註冊
登入
咖啡贊助
支持我們
常見問題
VIP
新聞
評論
財經
風生活
風影音
支持風傳媒
VIP
新聞
評論
財經
風生活
風影音
支持風傳媒
註冊
登入
咖啡贊助
支持我們
常見問題
註冊
登入
咖啡贊助
支持我們
常見問題
VIP
新聞
評論
財經
風生活
風影音
支持風傳媒
首頁
COVID-19疫情 文章列表
#
COVID-19疫情
約 2,071 項搜尋結果
相關排序
日期排序
風生活
新冠疫苗打夠了嗎?疫情即將到高峰,「1疫苗沒打過」最好快補接種
有醫師表示不用再打COVID-19疫苗。衛福部疾管署發言人羅一鈞今(30)日說,此危險呼籲恐有害民眾健康,JN.1疫苗經WHO評估仍對當前流行變異株有效,並澄清「疫情灌水」說。新冠疫苗打夠了嗎?「風傳媒」等媒體報導,中華民國防疫學會理事長王任賢日前出席國民黨記者會表示,近期COIVD-19(2019冠狀病毒疾病)疫情是「灌水」灌出來的,且COVID-19如今......
中央社
2025-05-30 14:38
COVID-19
JN.1疫苗
疫情
即時
新聞
新冠疫情狂飆「將迎高峰」!端午連假防群聚 醫籲留意7警訊防重症
COVID-19疫情連7週上升,衛福部疾管署估6月底7月初達高峰,屆時單週就診人次預計將達15萬到20萬。端午連假今天展開,疾管署提醒防疫不可鬆懈,如有重症前兆,儘速就醫。連7週病例飆升 新冠疫情迎高峰衛生福利部疾病管制署發言人羅一鈞昨天表示,觀察5月25日至27日期間,COVID-19(2019冠狀病毒疾病)就診人次與上週同期相比已增加近8成、約78%,預......
中央社
2025-05-30 13:23
COVID-19
疾管署
端午連假
新聞
國內
醫療健康
政治
台灣跟進?美國「孕婦、兒童」不再打新冠疫苗 6月中專家會議討論
美國衛生部長小羅勃甘迺昨(27)日在主群媒體上宣布,美國停止建議孕婦和健康的兒童例行施打COVID-19疫苗,消息一出,各界都很關心台灣是否跟進?衛生福利部長邱泰源今(28)日表示,新冠疫苗的建議接種對象,主要以衛生福利部傳染部防治諮詢會預防接種組(ACIP)專家討論為主。疾管署也證實,6月中旬會召開ACIP討論今年秋冬新冠疫苗公費的接種對象。根據外電,小羅......
黃天如
2025-05-28 11:24
新冠疫苗
美國
COVID-19
風生活
話題
健康
不只新冠肺炎!「台灣4大病毒爆發」醫師曝新變異株更強,單周恐破10萬人就醫
台灣近期呼吸道疫情進入高峰期,不只COVID-19(新冠病毒)強勢回歸,還同步面臨流感、副流感與人類間質肺炎病毒(hMPV)四大病毒同時流行的嚴峻挑戰。專家警告,這波新冠疫情來勢洶洶,恐在6月中下旬達到高峰,單週門急診就診人次預估將突破10萬人。 疫情快速攀升 變異株傳播力強、疫苗效力下滑 根據衛福部疾管署統計,上週新冠就診人次已達1.9萬,且數據仍在持......
