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台高齡照護收費總精算 你付得起老後這本帳?

2016-03-20 19:20
16,017人氣

走在公園裡,常見外勞推著坐在輪椅上曬太陽的老人,全台有近20萬的外籍看護工,但若外勞輸出國減少或取消這20萬名額,龐大的照護問題將落在誰身上? 長照領域需要龐大的財源與人力,現今看來仍短缺。但台灣變老的速度太快了,長照議題不能只靠政府,每個人都應正視自己的老後生活規畫。

「不敢想像這麼孝順的媳婦怎麼會發生這種事情!」2016年1月26日,各大報都刊登一則震撼的新聞《全台最孝順媳婦,悶死公公再尋短》,鄰居不敢相信這位一直照顧阿嬤和婆婆直到過世的媳婦,會做出這種事;她的公公3年前被檢查出罹患肝癌,長媳的她,白天當看護工,中午要趕回家準備午餐給公公吃,晚間還得繼續照顧,工作、家庭兩頭燒長達10年。

台灣短短7年火速崩老長照政策牛步化 你該怎麼辦?

如果這位媳婦有幫手,讓她有喘息空間,而非擔子都落在她身上,悲劇可能不會發生。家庭照顧者關懷總會祕書長陳景寧痛批,這根本就是中央、地方政府「牛步化長照政策殺人」,再不關切這問題,類似悲劇恐將一再上演!

「台灣老化的速度世界第一!」這可不是危言聳聽,台大社工系教授林萬億指出,台灣老人人口占總人口比重,將從2018年的14.6%,至2025年跳升到20.1%,短短7年就從高齡社會邁入超高齡社會。今年,台灣65歲以上的人口數量超過14歲以下的人口數量,首度交叉翻轉,台灣人口結構已出現變化,老人壽命延長,加上少子化影響,老人照護問題將愈來愈嚴重。

目前,台灣2300萬人中,約12%、276萬名老人,這其中又有16.5%、約46萬人屬於失能或失智;有4萬人住在養護機構,近4萬人住在護理之家,高達近20萬人聘請外籍看護工,剩下17萬老人,幸運的有家人照顧,但如前述新聞情況,拖垮照顧者,最慘的根本乏人照顧。而更值得注意的是,外勞輸出國若減少或取消名額,這20萬的龐大照護缺口,將落在誰身上?

為新任總統蔡英文規畫長照政策的林萬億表示,除了獨居老人,每個家庭裡通常有一個主要照護者,公共資源必須去支持這個人,給予喘息服務和照護訓練,像德國還給予照顧者津貼。

事實上,依照老人不同情況,所需照護也不同;一般可分成居家式、社區式、機構式三種。例如,有些只須專業人士去做居家服務,陪伴、送餐、做復健、協助老人翻身、餵餐、定時吃藥等,以維持老人健康。另外還有到宅醫護,林萬億表示,歐、美、日等先進國家還有醫師往診,目的就是盡量不要讓老人住院,「老人不是病人,他只是衰老的人,有時只要量量血壓、定期照顧一些慢性病。」

如有更進一步需求,社區式的照護也是不錯的選擇;例如日間照顧就像過去把小孩送到托兒所、現在則把老人送到托老所,讓老人有人陪伴、照顧,還有事可做,也多了社交生活,家人可得到喘息機會,收費又比送往全天候的養護機構便宜。最後一端才是機構的住宿型照顧,通常是失能、須插管的老人,家庭無能力專職照顧者,才送到這類養護機構。

居家服務:陪伴、送餐為主老人不是病人 只須專業人士協助

老盟祕書長、現任主委吳玉琴指出,目前社區資源最欠缺且存在不少問題。以居家服務來說,經營門檻最低,但從業人員數量不夠,人力素質也參差不齊,且薪資普遍偏低。有些家庭擔心陌生的照護人員到家裡,老人家不熟悉,又或者有物品遺失的糾紛,但多數體驗過的都覺得不錯。口碑不錯的中化居家服務以及彭婉如居家照護,服務很多元,可陪老人聊天或者就醫,以小時來計費,每小時約320元。

