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評:垃圾?黃金?環保署當然失職

2018-09-07 07:30

? 人氣

洋垃圾大量進口衝擊國內回收體系,圖為資源回收車。(顏麟宇攝)

洋垃圾大量進口衝擊國內回收體系,圖為資源回收車。(顏麟宇攝)

日前媒體大篇幅報導台灣進口垃圾大增一事,環保署先是說10月起會管制,被罵後又改口說「馬上檢討調整」;而部份業者則指進口垃圾大增是因為「台灣加工技術領先亞洲各國」,且並未造成國內回收體系崩盤。暫且不論進口「洋垃圾」到底是「真垃圾」還是可化為賺錢的黃金,在這件事情上,環保署是肯定失職了。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日前英國《金融時報》報導,去年中國下令嚴格限制「洋垃圾」的進口後,台灣等其他東南亞國家,淪為歐美塑膠垃圾的新出口地。英國今年1月至4月送往台灣的塑膠垃圾增加了10倍。雖然「10倍」這個數字只是單指來自英國的垃圾量,但整體來看,進口垃圾量確實是三級跳。

根據媒體報導指出,來自86國的廢紙和廢塑料,目前已有逾百萬噸、共4萬個貨櫃,讓本土回收體系趨近崩潰。環保署也坦言,的確本季從世界各國進口廢塑膠增加2.89萬公噸,較去年同期成長約2.57倍。

而進口量爆增,原因是過去占全球5-6成、全球主要廢棄物進口國中國,去年祭出禁令,今年起就禁止包括廢紙、廢塑料在內共24種可回收固體廢棄物的進口。因此也讓全球的廢棄物大移轉,進口「洋垃圾」大增的不僅是台灣而已,其它東南亞國家情況雷同,如今年首季英國出口到馬來西亞的廢塑膠增3倍、出口到泰國的增50倍。

中國這次對廢棄物進口下禁令,主要是基於環保因素,這與過去一般人認為,中國為了經濟發展、工業生產,可不顧環保的印象已不同,倒是台灣反而來者不拒的增加廢棄物進口。撇開許多人對「中國不收洋垃圾,台灣拚命收」,似乎台灣反而比中國更不環保、更落後的「感情受創」因素不談,進口洋垃圾的暴增確實是會對國內帶來相當大的衝擊。

進口洋垃圾最大的衝擊是:國內回收體系的破洞變大甚至崩潰問題。基於環保、環境整潔與資源循環利用等考慮,國內當然必須有一個涵蓋面廣、回收率高的廢棄物回收體系。這個體系回收包括廢紙、塑膠、玻璃、鋼鐵、保麗龍等等多項物品,除了民眾的配合參與資源回收與分類外,這個體系也同時仰賴許多拾荒者的參與協助。當然,還有最後一關、也是進口洋垃圾者的再製廠商。

不必調研、也不用懷疑,拾荒者基本上就是經濟弱勢的一群,靠著回收廢棄物賺取微薄的收入。

當「洋垃圾」大舉進口時,等於回收廢棄物的供給大增,回收品價格當然被拉低。這同時可以造成2個影響與結果:國內廢棄物的回收量減少,同時拾荒者的收入銳減。因此,我們看到業者採購進口量增加的同時,對國內的採購量減少,進口明顯排擠國內回收量。反映在拾荒者身上,則是嘆:「以前撿一天能買一個便當,現在只能買一罐水」。

本篇文章共 2 人贊助,累積贊助金額 $ 90

喜歡這篇文章嗎?

主筆室喝杯咖啡,

告訴我這篇文章寫得真棒!

來自贊助者的話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