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聰榮觀點:台灣民主成就得來不易,朝野應珍惜

2025-02-18 06:30

? 人氣

發動罷免高雄選區立委黃捷、許智傑的罷免團體到中選會遞件。(柯承惠攝)

發動罷免高雄選區立委黃捷、許智傑的罷免團體到中選會遞件。(柯承惠攝)

台灣在《經濟學人》2023年民主指數中以8.92分排名全球第十,成為亞洲民主評比最高的國家。這不僅是國際對台灣民主發展的肯定,也反映出台灣人民長期以來對民主制度的堅持與努力。相比於挪威(9.81分)、紐西蘭與冰島等全球排名領先的民主國家,台灣雖仍有進步空間,但其在亞洲地區的領先地位無可動搖,展現了堅韌且充滿活力的民主制度。

這項成就的背後,來自於台灣公民社會的成熟與壯大。近年來,台灣民間的民主參與愈發積極,形成強大的社會動能,公民意識的覺醒讓民眾更加關心社會議題,和平理性的表達訴求讓不同意見能夠在民主框架內獲得充分討論。此外對政府施政的監督機制愈加強化,公民團體與媒體的監察確保施政透明與問責,選舉制度與民主機制的健康運作則讓民眾透過選舉表達意見,維持民主社會的動態平衡。這種由下而上的民主力量為台灣提供了堅實的民主根基,使其成為全球民主發展的成功案例之一。

透過<Google新聞> 追蹤風傳媒

20250210-聯電創辦人曹興誠10日陪同全台罷免團體赴中選會遞送第二波罷免選區立委提議連署書。(柯承惠攝)
聯電創辦人曹興誠陪同全台罷免團體赴中選會遞送第二波罷免選區立委提議連署書。(柯承惠攝)

台灣民主的深化不僅需要政府的努力,也仰賴社會各界的共同參與與監督。不同領域的專業人士投入公共事務,能夠帶來多元觀點,提升民主決策的品質。例如企業界領袖如曹興誠積極發聲,影響公共討論,學術界如中台灣教授協會則提供專業分析與建議,法律界、醫學界等專業人士也透過論壇與政策討論,提出建設性意見。在民主社會中,不同立場的對話與協商極為重要,透過學術與實務的對話、社會共識的凝聚、全方位解決方案的提出,能夠讓民主運作更加成熟,避免對立與極端化現象。

儘管台灣的民主發展已取得令人矚目的成果,但仍有持續精進的空間。未來台灣應持續強化民主制度,完善選舉與法治體制,確保民主運作的公平性,同時擴大公民參與管道,鼓勵更多民眾積極投入公共議題討論。政府透明度的提升亦不可忽視,唯有讓施政資訊公開透明,才能增強公信力,贏得民眾信任。此外,跨領域合作與對話的促進,也是深化民主不可或缺的一環,讓不同立場的聲音透過理性辯論找到共識,避免社會撕裂。

台灣的民主成就得來不易,背後是數十年來社會各界的努力與累積。因此,朝野政黨與全民都應珍惜這份得之不易的民主果實。在面對國際局勢變動與內部挑戰的當下,更需要團結合作,共同深化民主價值,讓台灣的民主發展更上一層樓。

*作者為中台灣教授協會理事長,任教於台灣師範大學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