風生活綜合報導
2025-05-24 17:25
COVID-19
呼吸道疫情
新冠病毒
新聞
國際
醫療健康
近期出國旅遊請小心 新加坡、香港再現新冠肺炎疫情
面對那個曾讓全世界停擺3年時光的新冠肺炎病毒(Covid-19),我們仍不可過度輕忽,近幾個星期以來,東亞人口最稠密的兩座城市:香港與新加坡,相繼發出公衛警告,表示新一波新冠病毒疫情正在亞洲地區捲土重來,兩地的確診病例正在激增上升。
李靖棠
2025-05-15 17:30
新冠肺炎
COVID-19
香港疫情
新聞
國際
兩岸
歷史
武漢封城五週年:BBC談「消失的真相」與「疫情世代」的集體創傷
五年過去,武漢早已恢復車水馬龍的繁華,但那76天的封城記憶,依然深埋在居民心中。
BBC News 中文
2025-01-23 17:12
武漢
新冠疫情
封城
新聞
政治
川普偷送快篩,普京收了要他嘴巴閉閉?水門案記者揭露兩人私下互動
揭發水門案的知名記者伍德華在新書說,川普任總統期間曾祕密將COVID-19檢測儀寄給俄羅斯總統蒲亭,即便疫情期間美國自己醫療資源短缺;此外,川普卸任後仍與蒲亭聯繫。
中央社
2024-10-09 11:38
川普
檢測儀
普京
財經
風書房
為什麼那年兇殺案、車禍率暴增?疫情加上總統大選混亂,美國人深信體制陷入危機
我們想讓你知道:美國副總統候選人辯論剛剛結束,川普能否二度當選總統仍是焦點。回顧他輸給拜登當年,因為疫情爆發、民心恐慌,加上兩黨支持者對總統大選結果爭議不休,雙方唯一共識就是「共和體制已然深陷危機」,雙重因素夾擊導致美國民眾生活陷入空前混亂,直接影響之一,就是兇殺案和車禍率的全面上升。今年又逢美國總統大選,在倒數一個月之際,上屆大選前後引發的亂象,值得我們再次回顧。以下是《疫情教會我們什麼》書摘所提及的當時亂象:
臉譜
2024-10-03 14:10
疫情
美國
槍枝暴力
風生活
國內
健康
懶人包》全台4500家藥局發放「免費快篩」!一鍵查詢家中最近地點,不用健保卡就能領
新冠疫情雖逐漸趨緩,但仍未完全消失,疾病管制署(疾管署)近日宣布,自5月6日起,全台將有4500餘家健保特約藥局提供3種廠牌的快篩試劑,讓民眾免費領取,有需求的民眾無需攜帶健保卡,即可自由至藥局領取,一人可領一盒,一盒則最少有4劑以上。
風傳媒新聞焦點
2024-05-07 11:16
快篩
免費快篩
COVID-19
風生活
如何判斷自己是感冒還是確診?醫師一圖揭感冒、流感、新冠肺炎最大差異,出現4症狀盡快就醫
新冠肺炎(武漢肺炎,COVID-19)疫情雖已經漸漸消退,但天氣變化讓感冒的人數增加,許多人分不清楚自己到底是確診新冠肺炎還是感冒。對此,台灣中醫台灣中醫預防保健協會創會理事長樓中亮曾分享,新冠病毒、Omicron變種病毒、一般流感及感冒的症狀特徵,並傳授5大自我保護守則,學習與病毒抗衡!
潘京婕
2024-02-25 08:48
新冠肺炎
Omicron
Omicron傳播
新聞
國際
兩岸
中國研發百分百致死率新冠病毒 《紐約郵報》:遏止此瘋狂行為是各國要務
COVID-19(2019冠狀病毒疾病)疫情仍未平息,但中國學術與醫療單位合組的研究團隊本月初發表論文指出,藉由疫情前在穿山甲體內首次發現的毒株,已研發實驗鼠致死率100%的新型冠狀病毒。
中央社
2024-01-19 19:30
新冠病毒
COVID-19
中國新冠疫情
風生活
健康
新知
如何判斷是感冒、流感還是確診新冠?醫師曝光最大差異,出現「這些症狀」要小心
你應該要知道的食事
食力foodNEXT
2023-11-24 10:30
一般感冒
感冒
感冒症狀
財經
經濟
當初誰說「通膨是暫時的」!這次聯準會能做出正確行動嗎?2024年經濟會不會衰退?
我們想讓你知道:各項經濟數據下滑,顯示聯準會一連串緊縮政策終於見到效果,但也意味著美國經濟2024年不免將會降溫。《大缺貨:供應鏈斷裂、通膨飆升與地緣衝突如何拖垮全球經濟?》一書作者則認為,鮑威爾主導的聯準會這次緊縮行動,跟2013年的柏南克其實如出一轍,屆時通膨也將不再是市場焦點,經濟重挫才是。
聯經出版
2023-11-15 07:10
鮑威爾 Jerome Powell
聯準會
葉倫 Janet Yellen
風生活
財經
誰說房價不會跌?香港負資產屋主第3季暴增,達1.1萬人!
