註冊
登入
咖啡贊助
支持我們
常見問題
VIP
新聞
評論
財經
風生活
風影音
支持風傳媒
VIP
新聞
評論
財經
風生活
風影音
支持風傳媒
註冊
登入
咖啡贊助
支持我們
常見問題
註冊
登入
咖啡贊助
支持我們
常見問題
VIP
新聞
評論
財經
風生活
風影音
支持風傳媒
首頁
以哈衝突 文章列表
#
以哈衝突
約 54 項搜尋結果
相關排序
日期排序
新聞
國際
川普百日》軍事與經濟凌駕一切,國際特赦組織:川普是人權倒退嚕的「超級加速器」
美國總統川普在29日迎來第二任期就職百日,同一時間,國際特赦組織(AmnestyInternational)發布年度報告,直指川普的外交政策正在加劇全球人權惡化的趨勢。報告指出,川普政府讓軍事與經濟利益凌駕於人權與外交之上,並打壓多元與包容價值,全球民主體制與普世人權正面臨重大威脅。
吳辰君
2025-04-30 08:30
川普
國際特赦組織
人權
風生活
即時
世界
停火談判破裂!以軍狂轟加薩釀400死「滿地屍袋」納坦雅胡這句話將引爆「全面戰爭」?
以色列與哈瑪斯的停火協議正式破局,以色列軍方18日再度對加薩發動大規模空襲,造成超過400人在攻擊中喪生,當中包含50多名兒童和28名女性,而以色列國防軍(IDF)也證實,攻擊行動是基於總理納坦雅胡與國防部長卡茲的指示,目的是摧毀哈瑪斯的軍事設施,並迫使對方釋放人質。
王宇薇
2025-03-20 11:20
以色列
加薩停火
哈瑪斯
新聞
國際
軍事
紅海戰事升溫:葉門遭美軍47波轟炸,川普為何下令向胡塞武裝發動大規模空襲?
美國總統川普(DonaldTrump)15日下令美軍對葉門境內、由伊朗支持的叛軍胡塞武裝(Houthis,又稱「青年運動」)發動大規模空襲。截至17日中午,美軍已執行至少47次轟炸行動、造成53人死亡(包括5名兒童);預計攻擊行動將持續數天。對於川普為何要下令胡塞武裝發動攻擊,《美聯社》16日提出3大原因:
李岱青
2025-03-17 14:21
紅海
中東
葉門
新聞
國際
1%Style
華爾街日報選文
華爾街日報》 新帝國時代來臨,大國意欲瓜分世界
1945年,贏得二戰勝利的同盟國齊聚舊金山起草聯合國憲章,該憲章為全球新秩序奠定了基礎,有助於防止另一場世界大戰。憲章宣稱,所有國家享有平等權利,不得再「使用威脅或武力,侵害任何國家之領土完整和政治獨立」。美國時任總統哈里・杜魯門(HarryTruman)對與會代表說,「大國的責任是為世界人民服務,而不是要主宰世界」。
Yaroslav Trofimov
2025-02-12 10:30
華爾街日報
聯合國
新帝國時代
VIP
國際
歷史
大國博弈
川普的「接管加薩」計畫被罵臭頭,但《經濟學人》認為「他的確說對了幾件事」
美國總統川普(DonaldTrump)4日晚間突襲宣布美國將接管加薩走廊,使其成為中東的「海濱度假村」,並表示要讓200萬名巴勒斯坦人遷出這片土地。此言論不僅震驚全球,就連許多共和黨人都感到意外。儘管川普的計畫簡直是天方夜譚,但《經濟學人》6日指出,他對加薩的看法也不完全是錯的。
李岱青
2025-02-07 17:22
加薩走廊
Gaza Strip
以哈衝突
新聞
國際
軍事
加薩停火協議正式生效!人道援助恢復、以軍退出加薩,以色列與哈瑪斯開始交換人質
加薩停火協議在周日(1月19日)台北時間17點15分正式生效,比最初計劃推遲了近三小時。延後的原因是哈瑪斯方面沒有及時提交停火第一階段釋放的人質名單。據悉,這份名單包括三名被綁架的女性。
德國之聲
2025-01-20 11:30
以色列
巴勒斯坦
加薩走廊
新聞
國際
1%Style
華爾街日報選文
華爾街日報》2024年全球大事記:戰爭、總統大選、人工智慧
1月1日:日本發生地震
William Power
2024-12-23 14:20
華爾街日報
2024年回顧
2024年大事記
評論
國際
軍事
專欄
鄺卓睿觀點:辛瓦之死,戰爭終結的轉折點還是深淵的開端?
