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豐金控今(7)日公布獲利自結數,核心子公司永豐銀行今年1月稅後純益25.38億元、年增22.0%,相較多數金控同業的銀行子公司不是僅年增個位數就是衰退幅度不小,永豐銀的獲利好到永豐金控財務長許如玫解說獲利時都坦言,自己看到也「嚇一跳」。
永豐銀獲利動能強勁,推升永豐金1月稅後純益29.03億元、年增14.4%,每股稅後純益(EPS)為0.23元。銀行與證券為永豐金的兩大獲利引擎,相較永豐銀1月繳出好成績,永豐金證券1月則是稅後純益2.55億元,較去年同期衰退47.2%。
1月工作天數少,多數金控子銀行獲利表現欠佳
今年農曆長假多數落在1月,以致今年1月有17個工作日,比去年同期少了5個工作日,因此不少金控都以年節因素來解釋為何銀行子公司的獲利動能欠佳。
而截至目前,已經公告獲利的金控子銀行當中,單月賺10億元以上者,合作金庫銀行、兆豐銀行、台新銀行、第一銀行1月稅後純益分別年減27.4%、24.7%、13.5%、1.5%,中信銀行、玉山銀行、華南銀行的1月稅後純益,分別僅年增1.3%、5.4%、6.0%。
財富管理亮眼,永豐銀1月獲利逆勢大增
永豐銀1月稅後賺25.38億元,為何可較去年同期大增22.0%?許如玫解釋,主因財富管理、法人金融放款業務成長所帶動。永豐銀1月整體淨手續費收入年增逾3成,其中,財富管理年增近4成,高於該行整體淨手收的平均值,反映共同基金與保險商品銷售動能良好。
永豐銀的法人金融淨手續費收入也因法金放款量成長滿多,今年1月的法金淨手收年增1成多。法金放款量增除了貢獻手收也帶動淨利息收入成長,永豐銀1月淨息收年增約2成。
一般來講,一家銀行的獲利主要有三大來源,俗稱獲利三支柱,除了淨手續費收入、淨利息收入,另外就是金融交易收入,關於這第三支柱,永豐銀則是今年1月衰退約2成。
股市交易量減,金控證券子公司獲利僅1家成長
今年1月股市交易天數較去年同期減少,日均量也減少,影響證券公司獲利表現。截至目前,已公告證券子公司獲利的11家金控(元大、凱基、台新、兆豐、第一、玉山、國票、永豐、合庫、華南),除了台新證券年增25.0%之外,其餘10家全較去年同期衰退,年減幅度介於6.3%(元大證)~138.2%(合庫證),合庫證甚至較去年1月「盈轉虧」,1月稅後淨損0.13億元。
永豐金證券1月稅後純益2.55億元、年減47.2%,許如玫表示,今年1月股市交易天數較去年同期減少,影響永豐金證的經紀業務手續費收入年減2成多,自營與承銷業務雖然衰退幅度更大,但因經紀占永豐金證的手收比率達到7成,主要還是這方面的影響。
永豐金有5家子公司,除了銀行與證券之外,還有租賃、投信與創投,後面3家公司今年1月稅後純益合計貢獻母金控1.1億元,較去年同期合計侵蝕0.26億元的情況明顯改善。
許如玫表示,非銀行與非證券子公司的獲利貢獻增加,主要來自永豐創投。台股大盤指數今年1月比去年1月表現要好,永豐創投持有的股票部位評價利益年增7000多萬元,進而挹注永豐金1月獲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