在3年疫情打擊、經濟低迷、港人掀起移民潮及外資流出等因素影響下,香港第3季負資產房宅急增2.3倍。
中央社
2023-11-04 11:10
負資產
香港
房價
風生活
國內
健康
莫德納XBB.1.5疫苗9/26開打!優先開放這族群「還能領500禮券」,一鍵預約接種
北市衛生局表示,莫德納XBB.1.5疫苗首週有150家院所可打,優先給65歲以上民眾接種;衛生局指出,為鼓勵長者接種,還有500元商品禮券可領。
中央社
2023-09-22 16:47
疫苗
莫德納疫苗
XBB.1.5疫苗
風生活
健康
新冠肺炎、流感、感冒症狀超像怎麼判斷?醫師一張圖教你快速分辨差異,快篩陰性不代表沒事
新冠病毒尚未完全平息,也將進入流感季,天氣轉涼也到了容易感冒的季節,賴耳鼻喉科診所賴盈達醫師提醒,新冠肺炎演變至今症狀和流感非常相似、也與感冒雷同,此時更要留意,如有不適還是應盡早檢查,別快篩陰之後就直接認定只是流感或感冒。
今健康
2023-09-20 07:12
健康
新冠肺炎
流感
財經
商業
經濟
去日本訂房漲很多!日本經濟新聞:高檔飯店房價比疫情前多3成,已超過美國紐約
日本東京市區飯店住宿費飆漲,高價位飯店平均每日房價(ADR)較COVID-19疫情前高約3成,漲幅超過美國紐約的飯店,甚至有飯店每晚要價逾10萬日圓(約新台幣2萬1800元)。
中央社
2023-09-03 07:10
日本
東京
住宿
新聞
國際
國內
外交小尖兵邁入第20屆 COVID-19疫情後首度選拔開跑
受COVID-19疫情影響而暫停的外交小尖兵計畫,1日正式恢復啟動,且該計畫在2023年適逢第20屆,我國外交部長吳釗燮和教育部政務次長林明裕出席活動致詞時還爭相「搶人」,鼓勵參加該計畫的年輕學子未來可加入各自部會行列。公視總經理徐秋華大讚這些學子是「人選之人」。
簡恒宇
2023-09-01 14:30
外交部
教育部
外交小尖兵
風生活
國內
財經
全球首例!高端COVID-19疫苗獲世衛技轉授權 早盤股價奔漲停
高端COVID-19疫苗技轉授權世界衛生組織(WHO),創下全球疫苗首例,高端今天開盤股價跳空直奔漲停。
中央社
2023-08-30 10:19
高端
股票
股市
風生活
健康
世界
又有新變異株!COVID-19「艾里斯」竄起,EG.5傳播速度有多快?3大QA一次看
隨著COVID-19感染和住院人數在美國、歐洲和亞洲呈現上升趨勢,衛生官員將矛頭指向暱稱為「艾里斯」(Eris)的新變異株EG.5。EG.5是Omicron亞型變異株。
中央社
2023-08-15 10:16
艾里斯
新變異株
世界衛生組織
風生活
新冠肺炎》確診後幾天才會失去傳染力?醫師揭關鍵時間點,這天起幾乎測不到病毒量
在當時密切接觸者隔離「3+4」的防疫政策上路後,不少民眾好奇,為何密切接觸者只需要隔離3天?只隔離3天真的夠嗎?對此,胸腔暨重症專科醫師黃軒說明,根據國外研究顯示,新冠Omicron病毒株傳染力最高的時期,多是在症狀發生後的2到3天內,且確診者發病第3天後幾乎檢測不到病毒量,因此可作為密切接觸者隔離3天的參考。
潘京婕
2023-08-14 08:25
新冠肺炎
確診
確診者
新聞
兩岸
財經
刺激消費有困難:審計顯示中國消費券作用不大
據中國媒體《財新網》報道,多個省份審計後發現,各地在疫情期間發放的消費券拉動消費效果不佳,且難於管理。而經濟刺激力度更大的直接發放現金之手段,近期也難以實現。
德國之聲
2023-08-04 13:10
中國經濟
中國
GDP
風生活
Omicron潛伏期有多久?接觸確診者隔多久做快篩最準?指揮中心公布最佳時機,第一時間測其實不準