哈馬斯領導人辛瓦(YahyaSinwar)在加沙南部的特爾蘇丹(Telal-Sultan)衝突中被以色列軍方擊斃,成為以色列與哈馬斯衝突中的另一個關鍵轉折。然而,辛瓦之死是否意味著和平的出現,還是加深暴力的開始,仍然引人深思。
鄺卓睿
2024-11-06 07:00
辛瓦
哈瑪斯
以色列
新聞
國際
軍事
歷史
以哈戰爭週年》恐怖攻擊論述翻轉,全球譴責以色列大屠殺、反猶聲浪再強化
去年10月7日哈瑪斯在以色列境內發動恐怖攻擊,造成約1200人死亡、另將250人扣為人質,引爆以哈戰爭。一年過去了,這場戰爭仍無法終止,以色列的反擊從加薩走廊擴及到約旦河西岸、黎巴嫩和伊朗,仇恨壟罩以色列和巴勒斯坦,整個中東地區也面臨擴大衝突的陰影,像一場無法醒來的噩夢,只有仇恨勝出。
劉俞妗
2024-10-08 20:27
以哈戰爭
以色列
巴勒斯坦
新聞
國際
以哈戰爭週年》哥倫比亞大學與紐約示威人潮再現
以哈戰爭爆發一週年,美國各城市和校園7日出現支持巴勒斯坦與以色列等示威遊行,逾千名支持巴勒斯坦及停火的民眾在紐約發起遊行,今年春天爆發激烈抗爭的哥倫比亞大學學生示威再現,校方禁止外人進入校園。
中央社
2024-10-08 10:10
以哈戰爭週年
以哈衝突
以哈戰爭
新聞
國際
軍事
歷史
30張照片回顧以哈戰爭一週年:超過4萬人喪生,以色列、巴勒斯坦、黎巴嫩、伊朗均捲入戰火
去年10月7日,哈瑪斯在以色列境內發動恐怖攻擊,造成約1200人死亡、另有250人被扣為人質;以色列則誓言要將哈瑪斯「從地球上抹除」。此後以軍實施了數千次空襲和地面攻擊,至今造成超過42,000名巴勒斯坦人被殺害,加薩走廊超過190萬人流離失所。對巴勒斯坦人而言,這無疑是最具毀滅性的一場戰爭,為什麼哈瑪斯還要發動攻擊?這一年來圍繞著加薩走廊又激化了哪些衝突?
李岱青
2024-10-08 09:43
以色列
哈瑪斯
真主黨
新聞
國際
以哈戰爭周年》駐台以色列辦事處「再一次,看見希望之光」藝術展
以哈戰爭滿1年,駐台北以色列經濟文化辦事處在10月3日至13日於光點台北舉辦「再一次,看見希望之光」藝術展,透過以色列與台灣藝術家創作的繪畫、動畫與影像等藝術作品,進一步了解以色列人民如何化悲痛為力量,度過這場尚未見到盡頭的戰爭。
王秋燕
2024-10-08 09:20
以哈戰爭
以哈衝突
以哈戰爭週年
評論
國際
軍事
專欄
劉燕婷觀點:BB Call爆完換對講機,以色列即將北伐黎巴嫩?
