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統一戰線就廣義而言,是指不同的社會政治力量(包括階級、階層、政黨、集團乃至民族、國家等)在一定的歷史條件下,為了實現一定的共同目標,在某些共同利益的基礎上組成的政治聯盟。簡要地說,統一戰線就是一定社會政治力量的聯合。」
這是筆者在中國大陸政法大學統戰部官網查到,針對「統一戰線的涵義」所做出的解釋。相信讀完這段文字,任何人都會心有戚戚焉,原來共產黨始終不在台灣海峽彼岸,在台灣土生土長的民主進步黨,從建黨之初就熟悉「統一戰線」,今日大罷免的烽火連天,不過是綠共實現台獨大業的又一次實戰演練。
民進黨的共產黨氣質,在賴清德的領導之下特別鮮明,筆者試以三點分析。
首先以中國共產黨來說,其最重要的特徵除了鮮明的意識形態外,就是以派系為衝突核心的「派系政治」。派系政治對政黨發展有利有弊,以中共來說,習近平雷厲風行打貪,視貪腐為中共長期執政的最大阻礙,而派系就是貪腐的源頭之一。但是,派系之間的競爭,也促使派系積極經營組織、培養人才、團結奮鬥,派系間的良性競爭推動政黨向上提升,中共如此、綠共更是如此。
2006年民進黨號稱解散派系,但這場政黨轉型大戲除了自嗨,外界只把它當笑話看。時至今日,新潮流系一統天下,賴清德一上台也大有習近平的風采,第一步就以打貪為名,把刀砍向大阿哥鄭文燦,提早除去和蔡英文眉來眼去的政治障礙。也因為派系,才有外交部給正國會林佳龍、新北勢交蘇系蘇巧慧選、台南絕對不讓非賴系陳亭妃染指的討論。要不是隔著台灣海峽,筆者真想看綠派系與紅派系交流,搞不好會有不少精采火花。
此外,筆者相信,賴清德打從心裡羨慕、忌妒、甚至非常欣賞習近平。兩人鐵腕治黨、治國、堅信「鬥爭大於一切」的邏輯如出一轍。習近平對內高壓統治,先是剛上台以打貪之名進行大清洗,各階層官員人人自危,到疫情前後對外國人也不客氣,強硬維護「中國國家利益」。
賴清德則始終把意見不同的在野黨視為敵人,指揮立院黨團暴力對抗在野黨法案,並把在野黨的作為扣上「中共同路人」的紅帽子,這與中共四處指控他人勾連外國勢力如出一轍。這些相似度,都讓我相信賴習若真的能坐下來吃蝦仁飯、珍珠奶茶,兩人肯定是惺惺相惜,徹夜交流國家治理經驗。
最後談到統戰。中共迄今對每一個職業,都以職業協會、公會的形式牢牢掌控,並在民間團體廣設黨建,再以活動經費、專項補助、預算支持收編攏絡。中共的作法既收控制社會之效,也能在適當時機動員群眾,支持黨的所作所為。
台灣的民主進步黨如出一轍。在野黨在總預算協商往業務費砍,就是深受民進黨的預算補助所害。這些獲得補助的團體,特別是文化界人士,許多都是台獨戰爭的尖頭兵,堅定信仰台獨意識形態。最辣眼睛的,就是每次立法院朝野開始衝突,親綠的各個職業團體或各界人士就開始發動「連署」,要給在野黨施加壓力。
老實說這些人不連署還好,一連署就直接坐實民進黨抄中共統戰手冊,真的太過認真。筆者看這些學者和文化界人士配合綠共樂在其中,孰不知在外界眼裡,他們早就變成共產黨的模樣,實在可悲至極。
*作者為南部私立大學擔任研究助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