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點投書:學生缺乏學習動力,教學倍感吃力

2025-03-27 05:30

? 人氣

許多學生學習意願低落。(資料照,林旻萱攝)

許多學生學習意願低落。(資料照,林旻萱攝)

理想中的大學是充滿學術研究熱誠與知識傳承喜悅的殿堂,但現實中的大學,常是老師賣力教學,而台下學生宛如平靜湖面不起一點漣漪!許多學生在做自己的事情,滑手機或是戴上耳機看劇,遁入另一時空情境。若是老師暫停十秒鐘不說話,還會驚醒一些學生頭抬起來看看發生什麼事情。

透過<Google新聞> 追蹤風傳媒

許多學生學習意願低落,如果是專業課程,師長還有理由要學生認真。但若是通識課程,學生就會說不重要或沒興趣,甚至於會說根本就不需要學。

大學教育的理想是全人教育,專業教育固然重要,但通識教育是培養健全人格與廣闊視野不可或缺的一環。如果上通識課程不幸地碰到一班全部缺乏學習興趣的學生,也不想參與課堂討論。不管多認真準備教材,費盡心力引發學生學習動機與興趣而不可得,此時課程要如何進行下去?若停開課程,會被認為不負責任;若不停開繼續上下去,必定是一門失敗的課程,亦有違自身對學術真誠的要求。

當前教育強調多元、自主學習、受教權等給予學生極大的空間,但對於缺乏自律與求知慾望的人,是否變成拒絕學習的藉口?近日發生的逢甲通識課程停開事件,不禁令人想到上述種種。我們無從得知停開事件具體過程,但上述學生的狀態的確十分普遍,日漸低落的學習狀態令許多老師憂心不已!如何導正時弊,尚祈賢人君子共同努力,以期建設奮發好學的美好社會。

*作者為勤益科技大學博雅通識教育中心主任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