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中華股市明顯兩極化 獨角獸光芒能否扭轉熊市陰霾?

2018-07-02 18:26

? 人氣

小米是香港第一件同股不同權掛牌案,也是港交所歷來最大的新經濟概念股,但定價最終落在券商設定的下限,意味著市場反應平平。圖為小米創辦人雷軍(資料照)

小米是香港第一件同股不同權掛牌案,也是港交所歷來最大的新經濟概念股,但定價最終落在券商設定的下限,意味著市場反應平平。圖為小米創辦人雷軍(資料照)

下半年第一個交易日,A股仍難逃中美貿易戰及中國政府去槓桿等陰霾籠罩,滬深股市雙雙重挫,使得今年A股回檔幅度超過15%,距離熊市已經不遠。安永聯合會計師事務所審計服務部營運長涂嘉玲認為,由於香港、大陸各自微調上市制度,兩地的IPO(首次公開發行)仍將如火如荼進行,下半年將陸續見到更多重量級新股現身,這一大群獨角獸(指未上市估值逾十億美元的新創企業)們,能否沖淡股市被諸多壞消息衝擊的氣氛,是下半年觀察資本市場的重點。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當前的大中華資本市場,存在著兩種不尋常的矛盾現象。第一種矛盾來自IPO,今年以來的重量級新股,掛牌以後表現普遍差強人意,例如指標案例-鴻海集團旗下的工業富聯(601138),上市後雖曾拉出3根漲停,從高點翻身下跌迄今竟已大跌33%、領先大盤進入熊市;剛剛完成定價的小米科技(1810.HK),則由於僅超額認購8倍、被視為反應平平,招股價格被設定為每股17港元、也就是本次發行的下限價;至於今年上半年港股最熱門的獨角獸-平安好醫生(1833.HK),如今也跌破了發行價,大陸、香港的新股紛傳出師不利的壞消息,自然讓人對後市提高警戒。

但在此同時,獨角獸紛紛加入資本市場,也讓新股交易繼續熱絡。涂嘉玲分析:「由於港交所多路並進、積極改革其上市制度,包括實施H股開放全流通,同股不同權機制終於底定,還有放寬生技企業上市限制,預料今年下半年除了小米科技之外,還有剛剛宣布上市計畫的美團、滴滴出行等重量級新股,以及若干生技公司將加入市場。」涂嘉玲預期,連同上半年總籌資金額502億港幣,全年港交所的籌資總額將上看2000億港幣,較2017年更上層樓。

另一層矛盾,來自散戶與外資間的心態差異。根據金融界最新統計顯示,A股滬深兩市的融資餘額占總流通股市值正在下降,由股災前的超過3%、逐步降至目前2.6%以下,意味著大陸炒股散戶們透過槓桿操作的比率逐漸降低,也代表其心態日益保守,在自然人為主的A股,這種恐慌蔓延自然會令市場欲振乏力。

相對的,在港陸股互聯互通額度擴大四倍後,6月1日A股也正式獲MSCI納入新興市場指數,中國證券業認為,這將為A股帶來多達1千億美元的長線買盤;僅六月一整個月,外資資金淨買超A股已達285億人民幣,與散戶「對作」的跡象十分明顯,但由於買超標的多半為知名的大型績優股,可以推測,初期湧進的買盤應以長線持有者居多。

當世界主要股市全都處在歷史新高、或即將創新高的關口,身為全球第二大經濟體的中國,資本市場卻離熊市只有一步之遙,港股表現則相對理想,吸引眾多高估值的新創企業赴當地上市。這種落差固然與中國在川普上台後面對的特殊處境有關,但散戶對股市望而生畏,也如實反映中國資本市場的改革仍未竟全功;雖有納入MSCI的東風,接下來中國要如何推動股市逐步回到正常運作機制,恐怕不只是吸引眾多重量級企業、回來發行CDR(中國存託憑證)如此簡單的。

喜歡這篇文章嗎?

周岐原喝杯咖啡,

告訴我這篇文章寫得真棒!

來自贊助者的話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