9月17日,上千台呼叫器(又稱BBCall)在黎巴嫩境內爆炸,導致至少12人死亡、超過4,000人受傷,其中多數是黎巴嫩真主黨成員,傷者還包括伊朗駐黎巴嫩大使亞曼尼(MojtabaAmani)。
劉燕婷
2024-09-21 07:10
哈瑪斯
以色列
真主黨
評論
政治
兩岸
歷史
專欄
劉君祖專欄:不明晦─世局乾坤挪移,戰爭不可盡免
八月上半去大陸東北旅遊,名曰「鮮卑文化之旅」,先飛哈爾濱,往西北經大慶、齊齊哈爾、呼倫貝爾到滿洲里,再東北行經根河、塔河最北至北緯五十三度的漠河,夜視極光後,復沿黑龍江經黑河、五大連池返回哈爾濱,全部車程約四千多公里,這已創了過去九年多參與同一團體壯遊的次高紀錄。讀萬卷書行萬里路雄心仍在,酷暑長征還真是有些辛苦勞頓。回想半世紀前年少輕狂,也曾負重行遠芒鞋頻登台灣中央山脈及雪山山脈的絕頂,還迷途絕糧險些遭困的鮮明經歷,世界形勢乾坤挪移之鉅,不免感慨係之。
劉君祖
2024-09-01 05:50
中美競爭
俄烏戰爭
以哈衝突
評論
國際
觀點投書
觀點投書:賀錦麗川普爭奪搖擺州 穆斯林選民怎麼選
2024年美國大選,逐漸進入白熱化爭奪階段。民主黨總統候選人、副總統賀錦麗(KamalaHarris)與共和黨總統候選人、前總統唐納·川普(DonaldTrump)爭奪的焦點是7個關鍵搖擺州。其中,鐵銹帶三州之一的密歇根是美國穆斯林人口最集中的州,該州的20萬阿拉伯裔選民很可能決定大選的勝負。歷屆美國大選,誰拿下了搖擺州或者多數搖擺州,誰就可能最後贏得美國大選,成為美國總統。
林宇廷
2024-08-25 05:30
美國總統大選
穆斯林
川普
VIP
政治
調查
政經解密
幕後》台灣半導體請出「救世主」 土耳其救災報恩還傳授秘密無人機作戰技術
「不對稱作戰」在俄烏戰爭、以哈衝突中證明可戰,在2024年520新舊政權交接後,新任國防部長顧立雄也定調,未來我國防戰略將朝不對稱作戰發展。無人機在俄烏戰爭中絕對是代表性的不對稱作戰武器,目前烏克蘭平均每個月因為戰爭損失1萬台無人機。但我們有無人機、人家也有無人機,難道打仗時就是硬碰硬?
