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ene思書齋】開創電腦科學的長跑健將、二戰功臣卻被迫化學去勢……圖靈波瀾人生最權威傳記

2018-01-07 11:00

? 人氣

《艾倫‧圖靈傳》書影。(圖/Gene思書齋)

《艾倫‧圖靈傳》書影。(圖/Gene思書齋)

電影裡要描寫科學家,就讓他們穿白色實驗衣在實驗室和辦公室走來走去。可是現實中,如果我平時沒事就這麼做,同事和學生只會想說我是不是很後悔當初沒去唸醫科,然後忘了吃藥了Orz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近年有不少描述科學家「真實」生活的電影或影集,如《模仿遊戲》(The Imitation Game)、《愛的萬物論》(The Theory of Everything)、《天才無限家》(The Man Who Knew Infinity)和《關鍵少數》(Hidden Figures)、《世紀天才》(Genius)等等。

這些科學家的傳記能夠搬上大銀幕,當然是因為他們的故事非常戲劇化。即使是大部分諾貝爾獎得主的生平要搬上銀幕,大概只有他們在實驗室裡長時間玩弄不知名的儀器、長時間在辦公室裡讀文獻和打字、或者在課堂中上觀眾完全聽不懂的課⋯⋯

然而,人生的真實狀況有時間是比電影中還鬼扯,以致於編導都不敢照本宣科地搬上大銀幕,以免被影評奚落是亂灑狗血;至少,扣掉電影中那些為劇情發展而弄出的橋段,這些了不起的科學家,他們在人生中和科學上的豐富程度,是電影或影集都難以刻畫的,況且電影常為了製造張力討好觀眾而虛構重要劇情。

如果沒有《模仿遊戲》的主角艾倫‧圖靈(Alan Turing,1912-1954),電腦也應該還是會誕生,只是不知會晚多久。如果沒有他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加入布萊切利莊園(Bletchley Park)的團隊,破解了德國的密碼,二戰應該仍會結束,但也不知會晚多久,還會有多少寶貴的生命犠牲。如果他沒有因同性戀問題事發,受迫在當時英國法令規定下,被化學閹割後不久在身旁留下一顆毒蘋果自殺身亡,今天的人工智慧可能又會提前多早誕生?

他也提出著名的圖靈測試(Turing test,又譯圖靈試驗),是於1950年提出的一個關於判斷機器是否能夠思考的著名試驗,測試某機器是否能表現出與人等價或無法區分的智能。圖靈測試內容是,如果一個人(代號C)使用測試對象皆理解的語言去詢問兩個他不能看見的對象任意一串問題。對象為:一個是正常思維的人(代號B)、一個是機器(代號A)。如果經過若干詢問以後,C不能得出實質的區別來分辨A與B的不同,則此機器A通過圖靈測試。

如此可見,圖靈是超越他時代的天才,不僅是位科學家也是位思想家,更是位真誠地面對自己的人,他的一生有許許多多值得我們深思的創見!

《艾倫‧圖靈傳》原文版書影。(圖/Gene思書齋)
《艾倫‧圖靈傳》原文版書影。(圖/Gene思書齋)

要認識這位真正了不起的科學家,一位讓我們對人類心靈和智能深入思考的科學家,影響力甚至超越科學,他也給了哲學、藝術和文學等領域不少的啟發。要瞭解這位偉大又悲劇的偉人戲劇化的一生,《艾倫‧圖靈傳》(Alan Turing: The Enigma)是最權威的傳記,沒有之一。

喜歡這篇文章嗎?

黃貞祥喝杯咖啡,

告訴我這篇文章寫得真棒!

來自贊助者的話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