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總統川普(Donald Trump)上任後祭出多項關稅政策,2月7日與日本首相石破茂會晤後,宣布將課徵「對等關稅」,市場預估目標可能包括台灣,為應對關稅政策,台灣派出經濟部政務次長江文若率訪問團於11日出發訪美。對此,媒體人陳鳳馨表示,面對川普關稅戰,台灣消極且不知所措;媒體人唐湘龍則說,台灣的皮要繃緊了。
陳鳳馨在網路節目《東南西北龍鳳配》中提到,美國《紐約時報》報導,美國課徵鋼鋁關稅的主要目標為中國,但美國主要進口鋼鋁來源國加拿大占70%以上,且現在美國從中國進口的商品都是無可替代的,看不出鋼鋁關稅如何影響中國市場,「看不到邏輯。」
石破茂親赴美 陳鳳馨:台灣卻派次長去談
反觀台灣,陳鳳馨說明,台灣從2018到2024年底,對美國投資增加1兆新台幣,成長2倍多;且同時增加對墨西哥、加拿大、日本投資。陳鳳馨質疑,為了應對美國貿易戰,台灣四處分散,台灣還有多少成長空間、多少餘力能應對?
「台灣如果沒有準備能讓川普眼睛一亮的大禮,他憑什麼要放過你?」陳鳳馨進一步說,台灣對美國的貿易逆差在台灣GDP中有相當重的占比;而面對美國關稅政策,日本派首相與川普會談,台灣與美貿易逆差勝過日本,卻僅派次長。
美日領袖達共識 陳鳳馨:投資人要注意匯率問題
陳鳳馨指出,石破茂與川普對談後,解決了美國突襲日本汽車關稅的危機,同時解決了政治壓力;另外中美日雙方達成共識,日圓匯率問題由兩國財政部長共同解決。唐湘龍補充,前陣子日元出現一波大漲換來美股暴跌,日元匯率升降若不是在可控、可預估的情況下,美國資本市場要承受很大風險。
至於近期日元上漲,美股卻無下跌,陳鳳馨推測,背後可能有人為調控,使日元在可控範圍內升值,光靠日本央行升息不可能有如此影響,投資人要小心注意,這部分值得觀察。唐湘龍則示警,川普的所有主流思考以金融、科技為籌碼,未來能出手的對象多為依附於美國的盟友,台灣的皮要繃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