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和不要鬥」,這不只是台灣社會的普遍期待,更是所有政治人物的基本態度。然而金蛇年的開始,賴清德卻下令繼續「鬥」,繼續全面政治清算。民進黨妄想透過「大罷免」顛覆民主選舉結果,這樣挾持台灣民主的行為,堪比需索無度的民主恐怖份子。
台灣民主化至今,每一次選舉都是民意的展現,勝者執政、敗者監督。台灣如此,世界先進民主國家皆然。但2025年的民主進步黨,展現出的卻是嚇死人的民主素養:「選輸了就重來一次,直到我們贏為止。」罷免權本應是人民制衡手段,現在卻被政黨濫用,成為政治鬥爭的武器,為了報復而濫用。更荒謬的是,執政黨不僅試圖靠大罷免來鏟除異己,還想透過大法官的力量推翻國會通過的法案,讓「多數服從少數」成為台灣的政治現實,顛覆民主根基。
賴清德口中的「更大的民主」,如今看來,無非就是「更徹底的民進黨專政」!
更讓人憤怒的是,民進黨的側翼網軍不僅配合政治清算,甚至無所不用其極地煽動仇恨、分裂社會。當全國人民都在悼念大S的離世,這些側翼卻仍然以政治意識形態進行攻擊,連亡者都不放過。提倡這樣的政治文化,民進黨敢叫自己民主進步,中國共產黨看了都偷笑。
去年基隆的反惡罷之戰,就是最好的例子。民進黨發動惡意罷免,試圖抹黑政治對手,但基隆市民選擇站出來,拒絕這場政治鬥爭,守住城市的穩定發展。這場勝利證明了,台灣人民早已看穿民進黨的手段,新生代的「覺醒青年2.0」更不會理盲的支持民進黨,他們清楚知道罷免案不是基於人民福祉,而是為了滿足民進黨的政治私利。如今,民進黨再次操弄罷免,只會讓更多覺青2.0,堅定地抵制這場民主鬧劇。
立法院的職責是監督政府、推動民生法案,確保預算合理運用,而不是變成民進黨的政治鬥爭工具。台灣需要的是穩定、理性的民主政治,而不是一場接一場的清算鬥爭。民進黨若繼續執意推動大罷免,人民勢必正面迎戰,讓這場政治迫害付出代價。民進黨若執迷不悟,輸掉的將不只是2026與2028,而是會歷史重演,輸掉整個新世代的覺醒青年。
*作者為軟體工程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