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鈞凱專欄:美國「賣烏」已定,「賣台」待命?

2025-02-17 06:10

? 人氣

美國總統川普12日宣布自己與俄羅斯總統普京通話,有解讀認為,川普以犧牲烏克蘭為代價重置美俄關係。(資料照,美聯社)

美國總統川普12日宣布自己與俄羅斯總統普京通話,有解讀認為,川普以犧牲烏克蘭為代價重置美俄關係。(資料照,美聯社)

川普(Donald Trump)2.0的衝擊波,超出許多人的想像,比預期更快向台灣襲來。包括推出「對等關稅」(reciprocal tariffs),以及傳出強推台積電「輸血」英特爾(Intel)等政策。賴清德政府用「更大的民主」做為因應,既要將國防預算提高到GDP的3%,也要深化「抗中」,更拋出「全球半導體民主供應鏈夥伴倡議」。

透過<Google新聞> 追蹤風傳媒

自詡「棋手」蔡規賴隨,親美必能得永生?

賴清德強調,「我們是棋手,不是棋子」。這一句話,讓時空倒退回到7年前。時任總統的蔡英文,挾著曾與川普通過電話的威風,2018年4月10日在電視專訪中,說了一模一樣的話:「我們是棋手,不是棋子」。

這句話說完之後的時間裡,民眾陸續看到的是政府正式開放萊豬,裴洛西(Nancy Pelosi)執意訪台引發解放軍圍台軍演,兵役從4個月延長至1年等等。而我方期待的台美自由貿易協定(FTA)、加入跨太平洋夥伴全面進步協定(CPTPP)等,依舊全然落空。蔡英文用實際的行動證明了,我們到底是棋手,還是棋子?

7年後,蔡規賴隨,蔡賴文膽早已換人,但腦袋不變、話術依然。在抗中保台的最高原則下,民進黨政府唯有寄希望於美國這個選項,把自己壓進了唯一一個籃子裡。不管國際局勢與兩岸關係如何天翻地覆,台灣執政者老神在在,以不變應萬變,管他美國總統叫做拜登(Joe Biden)還是川普,深信「親美」必然「得永生」。

20180409-總統蔡英文接受電視台政論節目專訪。(年代提供)
2018年4月10日,時任總統蔡英文(中)接受電視專訪,強調不要小看台灣,「我們自己也是棋手」。(年代提供)

烏克蘭惡夢成真,歐洲和北約陷入一片混亂

俄烏戰爭爆發已經3年,這段時間裡,民進黨政府拚了老命壓制「疑美論」,洗白「今日烏克蘭,明日台灣」的擔憂,而無知的側翼和親綠輿論們,更是力主烏克蘭勝利在望。不過,主觀願望與客觀現實,終歸是完全不同的兩碼事。儘管川普宣稱在就職24小時內解決俄烏戰爭的支票跳票了,但俄烏問題確實進入了3年來最大的轉捩點。

2月12日,川普與普京(Vladimir Putin)進行了長達90分鐘的深度通話。這通電話,非常有可能以犧牲烏克蘭為代價重置美俄關係。美國政治新聞網歐洲版(Politico EU)指出,歐洲和北約已經陷入一片混亂,對於突如其來的局勢變化感到不知所措,並語帶失落喪氣地說:「這是歐洲人和烏克蘭人數月甚至數年來一直擔心的時刻。在基輔一個寒冷的冬日下午,這一天終於到來。」

烏克蘭的惡夢還未結束。美國新任國防部長赫格塞斯(Pete Hegseth)在布魯塞爾舉行的北約會議上表示,烏克蘭加入北約和恢復領土的希望「不切合實際」,同時警告將撤回對歐洲安全的承諾,要求歐洲各國將對自身防禦及烏克蘭的防禦承擔主要責任。此外,美國財政部長貝森特(Scott Bessent)訪問基輔,與澤倫斯基(Volodymyr Zelenskyy)討論川普此前提出的「稀土換援助」協議。

本篇文章共 1 人贊助,累積贊助金額 $ 150

喜歡這篇文章嗎?

張鈞凱喝杯咖啡,

告訴我這篇文章寫得真棒!

來自贊助者的話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