繼續觀看內容
現正熱映中
更多文章
國際萬金石馬拉松開跑 1萬2千名國內外好手較勁
臺南郵局慶祝郵政節 「郵你真讚」酬賓回饋
水腦症好發於老年人 腦室腹腔分流可改善
解決神岡社口里用電需求 市府允諾沒共識不建變電所
石岡五福臨門農夫市集 林佳龍剪綵開幕
香港學運、社運抗爭最前線「學民思潮」解散 黃之鋒4月組參政團體
「賈葭在哪裡?」中國知名媒體人「被失蹤」港人抗議中聯辦
119萬機車族欠繳燃料費!監理單位開罰7億創新高
「鄧小平之孫」光環壓力太重 鄧卓棣任官低調再低調
「睡得好是可以達到的夢想」一天睡多久才合適?如何才能一夜好眠?睡眠專家為您解惑
開車輾過親夫、專釣年長男性上鉤 加拿大「網路黑寡婦」出獄
中央銀行24日理監事會 市場人士:降息幾成定局
核融合帶來無限清潔能源 中外科學家為「人造太陽」做百年努力
呼籲盡速讓中生納保 馬英九:我們應該要像個文明國家
北捷20周年生日 柯文哲:改善生活品質,捷運是台北的驕傲
國民黨主席補選》洪秀柱怒槓李新「詛咒別人囝仔去死」
蘋果最新平板9.7吋「iPad Pro」即將亮相 支援4K視訊 2萬元有找
Let Me Go!阿拉斯加冰層漸薄難載雪橇車 居民喪失日常運輸通道
國民黨主席補選》洪秀柱:黨內自己人讓她被亂棒打死、萬箭穿心
「花東快速公路」評估效益太差 交通部:興建可能性低
大巨蛋真的要i-Voting?柯文哲:擺不平、沒有辦法解決才會用
教宗方濟各開通Instagram帳號 12小時逾百萬人追蹤
談兩岸關係 馬總統:「一中各表」不是「一中亂表」
未來一周寒流再襲台灣 降溫到7、8度?氣象局:還要再觀察
王建民春訓表現佳 堪薩斯皇家考慮列入開季先發輪值
阿里山花季來了 入園遊客假日控管 規劃行程必看
任天堂首款手遊上線 搶食社交平台市場
擔憂夏普財務風險 日媒:鴻海打算減價1至2成收購
長榮家族爭產大戰》二房張國煒以戰逼和,大房兄姊以拖待變
台大領軍跨國招生第一戰 6所學府報團搶攻東南亞
種花只要澆水曬太陽就好了嗎?園藝中的科學大揭密
為核四打拚15年 老廠長月底退休:期待有生之年,可以看到核四啟封的一天
曾銘宗教小孩理財:父母只對「需要」埋單,「想要」得自己付
吃高蛋白質容易洗腎?醫師:對「健康的」腎臟來說至少兩年內安全,除非…
毒蜘蛛爬到心愛的人身上怎麼辦?這樣抓,牠會乖得像貓咪一樣!
春天來了,日本的鯉魚旗飄了!江戶時代流傳下來的傳統文化,和中國傳說有關
「根本在向蔡英文輸誠」 看守政府輪替前搶著做事 藍委怒批「巴結」
高層、藍委不爽行政部門 原來從他當閣揆就開始…
《本草綱目》記載「麝香」能入藥開竅醒神,怎會讓香水變有毒?
「生死與無常就在一線間」一手打造郭書瑤,他拿起相機走遍11個國家的體悟…
最寧靜、舒適的賞櫻地點竟在「墓地」?東京在地人低調推薦5個賞櫻好去處!
數千海獅躺在碼頭慵懶曬太陽,療癒又壯觀!動物遷徙大場面
賈葭專文:請你們等著我回來,我會回來
張宇韶觀點:國民黨能否度過政治寒冬?
觀點投書:臺灣為甚麼不立刻廢核?
地山謙觀點:權力在手的人,更要謹慎使用權力
劉鳴生專欄:團結的民進黨,對抗分裂的…….
包可小華專欄:美女立委的五十道陰影
觀點投書:民進黨與時代力量如今只以爭議為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