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烏戰爭讓國際風向洗牌?日、德核能政策轉彎 她示警台灣不得不審慎

2022-08-28 08:50

? 人氣

德國、日本近日開始討倫重啟核能、延長核電廠使用年限等問題。示意圖,圖為比利時核電廠。(資料照,Rafaël Delaedt (Arafi)@Wikipedia / CC BY-SA 2.5)

德國、日本近日開始討倫重啟核能、延長核電廠使用年限等問題。示意圖,圖為比利時核電廠。(資料照,Rafaël Delaedt (Arafi)@Wikipedia / CC BY-SA 2.5)

俄烏戰爭、氣候變遷掀起全球能源危機,部分原主張廢核或核能緊縮的國家開始重新考慮核電的可行性。媒體人陳鳳馨指出,曾受核災衝擊的日本、與積極主張廢核的德國都已經在地緣政治、經濟等因素壓力下重新思考核能的重要性,面臨能源、甚至是國安問題的台灣,不得不審慎評估。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陳鳳馨在網路節目《風向龍鳳配》中提到,曾受核災傷害、影響全球反核風氣的日本,關閉了國內近8成核電廠,但首相岸田文雄在談及能源政策時直言,日本將重啟核電、延長核電使用年限,並開放新核電廠。目前已有25座關閉的核電廠通過檢核,其中10座更已通過地方政府批准,待與居民協商後即可準備重啟。

2022年8月24日,日相岸田文雄在GX實行會議上做出「加速研議興建新核電廠」的指示。(日本首相官邸官網)
2022年8月24日,日相岸田文雄在GX實行會議上做出「加速研議興建新核電廠」的指示。(資料照,日本首相官邸官網)

歐洲核能再起?陳鳳馨:德國卡關政治拔河

陳鳳馨指出,另一個需要關注的,就是原本將廢核目標訂在2023年的德國。她表示,2021年曾有多名歐洲科學家聯名具函德國,呼籲勿再走向廢核之路,否則對減碳不利,但受到俄烏戰爭影響,德國與俄羅斯間的天然氣管線北溪2號供氣量大幅縮減,從每日1億2000萬立方公尺降到3000萬立方公尺,且可能隨時停止供應。

因此,在準備廢核、天然氣不足的雙重夾擊下,德國重新開始燃煤發電,但相對造成空氣污染;能源政策變動,也影響德國電價,電價已經是2021年同期5倍,有超過半數民意支持延長核電年限甚至重啟核電發展。陳鳳馨指出,其實早在戰爭爆發前,瑞士、比利時、義大利等國就因意識到再生能源目前的穩定性仍不高,仍須仰賴基載電力。在減少碳排放的前提下,火力發電又不可行,剩下核能發電是乾淨的能源。

陳鳳馨也提到,不過如今讓德國核能政策持續擺盪不定的,是政治上的拔河。她進一步解釋,除了主要的社民黨(Chritian Democratic Union),還有很大一部分是長年主張廢核的綠黨(die Grünen)。如若在這時轉向支持重啟核能,綠黨可能丟失大批支持者。社民黨也承受民意壓力,許多不滿電價高漲的民眾或擁核者都是壓力來源。

2022年俄烏戰爭,烏克蘭的黑海貨運受到嚴重影響(AP)
2022年俄烏戰爭開起全球能源問題變局,圖為海貨運受到嚴重影響烏克蘭黑海。(資料照,美聯社)

「日本地緣政治壓力浮現」 陳鳳馨:台灣能源在經濟和國安上都有隱憂

再回到日本的能源政策,陳鳳馨認為,日本能源政策的轉向與當地的經濟狀況相關。她提到,日本2022上半年的貿易逆差已經達到自1979有貿易紀錄來的新高;而自2011年福島核災後,因仰賴進口石油、天然氣等,每當國際油價調升,日本就面臨貿易逆差危機,現在更因與俄方交惡,進口天然氣出現問題,來自地緣政治的壓力也浮現。

與日本情況相近的台灣,陳鳳馨指出,同樣是有獨立電網卻又高度仰賴外來能源的台灣,在此次中共大規模軍演下得到的啟示是,若無法盡可能提高能源自給,一旦出現島嶼封鎖,將可能陷入危機。此外,若以2025非核家園為前提,目前再生能源占比最多也就約1成多,意味著約有9成電力需要仰賴火力發電;而煤、石油、天然氣的大量儲存又具不穩定性與安全問題,台灣的能源供應呈現兩難困境,在經濟與國安上都有隱憂。

至於核廢料問題,陳鳳馨認為應該思考這些事「核廢料」還是「核資源」。她解釋道,國際核子能總署之所以管制核廢料,正是因為當中含有大量的能量,而中、印、韓、法等國的積極開發,讓核能發電技術與核廢料再利用的發展性提高,且未來有商業運轉的可能。另外,她也強調,若不重視核能的重要性,忽視了核能人才的保留的培養,未來才急切希望重啟核能,就晚了。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