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再追求永遠達不到的「群體免疫」,全球各國抗疫策略轉向「全民接種」

2021-09-22 08:10

? 人氣

東京都廳的公務員正在接種新冠疫苗。(美聯社)

東京都廳的公務員正在接種新冠疫苗。(美聯社)

群體免疫的概念被華語受眾熟知源於2020年疫情從中國蔓延至英國後,英國採取的爭議性敞開城門引入新冠病毒措施,用自然免疫的方式達成群體免疫以在全社會產生抗疫。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這個概念一提出,隨即在華語社會引起極大爭議。彼時中國正在全國範圍內實行網格化居家隔離管理。英國牛津大學流行病學教授陳錚鳴此前接受BBC記者採訪時指出,對群體免疫的誤讀源於英國政府的溝通不當、東西方文化差異和部分自媒體的曲解報道。

彼時公眾認為達成群體免疫的方式是故意讓民眾感染病毒而產生抗體。

隨著對新冠疫情和新冠病毒的認知的更新,各界開始了解到,達成群體免疫的方式有自然免疫和通過疫苗接種達成的免疫。

而彼時在疫情初期談論群體免疫時,新冠疫苗還未研發成功,還在立項或者第一期臨牀試驗階段。大眾看不到通過疫苗接種而帶來的恢復正常生活的曙光。

手持針劑的女性醫護人員
Reuters

過去一年多,新冠疫苗極速研發成功後,各國政府任可和推崇70%的新冠疫苗接種率以形成免疫屏障。彼時科學家們認為,達到70%的接種率後,就可以達到群體免疫,並且形成免疫屏障,這也成為各國政府制定解封政策的參考係數。

截至2021年9月19日,根據美國約翰·霍普金斯大學的疫苗追蹤表,全球共有16個國家達成此前科學家所設的達成群體免疫所需的70%接種率,這其中包括英國、中國、新加坡、塞舌爾等國。接種率最高的是馬耳他,達到83.09%。其中中國的接種率為72.25%。

以中國為例,達到70%的接種率理應達到保護高危人群建立免疫屏障的目的,從而恢復正常的社會經濟生活,與世界恢復往來。

但事實並非如此。中國正在經歷新一波疑似由新加坡入境人員在中國的福建省引發的疫情。9月10日至9月19日,福建省累計報告本土確診病例335例,目前住院335例。

一個月前,中國才經歷過由南京祿口機場引發的全國性疫情。

新冠病毒
Getty Images

中國為何將70%及格線提高到80%以上?

中國的抗疫專家鍾南山在7月變異病毒Delta從南京祿口機場攻入中國後稱,中國的疫苗接種率至少要達到83%才能達到群體免疫的效果。

這個新要求比此前科學界公認的70%提高13%。其中牽涉中國國產疫苗應對變種病毒有效力下降的問題。

鍾南山曾介紹,實驗室研究表明,科興等國產疫苗對德爾塔毒株的防護效果有所下降,但仍然「很有效」。通過對在今年4月廣州疫情中確診Delta毒株的153人中接種中國國產疫苗患者與未接種患者的對比,發現中國國產滅活疫苗對Delta毒株有保護作用,總體保護率接近60%,對中度症狀保護率為70%,對重症病人的保護率則達到100%。這項研究在期刊《新發微生物與感染》(Emerging Microbes Infections)上發表。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