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的一年AI還是最熱議題!微軟、谷歌不理會市場質疑聲音,預估投資額將超過3千億美元

2025-02-07 20:46

? 人氣

OpenAI的聊天機器人ChatGPT是生成式人工智慧最具代表性的成果之一。(美聯社)

OpenAI的聊天機器人ChatGPT是生成式人工智慧最具代表性的成果之一。(美聯社)

幾乎霸佔2024年整個年度頭條的人工智慧(AI)議題,預料還會繼續在2025火燙延燒下去,即使市場陸續浮出許多質疑聲浪,擔心AI根本無法獲利、企業投入過多成本難以回收,但從矽谷七大巨頭(Magnificent Seven)企業的動向來看,似乎並不打算放棄人工智慧,反倒還將挹注總和上看3000億美元(約新台幣9.82兆元)的資金,維持既有的規模與領先優勢。

透過<Google新聞> 追蹤風傳媒

金融時報》(FT)報導,微軟(Microsoft)、谷歌(Alphabet)、亞馬遜(Amazon)和Meta,這四大科技企業在2024年的資本支出,合計高達2460億美元(約新台幣8.05兆元),相比2023年的1510億美元(約新台幣4.95兆元)大幅增加63%比例,也是歷史新高紀錄。分析師普遍預測認為,今年(2025)的支出還將持續增加,不排除有超過3200億美元(約新台幣10.5兆元)的可能,這些在過去一年熱潮嚐到甜頭的大企業,將投資打造資料數據中心,添購大量專門AI晶片,藉此維持好不容易取得、在AI大型語言模型(LLM)的領先地位。

前述提及的這些企業,在第四季財報中曝光的投資規模,總金額超乎市場預期,再加上今年1月中國新創公司讓DeepSeek平台「橫空出世」,其背後的創新概念與且低成本模型,導致市場本就存在的疑慮一口氣被放大,部份投資人開始選擇拋售下車。

這些擔憂也不是空穴來風,畢竟微軟與Google母公司Alphabet,兩家大企業都因雲端運算部門增長不如預期,加上資本支出呈現驚人爆增幅度,當市場信心不足後,一口氣讓公司市值蒸發近2000億美元(約新台幣6.55兆元)。谷歌股價甚至出現單日8%下跌,創下近十年來第五大單日跌幅。

創造ChatGPT的OpenAI,將與軟銀合作擴大投資。圖為執行長奧特曼(右)和軟銀創辦人孫正義。(美聯社)
創造ChatGPT的OpenAI,將與軟銀合作擴大投資。圖為執行長奧特曼(右)和軟銀創辦人孫正義。(美聯社)

儘管企業自己對AI轉型潛力充滿無限期待,但看在投入金錢的股東眼中,卻非常擔心這些高層,無止盡地擴大投資,卻無法帶來相應的營收成長,恐將侵蝕原本可用於股票回購和股息的資本,甚至削弱公司內部非AI業務的表現。就以兩大領頭羊為例,Google目前尚未公開、其Gemini聊天機器人的使用率與實際營收,而微軟的Copilot「智慧助理」系統,則因研發成本高昂且功能不穩定,使許多企業不敢訂閱使用,持續處於觀望狀態。

不過,谷歌、微軟等企業高層,似乎並沒有非常在意市場的逆風聲音,Google執行長皮查伊(Sundar Pichai)日前還公開為公司2025年的750億美元(約新台幣2.46兆元)投資計畫辯護,這筆金額比過去一年大幅增加42%,強調谷歌必須即時且積極把握這個難得時機。而微軟執行長納德拉(Satya Nadella)則是在達沃斯經濟論壇(Davos)上表示,「我們將投資800億美元(約新台幣2.62兆元),擴展自家Azure雲端平台,客戶可以放心依賴微軟。」納德拉強調,公司現在絕對不能減速掉隊,微軟必須充分利用、對OpenAI早期投資帶來的優勢,藉此拓展和鞏固在AI市場的地位。

喜歡這篇文章嗎?

李靖棠喝杯咖啡,

告訴我這篇文章寫得真棒!

來自贊助者的話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