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普搶走台積電「3套劇本」完全解析 殺手鐧不是關稅而是「它」

2025-02-16 22:53

? 人氣

美國總統川普點名台灣搶走美國的晶片生意,晶圓製造龍頭台積電首當其衝。(資料照,柯承惠攝)

美國總統川普點名台灣搶走美國的晶片生意,晶圓製造龍頭台積電首當其衝。(資料照,柯承惠攝)

美國總統川普點名台灣搶走美國的晶片生意,揚言修改「晶片法案」補助條件,壓迫台灣半導體產業,也對台積電步步進逼。連日來市場流傳多套劇本,不管是對美擴大先進製程投資,技術入股或是接手英特爾,對台積電而言,最簡單的是課關稅,因為在實務運作上美國很難直接對台灣晶片課稅。

透過<Google新聞> 追蹤風傳媒

在川普(Donald Trump)揚言對台灣晶片課徵關稅下,台積電12日首度赴美國亞利桑那州廠召開董事會;有別於市場原先期待擴大對美投資,最終董事會僅通過核准2024年財報等7項議案,看似「以拖待變」。

投顧法人及專家認為,在川普關稅戰持續下,台積電仍有機會在未來幾季宣布對美擴產計畫。第二種情境是川普政府推動台積電與英特爾(Intel)共同成立合資公司,或者採取更激進的手段,由台積電接手部分或全部英特爾晶片廠。

第三,由於美國政府對進口晶片關稅課徵會有困難,最簡單的做法是台積電根據產業運作的現實,說服川普政府不要對進口到美國的晶片課徵關稅。

劇本一:台積電擴大對美投資

台積電12日召開美國董事會時,並未針對川普關稅議題有所回應,但其中一項議案值得關注。為了因應基於市場需求預測及技術開發藍圖所制定的長期產能規劃,台積電董事會核准資本預算約171億4140萬美元(約新台幣5600億元),內容包括建置及升級先進製程產能。

台積電在美國亞利桑那州設置的第1座晶圓廠,已提前於2024年第4季採用4奈米製程進入量產,第2座和第3座晶圓廠正按計畫進行中,依據客戶需求,將採用更先進的製程技術,例如3奈米、2奈米及A16製程技術。

研究機構伯恩斯坦(Bernstein)分析師瑞斯岡(Stacy Rasgon)表示,若要尋求「美國製造」(Made in America),更簡單的方法是鼓勵台積電在美國擴產,風險比試圖拯救英特爾更低。他認為台積電可能承諾把更多產能和先進技術搬到美國,並與美國政府協調提供更多支援。

劇本二:技術入股英特爾或接手全部晶片廠

最新傳聞顯示,個人電腦(PC)晶片昔日霸主英特爾,已經從併購市場的買家悄悄轉換成賣家。

彭博14日引述知情人士報導,應美國川普政府官員要求,台積電正考慮取得英特爾工廠的控股權,這樣的交易有望為英特爾雪上加霜的財務注入活水,然而相關談判仍在初期階段。

華爾街日報緊接著於15日報導,英特爾可能分家,分別由台積電及美國博通公司(Broadcom)接手,相關公司正就潛在收購案進行評估;台積電已研議入主部分或全部英特爾晶片廠的可行性。

喜歡這篇文章嗎?

作者喝杯咖啡,

告訴我這篇文章寫得真棒!

來自贊助者的話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