拜登政府「中國政策」逐漸成形 《外交政策》:新任駐華大使需要這些條件

2021-01-29 07:30

? 人氣

2013年12月4日,美國時任副總統拜登與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在北京會面(美聯社)

2013年12月4日,美國時任副總統拜登與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在北京會面(美聯社)

美國新總統拜登上任逾1周,國家情報總監海恩斯、國務卿布林肯、國防部長奧斯丁及財政部長葉倫任命案陸續獲得聯邦參議院批准,而他們在聽證會上對中國問題的答覆,顯示拜登政府的中國政策逐漸成形,不過已空缺3個月的駐中國大使一職,目前尚無出線人選。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看清習近平政權和中共

美國智庫「德國馬歇爾基金會」(German Marshall Fund)中國事務分析師巴洛斯(Bryce C. Barros)日前在《外交政策》(FP)撰文直言,拜登政府內閣組成多元,以呈現美國社會真實樣貌,駐外使節也應反映這點,認為新的駐中國大使可由非裔出任。

巴洛斯指出,中國對黑人仍有歧視現象,如果是非裔出使中國,不僅符合拜登政府組成多元性,還能向中國傳遞此意識形態。前美國駐中國大使羅德(Winston Lord)告訴美國政治網媒《Politico》,出任此職的人選必須「懂中文,了解中國的過去與現在,還有看清習近平政權及中共」。

要能用中文流利溝通

「與中國交涉及回報美國都應公正」,羅德強調,「避免擁抱貓熊和屠龍......雖然中國審查嚴格,但駐中國大使仍能透過社群網站、旅行與中國人民互動,個人魅力會有所幫助」。歐巴馬時期的白宮國安會中國事務主任何瑞恩(Ryan Hass)認為,理想的新任大使要和總統及其顧問有互動。

何瑞恩提到,新大使也要熟悉美中關係相關議題及美國政治前景,這樣對之後的中國議題上才有影響力,更直言要夠「厚臉皮」。美國紐約大學法學院教授孔傑榮(Jerome Cohen)從1970年代開始造訪中國,認為新大使「要能直接用中文與中國領導階層、媒體和人民流利對話」。

布林肯點出中美科技戰

《Politico》直言,要和中國達成協議,用說的很容易,難的是把中國排在像是氣候變遷等迫切議題之前,不過海恩斯(Avril Haines)、布林肯(Antony Blinken)、奧斯丁(Lloyd Austin)、葉倫(Janet Yellen)在聽證會上的回應,顯示拜登政府對中國有一致看法,亦即中國是美國的巨大挑戰。

《Politico》指出,布林肯在聽證會上說,「科技民主政權和科技專制政權之間的分歧愈來愈大,而哪一方決定如何使用科技...... 會塑造未來10年的走向」,儘管布林肯沒有點名中國和美國,但也眾所皆知是指兩國之間的科技競爭。此外,布林肯與奧斯丁均未點名中共,而是聚焦中國所做的事。

奧斯丁(Lloyd Austin),拜登新政府的國防部長,也是美國歷史上第一位黑人防長(AP)
奧斯丁(Lloyd Austin),拜登新政府的國防部長,也是美國歷史上第一位黑人防長(AP)

中國警告拜登別太強硬

台灣是美國和中國之間的一大議題,對於共和黨佛羅里達州聯邦參議員史考特(Rick Scott)要求結束對台「戰略模糊」(strategic ambiguity),奧斯丁未正面回應,僅誓言支持美國協助台灣建立自我防禦能力的承諾。《Politico》稱,儘管拜登政府外交回歸專業,中國卻走向瘋狂。

拜登20日宣誓就職沒多久,中國外交部隨即宣布制裁川普時期的25名官員,《Politico》認為,中國想藉此警告拜登政府,不要對中國太強硬,只是此舉會讓美國視為粗糙的焦土政策,且在跨黨派一致要面對中國挑戰的情況下,中國可能被自己的警告反撲。

喜歡這篇文章嗎?

簡恒宇喝杯咖啡,

告訴我這篇文章寫得真棒!

來自贊助者的話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