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點投書:能早一步得知關鍵資訊,翁啟惠難免遭疑

2016-03-07 06:10

? 人氣

中研院長翁啟惠為浩鼎案,遭名嘴質疑。(資料照/余志偉攝)

中研院長翁啟惠為浩鼎案,遭名嘴質疑。(資料照/余志偉攝)

中研院替翁啟惠發出新聞稿,回擊名嘴黃光芹為首的外界質疑,雖說全文洋洋灑灑,但依筆者個人淺見,要達到釋疑的效果恐怕很難。原因無他,翁院長是能比浩鼎多數股東都更清楚解盲細節的人,外界怎麼可能不懷疑雙方「有深度合作」的關係?除此之外,翁院長強調自己未從浩鼎生技中「收取報酬」亦不足以釋疑,以醣分子開發免疫疫苗治癌可行性在科學界仍有爭論,套用尹衍樑的話「如果浩鼎的藥順利上市翁啟惠甚至可能得到諾貝爾獎 」,有無諾貝爾獎對翁啟惠來講很可能比金錢利益重要多了。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把日期拉回到解盲失敗的日子。2月21日,大概下午一兩點,依據自由時報即時新聞報導,浩鼎記者會上宣布雖然無惡化存活期PFS「未呈現統計上顯著意義」,也就是外界說的解盲失敗,但在其他部分卻出現超乎預期的結果,是很成功的臨床試驗。而後快下午六點時,中央社報導,翁院長表示「根據臨床試驗結果,逾8成的病人有免疫反應,也產生抗體,就疫苗角度來看,可以說成效很好,尤其是試驗是針對末期的病人,通常末期病人免疫系統較差,若是用在早期病人身上,相信成效會更好。」……這就讓人納悶了,翁院長是怎麼得知公司記者會上沒公布的資訊的?公司記者會上應該是沒有提到幾成的病人產生免疫反應的。

一張股票花了幾十萬購買的股東無法得知的實驗細節資訊,翁啟惠能早過整個社會得知,翁院長怎可能不被懷疑?被懷疑出來「客觀判讀臨床試驗結果」是為了特定目的,是常理之內的事情。特別是都有法人抱怨浩鼎只公布初步結果,進一步實際數據還要等到六月的美國腫瘤臨床學會年會上才發表,導致資訊不對稱,「若到時結果很好,不就錯殺的散戶自己倒楣?」

事實上,直到2012年尹衍樑買下美商Optimer對台灣浩鼎的全部持股前,翁院長一直處於能透過持有浩鼎母公司股票,而擁有台灣浩鼎一部分的狀況。這部份翁院長甚至還有未誠實申報的可能,因為只在2007年的申報資料中看到過Optimer公司股票的身影,之後數年直到2013年出清持股翁院長就不曾再申報這個條目了 。

翁院長,再看招!請問:您誠實嗎?經查,翁啟惠歷次(2007年~2015年以來)財產申報,除了2007年,其有申報台灣浩鼎母公司optimer的股票之外,其後(含信託在內),翁都沒有申報。可是,他在聲明稿中却自承,直至2013年,他才將...

黃光芹貼上了 2016年3月3日

而在2014健康高峰論壇上,翁院長也曾高談願景:「自己與研究團隊發現乳癌細胞上,有3種特殊的醣分子是正常細胞所沒有的,於是他們以這3種醣分子為基底設計癌症疫苗,甚至透過酵素量產這類醣分子」、「他的研究團隊正在針對醣分子乳癌疫苗進行第三期臨床實驗,如果成功,未來癌症可能會如天花般絕跡」而3號中研院新聞稿卻在強調「浩鼎生技乳癌疫苗OBI-822是美國Memorial Sloan Kettering癌症中心技轉給該公司研發而成,並非翁院長技轉給浩鼎生技」,把翁院長先前聲稱的角色完全淡化。不免讓人想像,如果今天解盲結果是成功而不是失敗,翁院長是不是就是樂意跳到第一線,不會表現得好像與浩鼎沒那麼熟了?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