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繼周觀點:莫斯科不相信眼淚,華盛頓不需要和平─對崩潰時代的箴言

2025-02-17 07:10

? 人氣

美國總統川普跟俄國總統普京。(資料照∕美聯社)

美國總統川普跟俄國總統普京。(資料照∕美聯社)

川普和普京剛剛通了電話,安排好烏克蘭即將呑下的戰敗苦果。比起戰前,烏克蘭人口從4200萬銳減到2800萬,國家失去了擁有工業重鎮的烏東四州及其重要的天然資源。烏克蘭也失去了包括80%火力+30%水力發電在內的許多基礎設施,欠下數千億美金的戰爭債務,並且把僅有的礦產抵押給了美國的秃鷹財團。

透過<Google新聞> 追蹤風傳媒

烏克蘭到底是為何而戰?它的人民最後得到了什麼?為什麼民粹政客哲連斯基要把油門踩到底而完全沒有妥協餘地?最吊詭的問題,是為什麼一個獨立國家要把人民的幸福和安全交托給遠在地球另一端,並且完全不可靠的大國政客?

這完全是政客撩撥起人民的恐懼之後,無端地、憑空製造出來的災難。

歷史對待近代的烏克蘭是很殘暴的。從布爾什維克革命(1917)、內戰、紅色恐怖、強制的農業集體化、大饑荒(1932 ~33)、大清洗(1937~39)、 二次世界大戰、1946年的饑荒、70年代的腐敗、80年代的崩潰、90年代在崩潰中獨立並經歷資本主義的掠奪、2004~05年因貪污和舞弊而爆發的橘色革命,最後來到自2014年至今的頓巴斯衝突,這個民族不曾享受過安穩的日子。

北約的意識型態機器宣稱烏克蘭需要抵抗俄羅斯的侵略野心,這是完全沒有根據的。俄羅斯的領土確實曾在沙皇時期大幅度的擴張,但那是因為19世紀末的帝俄擁有世界排名第三的人口和擠進前五名的GDP實力。在經過和烏克蘭同樣的革命、饑荒、戰爭、殘酷的內部清洗後,特別是二次大戰中,蘇聯軍人和平民的死亡人數相當於其它參戰國的總和,今天的俄羅斯的人口甚至比沙皇時期還要少,世界排名退到第九。我們稍微花點時間就可以查到在俄烏戰前各國的軍費數字,美國國防經費排名第一達7800億美金,相當於二至九名的總和,而俄羅斯的數字只比德、法、英國分別高出一點而己,尚不到美國的8%。

駐守前線的烏克蘭士兵。(美聯社)
駐守前線的烏克蘭士兵。(美聯社)

會看地圖的人都能理解,俄羅斯不願烏克蘭加入北約到甚至不惜出兵,是因為從烏克蘭邊境到莫斯科的距離只有500公里,中間是無險可守的平原,戰車只要一天就可以開到,導彈更是不需要兩分鐘就能落地。在上世紀60年代,美國曾因蘇聯在古巴布署飛彈而宣稱要發動核戰來阻止 – 如果美國對其周邊國家有安全上的恐懼,為什麼卻要拒絕承認俄羅斯也有同樣的需求呢?

那當然是因為經濟上的利益:美國需要額外的軍火和油氣收入來補貼它的高額貿易逆差,並支撑起搖搖欲墜的國民經濟。從雷根朝算起,美國每任總統都打著冠冕堂皇的旗號對外發動不下十多場軍事行動。「好戰」這項頭銜對於美國來說,應該是實至名歸才對,它無論如何也不該落到俄羅斯或中共頭上。川普在第一個任期內所發動的軍事行動算是少的,我們可以相信他並不好戰,但是他拯救美國經濟的辦法就是刧掠自己的盟邦,這對於相信民主價值的朋友們來說可不是件好事 -- 台灣許多產業己經不敵中國的競爭,如果再失去台積電的話,我們能源和糧食都完全仰賴進口的社會將很快陷於動亂。(請參考前作:紅利的終結—論美中爭霸的未來展望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