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點投書:「槍斃我啊」實質廢死成為連續殺人犯的底氣

2025-02-18 05:30

? 人氣

「死刑釋憲案」宣判後,台灣已出現上訴審判決逃死以及逃死定讞的首例。(示意圖/Pixabay)

「死刑釋憲案」宣判後,台灣已出現上訴審判決逃死以及逃死定讞的首例。(示意圖/Pixabay)

震驚全台的高雄連續殺人案,73歲張姓男子殺害三名七旬婦人並殘忍碎屍棄於運河。嫌犯落網後,在有許多罪證的情況下始終否認犯案,甚至向警察局長嗆聲。

透過<Google新聞> 追蹤風傳媒

自去年底大法官進行死刑釋憲,對死刑施行的條件銬上一項項嚴格的限制,如合議庭一致決等,儼然「實質廢死」,以至於如今犯嫌有如被上了一層保險,死刑的恫嚇效果蕩然無存。

回首過去八年,僅三人被執行死刑,截至目前仍有36名已定讞的死刑犯尚未執行死刑,其中甚至有在近25年前就已定讞之人。不斷推延死刑的執行不只延長被害者家屬的傷痛、消減死刑本擁有的最強嚇阻效果,更增加社會對司法的不信任感。

「可教化」是免死金牌?!前科累累 無期徒刑假釋後又涉重罪

在我國,除非判決內含不得假釋,即便遭判無期徒刑,達一定年限皆可申請假釋。以往廢死團體總拿可教化作為神主牌,為許多重大刑案犯嫌擋下死刑,視自己為死刑犯的守護者。受到廢死聯盟庇蔭的死刑犯們瞬間蛻變成打不死的蟑螂,在受害者家屬和全國人民的眼皮子底下活潑亂竄。然而,廢死聯盟自己喜歡養蟑螂就算了,更以放生為功德—— 一但重大刑犯假釋出獄,整個社會包含受刑人本人要面對的是不夠成熟的社會眼光和不夠完善的後續追蹤系統。上述兩者的交織,造就了台灣過去重大刑案假釋五年內再犯率達近20%,其中曾遭判死刑後改判者的再犯率更達30%,並且有超過五成的人會犯下一樣甚至更重的罪。

社會風氣不會在一朝一夕間改變,台灣社會還需要時間接受「了解並包容」重刑更生人的觀念,而政府也需要訂出更全方面的假釋系統(筆者私自認為被害者家屬於此系統中要有一定話語權)。在下次廢死聯盟打出免死金牌前,先想想後頭隱藏的各種衍伸問題,別急著在戰績上添上一勝就拍拍屁股走人。

涉案人全為老年人 高齡化下社會安全網的漏洞

此案中嫌犯和三位被害人皆為七旬長者,近年來也有數起高齡犯罪的事件發生,依著台灣高齡化的趨勢,可預見未來發生的機率只增不減。而高齡犯罪以家庭糾紛、照顧壓力為主因,兩者皆和老年人的身心健康有所關聯。要補齊這部分的漏洞,長照制度的改進刻不容緩。筆者認為國民黨黨團這一會期欲推行的長照保險中應納入對長者身心健康的照顧功能,並且在未來達到醫療、社福、警政資源整合的境界。在此議題中站在第一線的社福人員,長期面臨人力不足。賴政府上台前高喊的提高社福人員薪資,到現在卻連一個執行計畫的影子都看不到,像這樣的大餅還要逼人民吃多少塊?

高雄碎屍案不只是一起傷害司法威信的刑案,同時也是一件影響人民社會福利的問題。面對台灣已經進入實質高齡化社會的現實,長照制度作做為社會防護網中重要的社會福利措施,補強長照保險,增加老人身心健康的實質看護與追蹤,是一個今天不做,明天就會後悔的法案。盼朝野能共同努力,將此一攸關全民福祉的民生法案,排入下個會期優先推動,實為國家與人民之福。

*作者為社福機構人員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