張曜麟
2024-06-11 08:40
不對稱作戰
無人機
國軍
VIP
國際
政治
兩岸
風書房
歷史
文化
重磅專訪
大國博弈
專訪》美國霸道對上中國王道的博弈 汪榮祖:美國走下坡,中國占上風
中美關係成「大國博弈」態勢,幾乎已成世人共識,包括拜登(JoeBiden)政府對中國電動車開啟的新「貿易戰」,以及美國國務卿布林肯(AntonyBlinken)今(2024)年2月在慕尼黑安全會議上的一席「在國際體系中,如果你不在餐桌上,就可能會在菜單上」論調,更讓眾人深信中美陷入了「修昔底德陷阱」(ThucydidesTrap)或「新冷戰」之中。不過,著名史學家汪榮祖接受《風傳媒》專訪時則抱持不同看法,他認為中美之間與其說是意識形態之爭,不如說是文化的隔閡,也就是霸道與王道的區別。
張鈞凱
2024-06-06 08:20
汪榮祖
中美博弈
王道霸道
新聞
國際
軍事
以色列提加薩停火三階段方案 關鍵要素一次看懂
美國總統拜登5月31日公布以色列提出的加薩(Gaza)停戰三階段提議,其中包括雙方停火,以及釋放遭巴勒斯坦武裝組織「哈瑪斯」(Hamas)扣押的人質。
中央社
2024-06-01 17:00
以色列
哈瑪斯
巴勒斯坦
評論
國際
觀點投書
觀點投書:以色列的中國建築工人─年薪破百萬
以色列與哈馬斯的戰爭已經持續了7個月,但大多數外國工人都堅守在以色列的工作崗位上。在與幾位中國建築工人交談後,就不難瞭解他們的立場,而我想大多數人也都會這麼做。
徐鈺萍
2024-05-26 05:40
以色列
工人
建築工人
VIP
政治
賴清德驚濤駭浪中就職 新政府國安人士揭應戰心法
賴清德將於5月20日就職總統,內外局勢驚濤駭浪中,新政府國安人士揭露賴未來處理內外議題的基本態度,以及其520就職演說,將闡述的穩健、自信、負責、團結國家等想法。
楊舒媚
2024-05-18 10:00
賴清德
520
就職演說
評論
國際
觀點投書
觀點投書:新法案恐無助大學示威潮,美國言論自由再遭威脅
前段時間,美國高校內的學生因抗議以色列在加沙的軍事行動,呼籲學校停止與他們認為支持戰爭的公司保持商業關系,要求拜登政府立即在加沙地區實現停火,從而爆發了示威行動。多所高校采取警方進駐、遠程教學、出入管制、閉校等舉措,不少示威學生都受到學校的退學、停學令。美媒評價稱,美國教育界迎來了近幾十年來最大的危機。
關景浩
2024-05-18 05:50
反戰
俄烏戰爭
以哈衝突
新聞
國際
政治
兩岸
國內
軍事
紅漆象徵加薩血跡斑斑!民團呼籲台灣勿當以色列種族滅絕幫兇
5月15日為全世界紀念1948年以色列對巴勒斯坦進行種族滅絕的「災難日」,「台灣巴勒斯坦自由連線」於今日在立法院群賢樓前舉辦記者會,公布已有超過60個公民社會團體參與《台灣公民社會聲援巴勒斯坦人權公開聲明》聯署。主辦單位成員戴上象徵美國、以色列及台灣廠商的面具,把象徵鮮血的紅漆傾倒在象徵著加薩人民的示威者身上,呼籲台灣勿當以色列進行種族滅絕的幫兇。
張鈞凱
2024-05-15 15:34
以哈戰爭
以哈停火
以哈衝突
VIP
評論
國際
政治
兩岸
國內
軍事
專欄
大國博弈
名家專欄
張鈞凱專欄:民意如幻影,和戰一念間
幾天前,一位來自日本長年在台灣任教的學者,傳了一張今(2024)年5月3日《讀賣新聞》的頭版照片給我。我心裡深知其用意,他要我留意該報對日本社會做的最新民調,高達63%民意支持「憲法改正」,其中又有53%認同日本憲法第九條第二項「改正」的必要性。《讀賣新聞》還特意做了註解,強調支持修憲人數增加的原因,主要來自於日本周邊環境的變化,尤以中國軍事集結和入侵日本領海構成安全威脅為最。
張鈞凱
2024-05-13 06:10
日本修憲
憲法第9條
和平憲法
新聞
國際
2024歐洲歌唱大賽》不像俄羅斯被禁賽 挺巴勒斯坦群眾要求排除以色列
有關歐洲歌唱大賽是否具有政治性的討論總是反復出現。根據歐洲廣播聯盟(EBU)的章程規定,歐洲歌唱大賽完全無關政治,比賽中不應有任何政治聲明甚至口號。盡管如此,比賽中明確表示反對戰爭和侵犯人權行為、支持婦女賦權和多樣性的歌曲卻不斷增加。作為組織方,歐洲廣播聯盟不斷重申這這是一項文化活動,政治在其中沒有任何地位。
德國之聲
2024-05-12 10:00
歐洲歌唱大賽
以色列
巴勒斯坦
VIP
國際
政治
兩岸
大國博弈
遞刀還是談判?「中國式勸和」能替北京打造不同的大國面貌?
