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總統川普上任以來多次劍指台積電,甚至傳出要求台積電採投資合建模式拯救英特爾,都讓業界目光轉向英特爾供應鏈。對此,前立委雷倩在節目《全球大視野》上指出,美國會出此招,其實是因為沒有別的招了,因為另外一個很不成功的東西已經賣給sk海力士,剩下的晶圓部分因為和高階、AI和軍事相關,一定要在美國本地製造。
川普自上任以來,多次提及台灣偷走美國的晶片生意,雷倩提到,當年美國不想要花太多金額做資本投資,所以將晶圓廠外包給其他地方,而台積電創辦人張忠謀看到機會,因而在台灣發展半導體產業。她表示,在整個晶圓廠產業鏈中,台積電在高端占有9成,厲害之處則是在於製程上良率很高,所以可以超過一般人在做製造業、代工最後的利潤。
美國突然利用政府力量分拆英特爾晶片事業
雷倩接著提到,台積電的優勢是來自於許多的專利,以及非常厲害的台灣工程師,絕對可謂「台灣之光」。她表示,美國會突然利用政府力量來分拆英特爾晶片事業,是因為英特爾得到晶片與科學法案最多的補貼,也積極執行各種計畫試圖拉回製造部分,但從收入來看不僅減少、支出也增加,因此營運部分已經呈現負116億美元。
雷倩認為,美國只好找辦法挽救在晶圓製造部分賠錢慘重的英特爾,所以並非隨便安排,而是從生意人的角度,看到了和英特爾同樣位處鳳凰城的台積電,在垂直整合發生問題的時候,看看水平上是否能夠讓其他人接收、合併,或是像美國利用國家力量逼台積電去接收代管。
雷倩表示,美國其實是因為沒有別的招,因為另外一個很不成功的東西已經賣給sk海力士,剩下的晶圓部分因為和高階、AI和軍事相關,一定要在美國本地製造,若英特爾無法回到當初IDM的位置,將永遠有「不安全感」。
雷倩接著表示,晶圓製造完接著是封裝、測試,而台灣因為CoWoS很厲害所以具有優勢,無論是之後的CoWoS交給別人,還是製造鏈轉為水平發展,都是在商業上可能做的行為,而台積電日前的董事會指出將會再增加100億的投資,她認為,台積電應該會和美國重要人物協商,最後才會在「被要求」的狀況下揭露投資用途。
更多風傳媒獨家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