因應本土新冠肺炎(武漢肺炎,COVID-19)疫情仍持續,若接獲曾接觸確診者的通知,最好應在幾天或幾小時內做快篩結果才準確?Omicron、Covid-19潛伏期會有多久?對此,指揮中心解答,1個時間點為做快篩的最佳時機。
潘京婕
2023-07-24 09:30
新冠肺炎
快篩
快篩陽性
風生活
為何有人確診新冠肺炎卻零症狀?最新研究曝「天選之人」真的存在,特定基因解密出爐
研究人員在一份最新研究裡指出,體內有特定基因變異的人,COVID-19確診卻未發病機率確實比他人高出數倍,對疫情期間存在所謂「天選之人」提供第一份可能的解釋。
中央社
2023-07-20 16:17
新冠肺炎
新冠肺炎疫情
武漢肺炎
風生活
健康
如何判斷自己是不是二次確診?醫師曝12大關鍵症狀,多吃3種營養素有效緩解
雖然疫情下降,但近期許多人再次出現「二度確診」。二度確診通常以哪些症狀較常見?二度確診COVID-19可能產生的症狀,取決於先前感染的嚴重程度、所涉及的病毒種類變異和人的免疫反應等因素。COVID-19的再次感染常見症狀可能包括:發燒、咳嗽、氣短或呼吸困難、疲勞、肌肉或身體酸痛、頭痛、味覺或嗅覺喪失、咽喉腫痛、鼻塞或流鼻涕、噁心或嘔吐、腹瀉。
潮健康
2023-06-28 08:53
健康
確診
新冠
風生活
健康
新冠肺炎》確診吃什麼可以加速痊癒?營養師1張圖詳解,4大症狀這樣吃緩解不適、減少後遺症
新冠肺炎(武漢肺炎,COVID-19)本土確診持續,雖然近期的確診者症狀大多輕微,但發病時仍會感到不適,許多人好奇「確診要吃什麼比較好」?對此,營養師高敏敏建議,確診症狀常見如「有氣無力」、「咳嗽、聲音沙啞」、「腹瀉」、「全身痠痛、發炎」等四大症狀,可以透過各式食物的補充,攝取足夠營養素,以便加速痊癒、減少後遺症。
蘇淳閔
2023-06-27 08:56
新冠肺炎
武漢肺炎
COVID -19
風生活
健康
清冠一號千萬別和1款藥一起服用!台大醫示警3大恐怖後果,小心急性腎衰竭永久傷身
近期許多民眾陸續感染新冠肺炎,由於現在罹患新冠肺炎不需要通報,因此很多民眾選擇就醫之後在家吃藥自行康復。但日前卻發生有病患將清冠一號與「這款藥」混用的狀況,造成劇烈腹瀉、電解質紊亂、急性腎衰竭等。
張雅筑
2023-06-26 10:54
清冠一號
清冠一號副作用
清冠一號怎麼吃
風生活
健康
買不到公費清冠一號別擔心!衛福部推「全台動態查詢表」,一鍵就知哪裡可買、庫存量剩多少
本土爆發新冠肺炎(武漢肺炎,COVID-19)疫情,不少民眾搶購退燒藥等各種藥品,而中藥清冠一號也被一掃而空,許多人詢問到底哪裡可以買到清冠一號。對此,衛福部國家中醫藥研究所曾召開記者會,宣布「公費清冠一號動態查詢表」上線,民眾可透過網路表單確認中醫診所的清冠一號存貨,不必再白跑一趟。
潘京婕
2023-06-25 08:57
新冠肺炎
清冠一號
中醫
風生活
即時
癌症蟬聯10大死因榜首41年 COVID-19躍居第3名
衛福部今天公布去年10大死因及總死亡人數統計,癌症已連41年蟬聯首位,去年奪走近5.2萬條人命,COVID-19更從第19名躍居第3名,死亡人數有1萬4667人,死亡年齡中位數為82歲。
中央社
2023-06-12 11:15
新冠疫情
新冠病毒
COVID-19
風生活
國內
健康
人類有辦法完全擺脫新冠病毒嗎?疫情何時才會結束?專家:不能樂觀期待殺傷力減輕
在人類漫長的演化史上,傳染病是形塑人類的一大力量。就像新冠病毒,在2019年底進入人類世界;假如沒有意外,會持續與全人類共同生活很長的時光,影響我們的生活(但從病原體的角度來看,它們其實也深受人類影響)。
時報出版
2023-06-06 10:00
疫情世代:如何因應與復原,給所有人的科學與法律指南
疫情
新冠疫情
風生活
國內
健康
疫情何時才會結束?大家都確診過,就會有群體免疫嗎?專家解析真實門檻