在習近平訪法期間,中法之間達成了4項聯合聲明,以及18項合作協議和文件。其中最重要卻最為台灣所忽略的,當屬《中法關於中東局勢的聯合聲明》,內容對巴以衝突、巴勒斯坦問題、伊朗核問題、紅海危機等中東地區長期難解的困境,提出了中法雙方的立場和共識。特別是針對戰火下的加薩地區,兩國元首強調「當務之急是立即實現可持續停火」,譴責以色列違反國際法,且呼籲重啟落實「兩國方案」的政治進程。
張鈞凱
2024-05-09 07:00
加薩
以哈衝突
俄烏戰爭
評論
政治
兩岸
軍事
專欄
王義雄觀點: 賴清德和戰一念─兩岸和談公投倡議
國民黨立法院黨團由總召傅崐萁率領17位黨籍立委訪問中國大陸,陸方放出「惠台三箭」,加大兩岸旅遊與農漁產品經貿往來的開放幅度,傅崐萁返抵台灣時笑容滿滿的說:「兩岸終於迎來了春暖花開」,更說這是國民黨的一小步,兩岸的一大步。雖然引來民進黨方面不小的批評,但國民黨目前在台灣立法院屬第一大黨,還是能夠代表台灣相當一部分的新民意,依然有兩岸交流正向的意義,不必在意那些酸言酸語。
王義雄
2024-05-09 06:50
王義雄觀點
賴清德
兩岸關係
評論
國際
政治
兩岸
專欄
VIP
大國博弈
名家專欄
張鈞凱專欄:美國老大哥,別再把台灣當成帝國失色的補光燈了
今(2024)年的世界衛生大會(WHA)即將於5月27日至6月1日在瑞士日內瓦舉行,每年一度的美國「挺台」大秀又揭開序幕。今年秀場上的主角有美國國務卿布林肯(AntonyBlinken)、國務院亞太事務助理國務卿康達(DanielKritenbrink)和副助卿藍墨客(MarkLambert),而台灣外交部則維持配角一貫的唯一台詞:「感謝美國」!
張鈞凱
2024-05-06 06:10
WHA
WHO
布林肯
新聞
國際
兩岸
軍事
以色列民眾對中國好感度下滑 智庫調查:僅15%受訪者認為中國友好
比起美日韓等國近年對中國的負面觀感,以色列人對中國的好惡並不明顯;但自去年以哈戰爭爆發,中國未譴責哈瑪斯且跟以色列頭號敵人伊朗友好,讓以色列人對中國的好感度持續下滑。
中央社
2024-05-05 11:00
以色列
以哈戰爭
以哈衝突
評論
國際
觀點投書
軍事
觀點投書:看懂伊朗攻擊以色列的表演與節制
4月13日,伊朗以超過三百枚飛彈和無人機攻擊以色列,歐美多國隨即對伊朗予以譴責。誠然,若著手深入了解近一年的中東局勢,除了能不被媒體帶的風向綁架外,也可了解伊朗對於這次以色列攻擊是多麼的表演性質與節制。筆者認為,各國領袖在各地區域的衝突選邊站是最危險的,消弭仇恨與衝突最好的方法,就是把全球的安全一體觀;而結束以哈衝突最佳方案,不在以色列單方面的安全考量,而是落實巴勒斯坦建國的兩國方案。
阿寶JH Wei
2024-04-19 06:10
以哈衝突
伊朗
中東
評論
觀點投書
軍事
觀點投書:潛艦錯置資源,台灣國防失防
有個國軍軍武笑話是說:美國人打什麼有什麼,我們是有什麼打什麼。
方正平
2024-04-18 06:10
美國
以色列
伊朗
評論
政治
兩岸
觀點投書
軍事
觀點投書:和平不難,將心比心而已
俄羅斯的克羅庫斯音樂廳3月22日遭恐攻,造成至少137名無辜民眾喪生。而現今世界兩大熱戰俄烏衝突與以哈衝突,亦皆造成大量無辜的百姓死傷,這些都因某一方的安全、生存受到威脅導致急劇惡化為衝突。以戰制戰終無和平可能,和平不難,將心比心而已。看看別人、想想自已,台灣人若願意將心比心,應恢復中華民族意識、重拾和平主義的旗幟,催促政府展開和平談判,才不會令台灣淪為美國政客的代理人、盡失主權、更落於戰爭衝突的危機。
阿寶JH Wei
2024-03-28 06:10
兩岸和平
和平主義
恐攻
評論
國際
觀點投書
軍事
觀點投書:對死傷、對難民,誰最虛偽誰是公敵?
