極端氣候下的德國都市規劃:柏林立志打造「海綿城市」,「綠色屋頂」仍有待推廣

2021-08-10 17:10

? 人氣

(德國之聲)

(德國之聲)

和很多其它城市一樣,柏林的污水排放系統不僅陳舊,而且不堪重負,遇到暴雨,就有街道被淹沒,因此打造海綿城市勢在必行。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3年前柏林市增設了雨水資源署,為城市建築和城市規劃做諮詢。為什麼要耗費人力物力緊盯雨水呢?這是因為柏林立志把自己打造成「海綿城市」。

「海綿城市」的含義是落下的雨水像海綿一樣在當地儲存起來,讓城市在自然災難面前保持彈性,而不是風吹則樹倒,雨來則內澇。

其實,柏林是一個相對缺水的城市,位於乾旱區域,雨水很珍貴,隨便浪費很可惜。同時,柏林的污水排放系統早已陳舊不堪,一旦遇上稍強降雨,道路很快「水漫金山」,市區大片街道被水淹沒,河流、運河被污染。這一狀況必須改善。

德國電視一台報導了柏林市一些地方建造海綿城市的嘗試。那裡的雨水不直接流進下水道,而是流入一個地勢更低的窪地,灌溉那裡生長的植物,最後從滲渠滲入地下,成為地下水的一部分。在試驗區域,傳統的下水道溝渠被滲渠取代,排水管道的負擔得到減輕,在夏季,綠地和水面的增多還附帶減緩了局部的熱浪。

柏林建造的實驗性海綿城市

該報導還提到,今後柏林市開發新的住宅區,建成後流入污水系統的雨水量不得超過社區開發之前。翻修街道以及廣場,無論在市中心還是在郊區,政府都會將「海綿城市」因素一並考慮進去。此外,該市環境局正在審核哪些水泥路、封閉的商圈以及住宅區裡,有重新打開蓄雨水的可能。

「綠色屋頂」在海綿城市概念裡佔有重要地位。「綠色屋頂」的想法並不新,柏林市多年前就開始了前衛項目,最出名的是赫爾姆霍爾茲材料與能源中心的綠色屋頂。它於1998年建造,至今不需很多維修,仍能吸收50%的降雨量,而近年來建造的先進綠色屋頂的蓄水量則高達90%。

柏林綠色屋頂的份額大約僅佔比4%,全德範圍內已名列前茅,這顯示,海綿城市深入人心的發展還有很大的空間。

的確,向「海綿城市」的轉型仍處在起步階段。其中最大的難點是資金問題,市政府為許多相關的項目提供資助,比如將一些區域的廢水排放脫離原有下水道系統,但從全市看,這些資助無異於杯水車薪。

© 2021年 德國之聲版權聲明:本文所有內容受到著作權法保護,如無德國之聲特別授權,不得擅自使用。任何不當行為都將導致追償,並受到刑事追究。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