獲美國雜誌評選為最佳冒險、休閒地!疫情後「小而美」旅遊體驗將成風潮,台灣占絕佳優勢

2021-06-24 11:14
疫情改變旅遊型態,台灣「小而美」的優勢是美國市場最愛。(圖/讀者提供)
疫情改變旅遊型態,台灣「小而美」的優勢是美國市場最愛。(圖/讀者提供)

美國旅遊雜誌公布2021年休閒生活風格獎,台灣獲得最佳冒險、最佳休閒目的地2項肯定,觀光局駐洛杉磯代表說,台灣的生態、山海、小鎮旅遊正符合疫情後美國旅客的愛好

美國2019冠狀病毒疾病(COVID-19)疫情緩解,全美多處6月解封,國內旅遊恢復榮景,美國旅遊業者提前布局出國旅遊的商機。擁有55萬訂戶的「環旅世界」(Global Traveler)本月公布「2021年休閒生活風格獎」(Leisure Lifestyle Awards),為疫情後的觀光暖身。

台灣在「全球最佳冒險旅遊目的地」上僅次於印度,獲得第二名;台北則是「亞洲最佳休閒旅遊目的地」第一名。獎項是由雜誌透過訂戶問卷調查選出,時間自2020年12月到2021年4月。

台灣小而美自然生態,深受美國市場喜愛

觀光局駐洛杉磯辦事處主任施照輝受訪表示,台灣自2016年起推廣台灣生態、跳島觀光、登山健行、小鎮漫遊、單車樂活等旅遊活動,受到美國市場喜愛

台灣獲獎的「最佳冒險旅遊目的地」(BestAdventure Destination)以戶外活動為主,正代表台灣享有的山脈、海洋和自然生態、人文風情結合起來的優勢。

台北獲獎的「最佳休閒旅遊目的地」(BestLeisure Destination)則著重在餐廳酒吧、飯店旅館的度假體驗,凸顯大台北都會區的魅力。

施照輝經常與美國旅遊業者互動,了解美國觀光客口味。他說觀光局近年來推動生態、海灣、小鎮、山脈旅遊逐漸打入美國市場,疫情過後,國際旅客更重視與家人一起的「小而美」旅遊體驗,在這一點上,台灣享有優勢

施照輝觀察,疫情後的旅遊新常態著重在自由行、小型旅行團和客製化的深度旅遊,儘管目前國際旅遊恢復腳步緩慢,但觀光市場必須提前半年以上布局,現在正是向外國旅客介紹台灣的好時機,為將來做好準備。 (相關報導: 在家防疫不無聊!交通部推「線上沉浸體驗」:上網就能身歷其境,暢遊台灣絕美風景 更多文章

責任編輯/焦家卉

喜歡這篇文章嗎?請作者喝杯咖啡支持他

請他喝杯咖啡
更多文章
印度神童預言驚爆「中國現在並不安全」!特別點名:他們在資料保護方面非常強大
香港蘋果日報在網路世界徹底消失,連總部大樓都要被收回?日媒產經頭版隔海喊話:朋友、等你復活
「疫苗殘劑」先給青壯年打!醫急喊話:非常時期,要有非常手段
紓困4.0精進方案拍板!取消6月夏月電價、勞工紓困貸款名額加碼
台積電如何讓三星陷入苦戰? 韓媒分析難勝台積電的三大關鍵:投資、技術及客戶信賴
Google安卓版用戶傳App當機災情 官方調查中 網揭:解除這一原件可暫時解決問題
BBC:《蘋果日報》停刊,為何被視為香港新聞自由與「一國兩制」的終結?
英國啟動加入CPTPP 陳冲:台灣應加速經貿談判
常被蚊子叮,千萬別再點蚊香!中醫師教你1個驅蚊妙招,2個月內蚊蟲通通絕跡
北農群聚案》還原CDC會議過程  柯文哲:出了房門他們還是政治對政治
香港蘋果日報關閉》加拿大、英國、歐盟齊聲譴責:《香港國安法》是打壓自由的工具
日本首例接種莫德納疫苗後死亡!94歲翁施打隔日不治身亡,因果關係待確認
謝長廷打臉「疫苗乞丐」說!驚爆:日本追加贈台疫苗會有變化
「肥佬黎沒有投共,也沒有為了錢一走了之—現在他在坐牢」《蘋果日報》記者的末日自白
永續能源的歷史性進展!荷蘭法院判殼牌石油敗訴:須在2030年前減碳45%!
陳時中夜會柯文哲喊「對抗輸的是社會」 柯建銘:各縣市應和中央合作
華爾街日報》研究發現美國在2019年12月就有人感染新冠病毒,但未必是病毒來源地
越南國產疫苗申請緊急授權 無足夠數據驗證未批准
民眾黨支持度衝史上最高 醫師讚因北市防疫好:不是笑人家是4%仔?
藍批「疫苗乞丐」 前外交官反嗆:丟臉的是無視千枚飛彈瞄準台灣
深陷禾馨風暴、反對公開「3+11」記錄 高嘉瑜負聲量暴增
台灣已滿足3大解封條件?台大陳秀熙曝科學證據:這波流行確實受控
風評:國產疫苗硬闖「擴大二期」為救命?還是為炒股?
烏凌翔觀點:無盡的前沿─當政府限縮科學自由
張讚國觀點:高嘉瑜並非附帶傷害,而是自殘
疫情爆發,防疫股高點卻回不去了? 搶快篩商機手腳要快,免得投資成一場空!
從四輪跨足兩輪!鴻海與Gogoro攜手推動電池交換技術 電動車藍圖逐漸明朗
李榮耕觀點:警察,我在這裡—簡訊實聯制的法律依據何在?
楊岡儒觀點:接種疫苗猝死疑雲,該打還是不該打?
吳典蓉專欄:范雲與高嘉瑜,同罪不同命?
觀點投書:被貼「赤色打手」的郭正亮,可別退黨
觀點投書:台灣的防疫風格VS.最高領導人的性格
觀點投書:三種中國新冠滅活疫苗的三期試驗
觀點投書:美國國家安全與拜登的國防預算
觀點投書:安全距離用錢買?
觀點投書:看待國民黨的方式,不必是0或1
比特幣、狗狗幣該納稅嗎?政府如何讓炒幣仔「上繳國庫」?《光天化日搶錢》書摘(4)
林右昌批柯文哲「睜眼說瞎話」 北市府反擊:搞不清楚疫調規則?
北農疫情有變數?柯文哲夜會陳時中 指揮中心曝防疫3箭要清零
綠營六都市長民調吊車尾 鄭文燦:防疫是最重要責任,民調不是
秦剛若接中國駐美大使 華府恐充斥戰狼吠聲
陳時中、陳吉仲突襲視察北農 柯黑議員痛批:把防疫當成打柯秀
香港蘋果日報24日停刊 賴清德批北京:50年不變言猶在耳卻輕易毀諾
最大規模!新莊運動公園地下停車場工程力拚明年完工啟用
民調第一 侯友宜:做好防疫才能回到正常的生活
三級警戒三度延長 異國美饌便當外帶一次看
罕見干涉他國內政》義大利把歧視LGBT視為仇恨罪 梵蒂岡憂打壓宗教自由
台北爆多起群聚感染卻只新增22例?網友酸:又被校正回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