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前5大、義大利知名輪胎製造商倍耐力(Pirelli),傳出董事會施壓其最大股東、中國中化集團(Sinochem)削減持股比例,此舉是擔憂美國總統川普(Donald Trump)將該企業與北京劃上等號,成為下一批被盯上的企業,進而影響他們在美國的擴張與投資計畫。
《金融時報》(FT)引述多名知情人士消息,倍耐力管理層將在下次董事會上,要求目前持有37%股份的中化集團,盡快持股比例降低至義大利股東Camfin的26.4%。知情人士透露,倍耐力提出的內部選項之一,是透過回購中化集團的持股,將比例下降至25%或以下,並將部分回夠股票立即放上市場出售。但目前尚不清楚,這位大股東是否會同意此提議。中化集團總經理長、同時身兼倍耐力總經理的焦健(Jiao Jian),預計也將代表出席會議,但在會前磋商中,雙方未能達成共識。
Italy’s Pirelli pushes Chinese owner to cut stake amid fears of Trump freeze-out https://t.co/Zzzxt3QtBC
— FT China (@ftchina) March 26, 2025
雖然發源於義大利,但倍耐力在美國喬治亞州(Georgia)擁有一座生產線,其供應北美市場的輪胎主要生產基地,則分別位於墨西哥和南美洲多國。考量川普2.0政府的貿易政策,外加對進口汽車徵收關稅的潛在威脅,倍耐力很早就嘗試擴大在美國本土的業務,畢竟該市場貢獻公司全球1/4比例的營收。但有擴張想法卻頻頻遭遇阻礙,讓公司內部懷疑,是不是與最大股東來自中國有關?
此外,倍耐力擁有一項專利技術,可將輪胎感測器所收集的數據,與車輛駕駛指令相連,這項技術在美國本土擁有龐大市場需求。但知情人士點出,由於目前中化集團的持股比例,倍耐力擔憂可能因此被美國排除、讓該公司失去這一塊豐厚利潤的市場之外。

會有這個擔憂,其實並非杞人憂天,美國剛剛在1月宣告,正式禁止中國企業參與當地自動駕駛系統(Autonomous Driving)開發,並限制進口中國廠商生產的的藍牙(Bluetooth)、WiFi及衛星通訊設備。
中化集團的前身、中國化工集團(ChemChina)在2015年,砸下77億美元(約新台幣2547億元)收購倍耐力大量股份,根據雙方最初協議,中化承諾不會干預倍耐力日常管理、策略及高層人事任命。但這個承諾並沒有如實做到,中義雙方經常因為公司內部事務,而發生嚴重矛盾和衝突,甚至引發現任總理梅洛妮(Giorgia Meloni)動用政府權力出手干預,針對外國投資啟動審查,藉此大幅限制與施壓中化集團的氣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