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一(2月3日),川普宣稱,他將在「未來24小時內」與習近平通話。然而,通話並沒有進行。
周二,白宮新聞秘書卡羅琳·萊維特說,兩人的通話正在安排中,很快就會進行。白宮貿易顧問彼得·納瓦羅也說,兩人會在周二通話。然而,通話還是沒有進行。
當天,川普改口說,他並不著急和習近平通話。萊維特也改口說,通話還沒有安排。
周三,中國外交部發言人林劍被問到兩人何時通話,避而不談。
由此可見,真正不著急和川普通話的人是習近平。川普呢,其實有點著急。
早在福克斯新聞(Fox News)1月23日播出的訪談中,川普就表示,他「寧願不必」對中國加徵關稅。然後他說,說習近平「就像我朋友」,並表示最近與他的通話「進行得很順利」,「這是一場很好的友好對話。」
然而,這位「朋友」不大領情,沒有主動表示要跟他再來一次「友好對話」。
中國並沒有使出狠招
上周五(1月31日),白宮表示,對加拿大、墨西哥和中國加徵關稅的決定將如期(2月1日)生效。到了周六,媒體一直等到晚上,川普才簽署了行政命令,但把生效日期推遲到周二。
在刻意留出的緩衝時間裡,川普與加拿大和墨西哥的領導人通話,關稅戰都閃電暫停。顯然,他期待和中國也是如此。
除了對習近平一再表示友愛之外,川普也一再加大威脅,稱美國關稅的「威力很大」,並說加徵10%關稅只是第一炮。習近平泰然處之。
周二,中國的回應不是通話,而是宣布針對美國采取反制措施:產於美國的煤炭、液化天然氣將被加徵15%關稅;原油、農業機械、大排量汽車、皮卡則面臨10%的關稅。與此同時,中國商務部宣布把美國PVH集團和因美納(Illumina)公司列入不可靠實體清單,並立案調查谷歌公司。
了解情況的人都能看出,中國並沒有使出狠招,比如像川普第一任期的貿易戰中那樣,禁止進口共和黨南方票倉州的農產品。有專家認為,目前這些反制措施更多只是象徵意義。
雪上加霜,凍著了誰?
這並不意味著加徵關稅不會打擊中國經濟。事實上,眼下的中國經濟深陷困境,房地產癱瘓,消費疲軟,失業率上升,工資下降,企業虧損加劇……中國政府試圖通過出口消化過剩產能,拉動經濟增長。川普加徵關稅無疑是雪上加霜。
但是,這些「霜」並不像川普吹噓的那樣多。當然,川普自己也知道,相對加拿大和墨西哥的25%關稅來說,對中國加徵的10%也只是溫柔一刀。
德國智庫Ifo研究所認為,中國比加拿大、墨西哥更能承受與美國的貿易戰。如果戰火全開,預計中國的出口將僅下降3.8%,而加拿大可能下降28%,墨西哥可能下降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