群體免疫是公共衛生、流行病學行之有年的概念;英國防疫領導人在COVID-19初期提到群體免疫,卻受到各界普遍批判。隨著疫情發展,有關群體免疫的爭議不斷,有人寄望為終結這場世紀瘟疫的解方,也有人抱持悲觀態度。究竟群體免疫是什麼,讓我們借用COVID-19疫情,探索此一概念有何意義。
時報出版
2023-05-31 20:38
疫情世代:如何因應與復原,給所有人的科學與法律指南
疫情
群體免疫
風生活
國內
健康
第四波疫情來了,天選之人也難逃?專家揭原因,曝「4族群」要小心
新冠疫情確診數近日又逐步上升,根據疾管署本週二公佈的數據顯示,近7日每日新增154例本土確定病例,相較上週有上升跡象,而疾管署副署長羅一鈞更根據各項指標升溫指出,當前正進入式第四波疫情。對此,台灣流行病學專家、中研院生醫所兼任研究員何美鄉表示,疫情未來仍會持續發生,除小朋友、長輩外,本身體質不健康、有慢性病者也應該特別注意。
柴涵真
2023-05-20 00:07
新冠疫情
COVID -19
第四波疫情
風生活
新冠疫情又升溫!疾管署宣布正式進入第4波流行,兒童出現10症狀立刻就醫
疾管署昨(16)日公布,綜合通報趨勢、醫療資源使用情形、口服抗病毒藥物開立數及住宿式機構陽性率等指標研判,COVID-19疫情上升,正式進入第4波流行,兒童重症風險不容忽視。
中央社
2023-05-17 18:28
新冠肺炎
新冠肺炎疫情
武漢肺炎
新聞
國際
流行期間奪走至少2000萬人命 WHO解除COVID-19全球公衛緊急狀態
世界衛生組織(WHO)5日宣布,COVID-19不再構成全球衛生緊急事件。這場歷時3年的疫情不僅造成至少數百萬人死亡,還為世界經濟帶來浩劫、加重貧富不均。
中央社
2023-05-06 17:00
新冠疫情
武漢肺炎
COVID-19
新聞
國內
醫院仍須戴口罩至5月30日 王必勝:傾向延長口罩規範
今年各項防疫措施逐漸解封,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今(25)日宣布,新冠肺炎將自5月1日起,降為第四類法定傳染病,疫情指揮中心也將隨之解編,但口罩規範尚未完全退場。指揮官王必勝表示,醫療機構與救護車的口罩規範,暫定維持至5月30日,因仍有季節性呼吸道疾病及多機構脆弱群體,目前傾向延長醫院內戴口罩的相關規定。
李思琪
2023-04-26 06:17
中央疫情指揮中心
王必勝
口罩規定
新聞
國際
兩岸
WHO要求中國提交疫情資訊 譚德塞:沒提供就會一直猜測COVID-19起源
世界衛生組織認為中國肯定還掌握著更多有助於解密COVID-19病毒起源的數據。世衛總幹事譚德塞要求中國分享所有相關的重要訊息,他說,「在沒有辦法拿到中國的訊息之前,所有對COVID-19起源的猜測都會存在下去。」他說,如果北京方面提供尚缺的數據,我們將知道「發生了什麼或者它是怎樣發生的」,「這也是為什麼我們一直堅持要求中國在這一點上進行合作」。
德國之聲
2023-04-09 00:00
武漢肺炎
新冠肺炎
COVID-19
風生活
國內
健康
大眾運輸口罩何時解禁?王必勝解答「最快時間點」,新制上路首週趨勢穩定
國內COVID-19疫情穩定下降,指揮中心今(24)日公布,新增102例本土及0例境外移入;確診個案中新增39例死亡。指揮中心預估,搭乘大眾運輸不用戴口罩措施,最快4月中下旬實施。防疫新制於3月20日上路,國內疫情規定逐漸鬆綁,但目前除了醫療機構外,大眾運輸工具上也規定要戴口罩,指揮中心指揮官王必勝表示,有望於4月下旬鬆綁。
風生活綜合報導
2023-03-24 22:46
王必勝
疫情
新冠肺炎
風生活
今日新增5411例本土、28例死亡!確診0+N上路更容易被感染?指揮中心曝出現6症狀立刻就醫
