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維波觀點:川普的孤立主義傾向─攘外必先安內

2025-02-14 07:10

? 人氣

美國總統川普有很多跡象顯示他有孤立主義的傾向。(資料照片,美聯社提供)

美國總統川普有很多跡象顯示他有孤立主義的傾向。(資料照片,美聯社提供)

在美國的國際政治思想傳統裡,有一種叫做孤立主義,其對立面在目前就是所謂的全球主義者。孤立主義者希望美國以保護自身經濟發展為優先,避免依賴外國,而且在國際戰略上退縮到北美洲或美洲(可能不排斥新門羅主義),避免牽涉到美洲以外的戰場或戰爭。特別是近年來有些西方學者考察歷史上帝國興衰之結論,無不是因為帝國的過度擴張而最終導致衰落,這加強了孤立主義者對美國長期涉外干預的警惕之心。

透過<Google新聞> 追蹤風傳媒

川普(Donald Trump)有很多跡象顯示他有孤立主義的傾向,他要併吞加拿大与格陵蘭,做為退回北美洲的安全保障(由於南美貧窮,所以川普會與之切割,但是他不會讓南美國家有獨立自主的外交軍事聯盟)。另外,他攻擊的敵人幾乎都是全球主義者(索羅斯,比爾蓋茲,希拉蕊,歐巴馬等等);還有川普對於USAID(美國國際開發總署)、美國之音,這一類全球主義機構的攻擊;此外,川普對於歐盟等西方盟友与日韓也不假顏色──這種美國絕對優先,也顯示了孤立主義的傾向。此外川普的脫鉤斷鏈、小院高牆雖然是為了反中,但是實質上也是反全球主義的全球化;提高關稅與保護主義,緊縮移民政策,也是對全球化的商品與技術或人員流動的對反。

當然,川普的美國優先也可能只是對於原本全球主義的一個策略性的調整,而不是完全放棄全球主義。川普是否要採取孤立主義,最終還是要看他會不會處理美國遍佈全球的軍事基地,如何處理軍工複合體。不過美國的全球軍事佈局的調整,或者說,即使未來美國要走上孤立主義的道路,也不可能在川普一任內完成,必然是在川普的下一任或兩任更長的時間內才能完成;而四年一任的選舉制度會成為美國能不能夠有連貫對外國策的最大變數──這是美國政治體制的基本缺陷。

中國至少自明清開始便有孤立主義的傳統,當前中國政府也一直表明,中國無意於傳統疆域與海洋勢力的擴張(所謂「太平洋夠大容納得下中美兩國」的呼籲)。蘇聯解體後的俄國也不再有全球主義的雄心或實力,所以俄國(杜金)鼓吹的未來是多極世界。至於歐洲更近期的任務則是歐盟的鞏固與團结。所以各方確實有前往多極世界的勢頭。

當然川普目前的孤立主義傾向或反全球主義傾向,可能只是策略性的為了退枝保幹;亦即,在美國過去的過度擴張下,首先將養生息,應付內外挑戰,之後再重新鞏固或回到經濟與軍事的制高點霸權,所以孤立主義的表現可能只是從全球主義暫時撤退的策略。當然川普是個講究實際的人,他也不必想得太遠,目前先要動手修理他體制內的敵人,畢竟攘外必先安內。

*作者為退休大學教師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