今日全球有兩大熱戰仍持續著,一個是2022年2月24日開始俄羅斯對烏克蘭的軍事攻擊,另一個是2023年10月7日巴勒斯坦的極端組織哈瑪斯對以色列攻擊後,以色列開始對加薩走廊展開報復性攻擊。許多台灣人可能覺得,俄羅斯入侵烏克蘭是戰爭罪行,而以色列有正當反擊的自衛權,但您可能沒思考過,北約欺弱怕強才造成代理人烏克蘭戰爭,以色列長期欺壓巴勒斯坦造成哈瑪斯的極端。對戰爭的死傷與難民,讓我們看清誰最虛偽誰是公敵,找到世界和平的出路。
阿寶JH Wei
2024-03-09 06:00
俄烏戰爭
以哈衝突
北約
評論
國際
兩岸
觀點投書
觀點投書:美國行霸道胡塞纏身,中國行王道達沃斯開大門!
近日,以哈衝突的延伸,葉門的反政府組織──胡塞組織攻擊紅海貨船,導致全球海運費用高漲,美國欲軍事干預毫無斬獲。相對的,一年一度的達沃斯論壇,中國大陸國務院總理李強大陣仗率團參加,展現開大門的決心。或許您看得出來,中國大陸的全球影響力因為行王道逐漸上升,而美國卻因行霸道逐漸下降。台灣呢?如果再不認清國際情勢現況、展開兩岸對話,導致喪失機會吃悶虧的,恐怕只是台灣而已。
阿寶JH Wei
2024-01-27 06:00
胡塞武裝
以哈衝突
達沃斯論壇
新聞
國際
以哈衝突》挺以色列或巴勒斯坦? 好萊塢名人選邊站付出代價
美國影視產業重鎮好萊塢(Hollywood)名人們在加薩戰爭中紛紛於自己的社群媒體帳號張貼「解放巴勒斯坦」或「我挺以色列」等口號,如今他們正為了選邊站而付出代價。
中央社
2023-12-09 11:00
以哈戰爭
以哈衝突
哈瑪斯
新聞
國際
軍事
「想徹底摧毀哈瑪斯,恐怕戰爭會持續十年之久!」如何解決以哈衝突,馬克宏為何跟歐盟不同調
法國總統馬克宏最近呼籲以哈停火的態度,對以色列徹底摧毀哈瑪斯的戰爭目標提出質疑。而這並不符合歐盟的共同立場。為什麼他要「另闢蹊徑」?他的建議得到了怎樣的反響?