中央疫情指揮中心今(20)日宣布有本土確診5411例,境外移入133例,總共5544例確診(包含28例死亡)。
蔡惠芯
2023-03-20 14:00
確診
確診者
感染
風生活
健康
輕症免隔離開跑,確診還需要就醫、拿藥嗎?醫提3點警告民眾「小心長新冠纏身」
3月20日起新冠輕症不用再通報、隔離,但小心病毒還在身邊長新冠纏身!最新調查指出,4成新冠患者自認有長新冠,以體力下滑最明顯;但其中竟有高達6成的長新冠高風險族群,確診後未就醫用藥,恐暴露於器官損害、罹患肺栓塞、心臟病、糖尿病風險。醫呼籲必做「3件事」可避免。
優活健康網
2023-03-20 20:32
長新冠
長新冠就診潮
長新冠症候群
風生活
輕症免隔離,快篩陽性怎麼請假?還能申請防疫險、勞保傷病給付嗎?7大QA看懂0+N最新規定
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日前公布「輕症免通報隔離」政策相關規定,已於今(20)日起正式實施,輕症者取消強制隔離,改採「0+N」自主健康管理,中重症住院者仍須通報,同時也調整了新冠遺體處置感染管制,取消「不可再打開屍袋」、「使用雙層屍袋」等建議,恢復親友可瞻仰遺容,以下整理了4個將上路的防疫規定。
黃子瑄
2023-03-20 19:15
疫情
防疫政策
新冠疫情
風生活
國內
懶人包》明起輕症免通報、免隔離!上班上課怎麼請假?還能領防疫險嗎?QA一次看懂
COVID-19輕症強制隔離將走入歷史,20日起取消輕症隔離等防疫措施。以下整理8項情境QA,檢驗陽性的師生及醫護人員能否正常上班上課、染疫民眾如何看病領藥等,一次掌握。
中央社
2023-03-20 05:45
疫情
新冠疫情
COVID -19
風生活
今日新增8855例本土、37例死亡!輕症免隔離新制下周上路,出現這些症狀仍需就醫
中央疫情指揮中心今(16)日宣布有本土確診8855例,境外移入207例,總共9062例確診(包含37例死亡)。
黃子瑄
2023-03-16 22:08
COVID -19
新冠肺炎
新冠疫情
風生活
健康
今日新增9980例本土、42例死亡!確診康復半年後「肺部竟長出肺結節」,醫師示警3種人要小心
中央疫情指揮中心今(15)日宣布有本土確診9980例,境外移入208例,總共10188例確診(包含42例死亡)。
簡沛晴
2023-03-15 22:06
確診
確診者
感染
風生活
1922預約平台已退場,第三劑、第四劑疫苗怎麼預約?各縣市隨到隨打、醫院診所施打地點一次看
隨著Omicron疫情持續升溫,國內各縣市再度開始催打第三劑疫苗。但1922中央疫苗預約平台已於4月退場,緊接著是各縣市政府的「預約制」、「隨到隨打站」上場!針對各縣市執行方式不同,目前衛福部疾管署也在官網統整後推出因應之道:一種是第三劑疫苗查詢機制「各縣市預約制」清單 COVID-19疫苗接種院所 ,另一種是「各縣市隨到隨打站」各縣市院外隨到隨打/接種站COVID-19疫苗接種地點。
518職場熊報
2023-03-15 18:40
疫情
1922
1922公費疫苗預約
風生活
健康
新冠肺炎》確診了怎麼辦?一篇文告訴你隔離該選0+7還是5+n,最新居隔政策懶人包
新冠肺炎(武漢肺炎,COVID-19)疫情尚未趨緩,不過,隨著世界各國已逐步解封,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也宣布邊境開放「0+7」免隔離。不過防疫政策不斷滾動式調整,針對入境者、確診者、密切接觸者皆有不同防疫規定,難免讓人混淆。以下就為你整理指揮中心公告的最新防疫政策,從「7+7」到「5+n」、「3+4」再到「0+7」,不管是居家檢疫、居家隔離、居家照護,詳細規定這篇通通一次看!
