歲時成為永遠
鄭胤宏觀點:民進黨離戒嚴僅一步之遙
觀點投書:職場霸凌與誣控濫告的雙面刃─從警界案例反思真相的重要性
觀點投書:瓊瑤小說平議
悲前途吳伯雄兩度哽咽:《暗潮─二月風暴》選摘(5)
等了70年!因白色恐怖未完成學業 政治受難者拿到國北教大畢業證書
謝宜容在馬英九執政時發跡?粉專打臉蘇巧慧:明明是扁政府時代的老人
2024 年度回顧出爐!TikTok 點燃創意火花,激發無窮影響力
TVBS民調》盧秀燕、陳其邁滿意度均破6成 過半台中市民挺盧秀燕選總統
海軍退將立委陳永康出手!擬與白委提案凍結海鯤號5.8億預算 海測後解凍
周年慶搭蘋果換機潮!10月刷卡額飆4048億史上第4 大家最愛刷這銀行的卡
李登輝訪康乃爾,柯林頓政府曾威脅報復?國史館新書揭密
被反壟斷調查後「斷供中國」傳聞不斷 輝達回應了
黃國昌凍預算批台糖未積極追討吳乃仁1億欠款 柯建銘:錢早就用掉了
中共大規模軍事活動結束 參謀總長梅家樹慰勉應變中心人員辛勞
明年再生能源躉購費率出爐 光電最多降5%
近百年來罕見無異議通過:一舉一動都讓全球不敢大意,川普當選《時代》雜誌「年度風雲人物」
雙城論壇恐停辦?蕭旭岑批「抗中牌沒戲唱」:軍演是執政黨責任
台積電設廠效應發威!2023年近13萬人赴美工作 寫下歷史新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