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眾黨舉行黨主席選舉,立委黃國昌毫無懸念地以極高得票率當選,距離他上次做為政黨領袖,已經十年,這十年裡,執政黨從國民黨轉變為民進黨,黃國昌從「站在國民黨的對立面」,轉而「站在民進黨的對立面」,戰鬥位置的挪調,不是黃國昌的「變」,相反的,正是他的「不變」─做為「第三勢力」新興政黨,必須堅持「在野監督」的立場。
朱立倫祝賀,賴清德視而不見
這場黨主席補選,除了民眾黨支持者的參與,社會關注度不高,甚至連民眾黨員的投票率都有下降的趨勢,這反應了政治現實,畢竟前主席柯文哲陷入圖利與政治獻金官司爭議,民眾黨的民意支持度顯著下滑,儘管兩位候選人蔡壁如和黃國昌都標舉「延續柯文哲價值」,但他們不宣的壓力是:民眾黨還能不能走下去?或者與其他過去三十年來的新興政黨一樣,都難逃曇花一現、終於泡沫的命運?不能倚仗柯文哲的清白,明年的九合一基層選舉,就是第一關;三年後的總統與立委大選,又要做出什麼樣的選擇─既維持政黨主體性還能攻城掠地。
黃國昌當選,國民黨主席朱立倫第一時間表達祝賀,或許因為黃國昌在第二場政見會上直言,「二0二八年把賴清德拉下來,才是真正邁向改革的第一步。」民進黨全黨包括主席賴清德總統都默不吭聲,反倒是曾為「同志」的時代力量主席王婉諭以「九問」嚴厲批評黃國昌和民眾黨,黃國昌則淡然回應,時代力量有自己的政黨主體性和選擇的道路,予以尊重,但多花一點時間專注在如何贏得多民眾支持比較實在,「不要側翼當到讓自己變成小丑。」
王婉諭的九問,正足以突顯她和黃國昌對第三政黨定位的認知大不同。王婉諭質疑柯文哲主張的「兩岸一家親」,黨內充斥「黨派人士」,與涉入《反滲法》的人去頻繁溝通,這是直截了當的「扣紅」,宜與不宜自有公評,不過,兩岸交流是柯文哲一貫的主張,黃國昌固是一般認知的「獨派出身」,却也不是動輒抹紅他人的「鋼鐵獨派」,唯台獨才是「民主力量」的認知,正是「反民主」的表現;她質疑民眾黨與反同人士往來,絕非「進步」政黨,不過,她所點名的人都不是民眾黨員,而且民眾黨曾經對其言論聲明「請自重,莫散播(反同)仇恨言論」。
她攻擊民眾黨縣市長「涉貪率」百分之百,當然是針對前新竹市長高虹安和曾為台北市長的柯文哲而來,兩者都還是司法程序中,且是否構成「貪汙要件」,社會仁智之見反差極大;她譏評妨害自由前科者都能當選黨代表,算什麼「進步」?這個問題真是大問題,但絕非民眾黨獨有的問題,包括藍綠兩大政黨有各種「前科」者比比皆是,犯事者有法律規範視其所犯法條而有參政的限制,但對參與政治團體則視政治團體的內部要求,所謂「江海不擇細流」,就像柯文哲和其他藍綠政治人物,都有赴八八會館的例子,黃國昌獨責檢警調,因為他們手上握有司法公權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