潘京婕
2023-03-15 18:33
新冠肺炎
新冠疫情
新冠病毒
風生活
新冠肺炎》明明有症狀,為何快篩怎麼驗都是陰性?網紅醫師揭說明書最大錯誤,照著做準確度不到50%
台灣本土疫情持續延燒,明明身邊好友陸續確診,自己也開始出典型的新冠症狀,但快篩卻怎麼篩都是陰性,對於不少民眾都有的困擾,台大醫院兒科總醫師蒼藍鴿於YouTube影片中表示,問題在於絕大多數人快篩的方式都是錯誤的,直言按照說明書上深入2公分完全不夠「什麼病毒都挖不到」,才出現偽陰性的的情況。
蘇淳閔
2023-03-15 18:20
新冠肺炎
疫情
快篩
風生活
健康
今日新增6435例本土、37例死亡!未來輕症「不算法定傳染病」,薛瑞元:醫療費用回歸健保支出
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今(13)日宣布有6435例本土確診,142例境外移入,總共6577例確診(包含37例死亡)。隨著疫情趨緩,3月20日開始新冠輕症不算法定傳染病,並且不需要通報、隔離。至於輕症醫療費用是否會回歸健保?衛福部長薛瑞元對此做出回應。
張雅筑
2023-03-13 22:10
新冠
新冠疫情
新冠疫苗
風生活
今日新增8913例本土確診、54例死亡!為何本月可以鬆綁?指揮中心「列4理由」說明必要性
中央疫情指揮中心今(10)日宣布有本土確診8913例,境外移入185例,總共9098例確診(包含54例死亡)。
李沁儒
2023-03-10 22:10
COVID -19
疫情
台灣疫情
風生活
確診遺體不再強制火化!親友可瞻仰遺容,3/20起遺體處理新制上路
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昨(9)日公布最新防疫相關規定,因應如疫情穩定,「輕症免隔離,邁向疫後新生活」防疫鬆綁新制,將自今年3月20日開始實施,指揮中心經參考國際間遺體處置建議及評估國內實務需求,規劃同步自3月20日起,調整COVID-19遺體處置感染管制建議,配合該新制,衛生福利部亦將同步修訂「嚴重特殊傳染性肺炎死亡喪葬慰問金及關懷金發給要點」之適用對象為新制實施日前往生者。
風生活綜合報導
2023-03-10 18:48
確診
確診死亡
確診遺體
風生活
新冠肺炎輕症免隔離3/20上路!快篩陽性請什麼假、確診了能去上班嗎、清冠一號還能領嗎?本文一次看
新冠肺炎肆虐的三年,許多人因為疫情無法相聚、工作受影響,甚至是見不到最後一面。隨著疫情確診人數與症狀的趨緩,在2022年10月中旬起終於國門開放不用再居隔。而近日公布新冠肺炎「輕症免隔離」的政策,更是進一步讓台灣的防疫措施更與世界接軌。不過,輕症免隔離何時上路、確診了能請假在家休息嗎、確診了還能去上班嗎?本文一次幫你解惑!
風生活綜合報導
2023-03-10 18:23
新冠肺炎
肺炎疫情
確診免隔離
1
2
3
4
5
6
7
8
9
10
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