德國之聲
2023-12-06 16:02
馬克宏
歐盟
蕭爾茨
新聞
國際
暫時停火》以色列釋放39巴勒斯坦囚犯 交換被哈瑪斯綁架人質
以色列釋放39名巴勒斯坦囚犯,作為對哈瑪斯釋放一批人質的交換。
BBC News 中文
2023-11-26 09:00
以色列
巴勒斯坦
哈瑪斯
新聞
國際
對烏俄戰爭、以哈戰爭看法分歧 APEC成員僅支持WTO改革
今年的亞太經濟合作會議(APEC)峰會在17日畫下句點,環太平洋國家領袖們在烏克蘭和加薩地區的戰爭上意見分歧,僅承諾支持世界貿易組織(WTO)改革。
中央社
2023-11-19 09:00
亞太經合會
亞太經濟合作會議
APEC
風生活
即時
以哈戰爭有望消停?拜登曝「談判接近達成」 協議釋放人質換停火
以哈戰爭有機會停止嗎?美國總統拜登14日前往舊金山參加APEC領袖峰會,會前提到以色列與哈瑪斯的談判「接近成功」,將釋放被哈瑪斯俘虜的人質。
林瑩真
2023-11-15 09:03
以哈戰爭
以哈衝突
拜登
風生活
國際
科技
下班經濟學
熱議華爾街
國際熱議》中國無人機稱霸以巴戰場,90%來自中國!以色列不怕國安洩露?「這問題,很少人在問…」
美國無人機公司EasyAerial的執行長IdoGur說,在哈馬斯發動入侵後的12小時內,他就開始收到WhatsApp上關於購買無人機的請求。
金牛幫幫忙
2023-11-14 13:00
華爾街日報導讀
無人機
中國
評論
國際
政治
兩岸
國內
專欄
尹麗喬專文:小國大戰略─「民主保台」,台灣如何與民主陣營站在一起?
承《小國大戰略》(3)。
尹麗喬
2023-11-14 07:10
台灣戰略
世界本位
台灣
評論
政治
兩岸
觀點投書
觀點投書:解析對岸成立「福建中國和平統一促進會」政治意涵
近期以哈衝突、俄烏戰爭、印巴事件、兩亞緊張、北韓核試及南海局勢等,佔據國際社會視聽的主要關注焦點,尤其以哈衝突中雙方都誓言「嚴厲報復」,此舉導致週邊區域瀕臨戰爭暴發邊緣,在各國無不傾全力關心是否會演變成第三次世界大戰之際,海峽對岸的中共卻悄悄宣佈成立「福建中國和平統一促進會」,作為未來解決臺灣問題的專責事務機構,其背後所隱含之政治意涵殊值探究。
張育君
2023-11-09 05:30
印巴事件
以哈衝突
烏俄戰爭
VIP
國際
兩岸
軍事
大國博弈
台北安全對話》「拒止威懾」對台灣至關重要 前美國安顧問博明盼日本發出更明確訊號
面對潛在的中國進犯狀況,威懾成為台灣必須提升的部分,而美國前國安顧問博明8日在台北安全對話活動上強調,嚇阻的成本比戰爭的低,因此台灣應著重於「拒止威懾」,即部署足夠軍事力量進行嚇阻,並稱日本在台海局勢形同「搖擺國」,期盼日本能更進一步談論如何應對中國犯台。
簡恒宇
2023-11-08 18:30
博明
博明(Matt Pottinger)
以色列
新聞
國際
國內
軍事
「怎樣的人會綁架嬰兒?」 以色列促哈瑪斯釋放人質 駐台代表游瑪雅感謝台灣關心
巴勒斯坦激進組織「哈瑪斯」10月7日突襲以色列,越境綁走數百人到其控制的加薩走廊,包括未滿1歲的嬰兒。以色列駐台代表游瑪雅7日強調,逾20國的公民遭哈瑪斯綁為人質,而救回這些人是目標之一,重申以色列反擊是有保護公民的責任,「以色列並不想要這場戰爭」。
簡恒宇
2023-11-07 19:29
以色列
哈瑪斯
