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普要脅對晶片加徵100%關稅,台灣除了花錢買美貨討好白宮、還能怎麼做?

2025-02-13 17:00

? 人氣

台積電(TSMC)獲得拜登政府66億美元補貼。(美聯社)

台積電(TSMC)獲得拜登政府66億美元補貼。(美聯社)

周二(2月11日),台灣經濟部次長江文若率團赴美,希望與川普政府溝通。今年1月底川普稱,正在考慮對台灣晶片施加關稅,稅率可能達到100%,以促使半導體業者回流至美國製造。

透過<Google新聞> 追蹤風傳媒

對此,專研台灣科技業的記者與專欄作家高燦鳴(Tim Culpan)向DW表示,晶片產業應不會像其他產業那麼受關稅影響,例如台積電大致上「不會有事」。他認為,台灣許多科技公司都已布局全球,有能力靈活轉移供應鏈。

在白宮辦公室內,簽署大量文件與行政命令的川普。(美聯社)
在白宮辦公室內,簽署大量文件與行政命令的川普。(美聯社)

《金融時報》11日的分析則指,台積電如今要小心權衡:一方面要說服川普政府繼續補貼台積電在亞利桑納的投資計劃;但另一方面,若把太多業務移往美國,除了可能削弱其商業模式,在台灣可能也難以交代。

一種折衷做法是,把研發中心移到美國,台積電可能選擇加快步調在美國建立先進制程能力,例如關鍵的先進封裝技術。如此一來,既可以強化對美國的承諾,也能維持台灣身為全球晶片製造核心的地位。

台灣政府如何回應?

今年2月初,台灣經濟部曾發公告,宣布將協助海外台廠重新布局,例如把工廠移到美國、印度、東南亞等地,以及找尋合作伙伴。

台灣經濟部長郭智輝11日也表示,政府跟中油公司正在研議擴大進口美國天然氣;此舉被解讀為台灣官方欲「取悅」川普、或者是對美國釋出誠意,盼平衡雙方貿易。

經濟部長郭智輝16日出席「114年中央政府總預算相關說明」記者會。(柯承惠攝)
經濟部長郭智輝16日出席「114年中央政府總預算相關說明」記者會。(柯承惠攝)

競選期間,川普不只一次質疑台灣「搶走」美國的晶片生意,甚至形容美國之於台灣有如保險公司,而台灣應該付錢給美國,換取防衛上的支持。部分觀察把川普的說法理解為商人心態,也就是要求盟友必須跟美國有對等的交換。川普也多次主張要平衡美國對他國的貿易逆差,本周更稱將對各國課征「對等關稅」。

(綜合報道)

 

© 2025年德國之聲版權聲明:本文所有內容受到著作權法保護,如無德國之聲特別授權,不得擅自使用。任何不當行為都將導致追償,並受到刑事追究。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