法塔
VIP
國際
兩岸
軍事
大國博弈
以色列-哈瑪斯戰爭》習近平趁機得到這個好處 專家籲歐洲促使中國承擔責任
自俄羅斯2022年2月全面入侵烏克蘭後,中國就傳遞當前西方主導的國際秩序必須調整的訊號,並把自己塑造成斡旋衝突的替代領袖。歐洲外交關係協會訪問研究員隆恩撰文直言,以色列與哈瑪斯的戰爭為中國的說法推波助瀾,而歐洲應趁機要求中國承擔更多責任,同時化解錯誤的二分法論述。
簡恒宇
2023-11-05 09:00
以色列
哈瑪斯
巴勒斯坦
新聞
國際
軍事
想逼以色列停火談判 哈瑪斯準備採取這方法
兩名親近巴勒斯坦武裝團體「哈瑪斯」領導層的消息人士告訴路透社,哈瑪斯已準備在加薩走廊打持久戰,並相信可以阻礙以色列挺進,撐到敵軍不得不同意停火。
中央社
2023-11-04 15:00
以色列
哈瑪斯
以哈戰爭
新聞
國際
軍事
傳以色列轟炸難民營惹拜登不滿 CNN:美國警告愈動武愈難達成目標
全球大聲疾呼希望終止加薩走廊的人道苦難之際,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CNN)報導,美國總統拜登和最高階顧問都正警告以色列,越對加薩動武,追求的軍事目標就越難以達成。
中央社
2023-11-04 11:00
以色列
哈瑪斯
以哈戰爭
評論
國際
軍事
專欄
吳榮鎮觀點:妄稱耶和華的以哈戰爭
十月三十一日天主教國家玻利維亞宣布與以色列斷絕外交關係,智利和哥倫比亞也召回駐以色列大使,抗議以色列對加薩地帶的襲擊,已犯下「危害人類罪」,並回應十月二十七日聯合國安理會通過的停戰協議,美國、以色列等國投票反對。
吳榮鎮
2023-11-03 07:00
以哈衝突
玻利維亞
斷交
VIP
國際
軍事
大國博弈
美國兩黨對援助烏克蘭、以色列陷分歧 專家:真主黨若參戰恐影響美國對台軍援
美國國務卿布林肯與國防部長奧斯丁10月31日在聯邦參議院聽證會上,敦促國會通過要提供烏克蘭和以色列的緊急援助款項,以傳遞美國面對全球敵手的實力訊號。不過《日經亞洲》同日引述專家說法指出,若真主黨加入以色列和哈瑪斯的戰爭,美國就會面臨權衡給予台灣所需的武器,尤其是長程飛彈。
簡恒宇
2023-11-01 14:00
美國國會
拜登
以色列
新聞
國際
兩岸
軍事
以色列在中國百度、高德地圖「被消失」 哈瑪斯成員:蓋隧道不是要保護平民
自巴勒斯坦激進組織「哈瑪斯」7日突襲以色列而掀起戰火後,中國採取「中立」態度,但《華爾街日報》指出,中國百度及阿里巴巴旗下高德地圖均未標示以色列國名。另外,哈瑪斯國際部負責人馬佐克日前受訪直言,在加薩走廊建的隧道是為了保護哈瑪斯成員,而非平民百姓。
簡恒宇
2023-10-31 20:00
以色列
巴勒斯坦
哈瑪斯
新聞
國際
軍事
《經濟學人》專訪前巴勒斯坦國安顧問 談論以色列-哈瑪斯戰後可行方案
隨著以色列誓言消滅巴勒斯坦激進組織「哈瑪斯」,曾任巴勒斯坦自治政府國安顧問的達蘭,被視為可接任領袖位置人選之一。他接受《經濟學人》專訪時表明,不認同由海外人士回去治理加薩走廊,建議設立2年過渡期,接著舉行國會大選,並由總理來領導巴勒斯坦政府。
簡恒宇
2023-10-31 15:00
哈瑪斯
以色列
巴勒斯坦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